体验别样的陕北黄土风情(陕北道情道岁月变迁)

体验别样的陕北黄土风情(陕北道情道岁月变迁)(1)

陕北道情历史悠久,始于唐,成型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经过不断传承发展,2008年,陕北道情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道情原为坐班演唱,后受到晋剧和山西道情的影响,逐步演变为一种可在广场和舞台上表演的载歌载舞的戏曲形式。陕北道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翻身道情》《赛畜会》《接婆姨》等。

陕北道情的基本曲调借鉴并糅合了秦腔、眉户、碗碗腔以及陕北民歌的元素,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主要唱腔有平调、十字调、凉腔、一枝梅等9大类,其唱词与道白运用地方方言,简明易懂。

陕北道情伴奏乐器主要有管子、三弦、四音、板胡、渔鼓等。演员表演以陕北秧歌剧、陕北地方小戏的舞蹈动作为基础,并吸收部分戏剧的身姿步伐,动作轻盈活泼,舒展大方。

体验别样的陕北黄土风情(陕北道情道岁月变迁)(2)

三弦的清脆、管子的柔和、四音的浑厚,加上表演者极具韵味的唱腔,构成了陕北道情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都是陕北道情演唱的场所;无论节日舞台,还是家庭聚会,都是陕北道情抒发情感的空间。陕北道情蕴含着陕北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阐释着陕北人的性格特质、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有着强烈的精神凝聚力和地域认同感。

历史悠久 广为传唱

“三柴挂板响连声,口口声声唱道情,祖祖辈辈往下传,洪武年间到如今。”这是一首流传在清涧乐堂堡、惠家石硷等地的道情曲。从中可见,最晚在明朝,道情已在清涧民间大面积传唱。

陕北道情主要指清涧道情,后流行于子长、延川、子洲、横山等陕北10多个县区。清涧全县600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人会唱道情,其中唱道情出了名、形成“道情窝子”的村庄有60多个。到20世纪60年代,清涧唱道情的知名民间艺人已有80多人,乐师40多人。2004年,清涧县被命名为“道情之乡”。

道情,最早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宋代后,吸收新的词、曲牌,衍变为在民间演唱的新经韵。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道情逐渐具有亦雅亦俗的特征,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都成为其表现内容。

明代朱权在其《太和正音谱》中解释:道家所唱者,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故称道情。目前,全国有120余种道情,能称为戏曲道情的只有19种,陕北道情就是其中之一。

陕北道情有曲艺性和戏剧性两种形态,既可演出大型剧目,又可即兴演唱,既可化妆彩唱,又可便衣清唱,在群众中普及度很广。

陕北道情分为东西两路,西路道情为陕北原有的老道情,特点是低沉、哀怨;东路道情是从晋西临县传来的道情,或叫新道情,特点是欢快、活泼。

陕北老道情,还有个别称叫“西凉调”或“凉腔”。陕北老道情现存曲名中,有一个叫“冒凉腔”,属于“凉腔”的变异曲调。除曲调外,陕北道情主要乐器有三大件——管子(筚篥)、三弦(高音小三弦)、四音(四胡),它们均属西域传来的乐器。可以说,陕北道情在唐以后受到西域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极其深刻。

体验别样的陕北黄土风情(陕北道情道岁月变迁)(3)

清涧县音乐道情协会成员正在进行表演。

唱腔多样 剧目丰富

陕北道情唱腔种类很多,旧有“九腔十八调”之说。

陕北道情的唱腔分为调腔类与板腔类。调腔类平调速度较慢,多带有苦闷惆怅情绪,给人娓娓道来之感。其中十字调的特点是以十个字为一句,上下句结构,平铺直叙,没有强烈对比的情绪变化;一枝梅多用于问答式演唱。

板腔类有大起板、叫板、道板、送板等。其中叫板分为两类,一类是短叫板,即只用一至三个字,也没有旋律性,如“走啊!”“哎,走哎!”等,实为一个“走”字,意为给乐队打招呼,开始演奏。另一种为长叫板,即用一句或两句话,叫起乐队,进入伴奏。此类叫板多用在苦腔、哭板等悲伤唱段之前。

