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荷塘月色(永远的荷塘月色)

在1927年那个时代大背景下,朱自清和许多文人一样感到彷徨,孤苦。虽才高八斗,有怀投笔,但终于还是无力请缨。时维7月,朱自清任教于清华大学,一个夜色迷蒙的夜晚,面对恍如仙境的荷塘月色,乘兴写下的美文。

会说话的荷塘月色(永远的荷塘月色)(1)

01 独享夜色

文中写道,因为近来心情很不宁静,夜里在院子里乘凉时,忽然想起平日走过的荷塘,于是披上大衣,带上门,沿着小路,走向荷塘。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一个人独处时可以给自己自由的空间。正如孔子说的,“吾日当三省吾身”。只有独处时才可能有这样的超脱机会。1927年时的环境是非常压抑的。能在美丽宁静的荷塘里享受片刻,作者当时是感到很愉悦,很轻松的!现在的都市人,竞争异常的激烈,更加应该给自己一个歇息的港湾。

会说话的荷塘月色(永远的荷塘月色)(2)

02 工笔描摹荷塘美景

走在弯弯曲曲的荷塘边,面对满眼碧绿的荷叶。作者细致地把美景一一写实: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会说话的荷塘月色(永远的荷塘月色)(3)

作者在这里即兴的挥洒,使人不禁想起曹植的《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花了大篇幅很细致地写了叶子,叶子的颜色形状,叶子的出水,叶子的颤动,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动静结合,浓淡错杂。如梦如幻,宛如仙境!美景当前,烦恼俱消!有时人生就是要这样,大隐隐于市,会偷得浮生半日闲!

会说话的荷塘月色(永远的荷塘月色)(4)

03 写夜光,有如神来之笔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朱自清这段描写月光的文字,就像油画一般为我们展现了青烟浮动,迷蒙柔和的夜景。一个“”字,令我们立刻想起了诗仙李白在《把酒问月》里写的:“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同样是如水的月光,安静而柔和,令人神往!高处丛生的灌木在月色下落下参差斑驳的影子,弯弯杨柳的倩影……构成了一幅光和影的旋律。

会说话的荷塘月色(永远的荷塘月色)(5)

04 面对杨柳发感叹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杨柳把荷塘层层围住,在夜色下杨柳更显得丰姿妖娆!此时作者长短焦交错变换:远处隐隐约约的群山,近处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好不热闹!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会说话的荷塘月色(永远的荷塘月色)(6)

作者冷冷地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看着这热闹、亮丽的景观。发出了“新娘很漂亮,新郎不是我!”般的概叹。就像东坡先生在《后赤壁赋》里写的,“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一样,此时,作者是感到相当的孤寂,孤苦无依的。当然,身处那样的时代背景,这是可以理解的!才高八斗的文人总是孤高傲世的,但我个人深深以为:才学需无限追寻,但文人需有一股龙气,一股傲气,不必孤芳自赏,对影自怜!

会说话的荷塘月色(永远的荷塘月色)(7)

05 小结

《荷塘月色》如油画般呈现了荷塘美丽、纯静的夜色。它是作者理想的净土,令人神往!《荷塘月色》这么美不胜收,这样受世人欢迎。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更体现了普罗大众对高洁性的纯美,超越世俗的静美的向往!正所谓“白云深处是吾家”,心无挂碍,路路坦途,处处良园!

水边云起黄昆辉,中国职业经理人,英文报刊自由撰稿人。爱读文学、国学,爱历史,爱读名人传记,用美文与您一起品味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