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说法女孩的复仇下(新语说书追影子的女孩)

真情说法女孩的复仇下(新语说书追影子的女孩)(1)

大家都看过《隐秘的角落》吧,这部剧里每一个角色都隐藏着复杂的人性。一些以爱之名产生的偏差,比如占有欲支配下的母爱、沉默者的嫉妒、自卑者的偏执。这些在人性善恶间摇摆的情感,都可能给你致命一击。

今天与大家分享杰夫·阿伯特著的《追影子的女孩》,作者被多次提名“埃德加·爱伦·坡”“安东尼奖”,多次获得“悬疑小说奖”“阿加莎奖”“麦卡维提奖”。甚至被《华盛顿邮报》誉为“当代最优秀的悬疑小说家之一”。他著的《追影子的女孩》会精彩吗?

《追影子的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小镇上接连失踪了三个女人,而且这三个女人都叫贝丝。这是巧合吗?还是有人别有用心?

故事的开头并没有惊艳到我,与之前看过的《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有些相似。一起震惊全国的惨案,幼女被连捅28刀。凶手的身份保密,名字却遭到泄露“大山正纪”。一夜之间,只要与大山正纪同名同姓,就被怀疑为凶手,甚至沦为肆意泄愤的对象。从社交网络到现实世界,他们被逼入绝境,无处可逃。大山正纪们为了自救,只能联合起来追查真凶。

《追影子的女孩》中的三个贝丝失踪也是因为某个案件吗?想要寻找真相的女孩叫玛利亚,是第一个消失的贝丝的女儿,她想查出母亲失踪的真相。就连警察调查都困难重重,这个女孩能查到真凶吗?

故事的起因是:三个贝丝是在一次业务交流会上相识的,因为有共同的名字,所以她们一见如故,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也因为坦诚交流,才使危险一步一步逼近。为何会这么说呢?这其中的原因有点乱,且听我慢慢梳理。玛利亚的母亲失踪了,作为女儿自然想查出真相,可是拥有最大嫌疑人的父亲却一再阻挠,玛利亚真不明白父亲为何会这么做?她一不做二不休,通过网络开始搜集证据,结果发现,父亲在婚前曾经出过轨,而母亲也一直对此耿耿于怀,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父亲,父亲却一脸的无辜。如果故事就这么简单,那就没有可读性了,这部小说中充斥着人性的险恶,谎言、背叛、复仇与阴谋。

真相原来是这样的,玛利亚的母亲知道丈夫出轨后,一直不肯原谅,带着报复的心理,她婚后也出轨了一名叫安迪的男子,而安迪正是第三位消失的贝丝的知心朋友。第三位贝丝曾利用安迪去接近第二位消失的贝丝的母亲,引诱其母亲出轨,因为第二位贝丝的父亲则出轨了第三位贝丝的母亲。寻找母亲的玛利亚和寻找妻子(第二位贝丝)的丈夫贝瑟尼又有了肌肤之亲,这种混乱的对爱不忠,才造成悲惨的结局。而这一切与第三位贝丝有很大的关联,都是她一手策划的。

是不是觉得有些乱,那与玛利亚的母亲贝丝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玛利亚的母亲与安迪有私情,所以她知道了第三位贝丝的阴谋,并留有证据,所以她成了第一个失踪的贝丝。

她又是怎么失踪的呢?原来玛利亚知道母亲有外遇后,曾经与母亲大吵一架,并且不慎将母亲推到,使其头破血流,当时就昏迷了,这可吓坏了父亲,为了保护女儿,他将女儿送到安全地方,再回家时发现妻子消失了,而且连血迹都被清除干净。这也是他背上黑锅的开始。

玛利亚的母亲贝丝其实没有死,而是被第三位贝丝给带走,目的就是想从她手中拿到报复第二位贝丝的证据,没有得逞,于是杀害了玛利亚的母亲贝丝。

从这些剧情中大家能够看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想被揭露,所以才会出现失去女儿的母亲,表面上看伤心欲绝,其实却根本不想找女儿。痛失妻子的丈夫没有不在场证明,却极力阻止女儿调查。声称自己是闺蜜的好友却一直“造谣”贝丝的私生活。这三个贝丝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所有人都对这起失踪案遮遮掩掩,他们到底想隐瞒什么?真相往往比想象中要残酷。人性的恶,在这部小说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读完这部小说,你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希望用谎言掩盖自己的荒唐,希望给别人留下好的形象,可是背地里又遏制不住内心的欲望,殊不知,这种谎言和背叛终究会酿成大错。

这部小说写得真不错,如果你没有认真读这部小说,一定会被其中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弄得焦头烂额,看似每个人都是凶手,每个人都存在疑点,即便最终我们知道了凶手是谁,可内心中会对三个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些鄙视,如果他们是善良的,是有爱的,是真挚的,最终还会酿成悲剧吗?

明·王廷相《慎言·见闻篇》曾说:“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意思是说贪欲是诸多恶行产生的根源所在。淡泊寡欲是诸多善行的基石。贪欲,是一切罪恶之源。正是由于人们对于物质、情感的不满足,才滋生出种种罪恶的心理,并且逐渐突破道义的壁垒,走上邪恶之路。

为此,只有珍惜自己的家庭,珍爱自己的家人,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才是我们平常人最佳的选择。婚姻对人性绝对是一场考验,可以让世人看清人性中的真善美,也可以让世人看到人性假丑恶。那些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婚姻,会令人感受到温暖;那些背信弃义、绝情背叛婚姻的人,令人唾弃,甚至还会为此付出代价。

人生短暂,做人做事一定要凭良心,且行且珍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