除了唱腔,作为一个剧种,陕北道情的剧目非常丰富。据统计,陕北道情共有剧目423个,其中传统剧目有285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传统剧目《十万金》为四本连台大戏,包括《孟姜女哭长城》《红桃山下界》《打经堂》和《刘全进瓜》。

任何一个剧种音乐特色的形成,都和使用的乐器有关。陕北道情的伴奏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即民族管弦乐,武场即民族打击乐。原本陕北道情的伴奏乐器比较简单,最少时仅一把三弦;坐唱或小型演出时,则要具备文场三大件:三弦、四音和管子。武场打击乐器最早是渔鼓和简板,后来不断丰富,加进去板鼓、梆子、铰铰等。

陕北道情极具乡土气息,它的唱腔、道白松散,演员即兴创作的一些生动贴切的口语被大量搬上舞台,民谚、民谣、顺口溜、歇后语等生活用语大大强化了剧情的活泼性和亲和力;表演的乡土化、民俗化、生活化,很容易被观众认可并产生共鸣;表演中穿插的本地民歌、秧歌等,形式活泼,很接地气。

陕北道情在发展中出现过三个辉煌时期:一是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贺敬之、刘炽改编的《翻身道情》,由李波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青年联欢会上演唱并获奖,首次把这一陕北民间艺术瑰宝推向世界舞台;二是1964年清涧县文工团创演的大型道情现代戏《赛畜会》获得很高评价;三是1984 年清涧县人民剧团排演的现代道情戏《接婆姨》,反映农村改革开放后的深刻变化,至今久演不衰。

体验别样的陕北黄土风情(陕北道情道岁月变迁)(4)

两人表演陕北道情。

艺人坚守 传承发展

5月18日,在清涧县牛家湾村,清涧县音乐道情协会的成员们正在为群众表演道情。80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白明理,头扎羊肚巾,身缠红腰带,唱起歌来,手舞足蹈,神采奕奕。

“唱道情需要丹田用气,口半张,让头腔产生共鸣,带着鼻音,这样才有道情的韵味。唱陕北民歌,则需要口张大,一声送到底,产生回声的感觉。”白明理一边介绍,一边在民歌和道情中自由切换进行演唱。

白明理8岁开始接触道情。在他12岁时,为了上庙会听道情,整整3天没有回家。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63岁的白明理被清涧县文化馆的领导发现,随后代表清涧县参加榆林市民歌比赛。白明理在1000多名歌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他感慨:“当时激动得眼泪直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唱成名后,白明理走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不遗余力地投入到陕北道情的传承发展中。2012年西洽会上,白明理演唱原汁原味的陕北道情《闹书馆》《二女子游花园》,让参会的中外嘉宾感受到陕北道情的艺术魅力。

陕北道情30余种腔调里,白明理就能唱出27种,如平调、长安调、十字调、耍孩调、凉腔、一枝梅等。截至目前,白明理免费培训了清涧、子洲等周边县区500多名道情爱好者,为弘扬发展陕北道情作出了很大贡献。

为保护传承好陕北道情,近年来,清涧县组织了一批具备一定文史知识、音乐素养人员,踏访“道情窝子”,通过摄像、录音、文字记录等方式,将各种原汁原味腔调、曲牌及代表性唱段进行了分类搜集、整理、归档。同时,清涧县建立重点道情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传习所11个,指定道情传习场地7个,并对286名道情老艺人实行重点保护。

此外,清涧、延川等地成立陕北道情研究中心、道情协会,进行道情演唱、培训、比赛和基础理论研究及音乐本体研究,并广泛开展了道情进校园、进社区推广活动。

2017年2月5日,清涧县举办春节活动,现场400多人同唱道情,把群众性道情演唱推向高潮。

陕北道情,诉陕北之苦、说陕北之甜、道陕北之情,是陕北地区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和精神食粮。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时代,陕北道情更是以其独有的韵味和美感绽放在三秦大地,充盈着陕北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正是陕北道情长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力量源泉!

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