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看懂血常规检查(看懂血常规报告)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血常规。血常规可能是我们进医院之后最常见的血化验了,特别是住院时血常规是必查的。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发展,血常规更是作为筛查的必备项目之一。因为新冠核酸检测它有一定的时间延迟性,不能立马就出结果,而血常规几分钟就可以看到结果,简单快捷,可以结合血常规和胸部CT以及流行病学史,来初步判断是否为疑似患者。那么血常规到底可以反应哪些疾病?普通人怎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呢?看了这个文章,想必我们会有一个收获。

临床上血常规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反应炎症指标的白细胞系,简称白系;二是反映是否贫血的红细胞系,简称红系;第三部分是反映凝血机制的血小板系统。临床称为血常规的三大系,今天我们就从这部分来给大家逐一分析。

白系:主要指标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白细胞升高,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就像守卫我们身体健康的士兵一样,当有细菌侵袭身体时,我们的白细胞就会多派士兵去对抗体内的细菌。从这方面说,婴幼儿容易患病是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不够强大,生病一次,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生病对于身体也是一次练兵,但是要及时控制,以免出现并发症。当然,如果长期感染,有可能造成士兵损耗过多,出现白细胞的正常或下降。

白细胞严重下降,说明守城的士兵少了,机体免疫力下降,会无力抵抗各种感染对身体的损害。所以有病要及时治疗,既不能过度治疗,又不能对疾病放任不管,以免出现迁延难愈。常见的例子是对体质尚可的人,包括儿童,发热38℃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多饮水增强代谢、或者用温水把毛巾浸湿,擦拭额头、腋窝、颈部两侧、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注意不能擦拭前心后背处,以免出现危险。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组成的50%-70%,它和白细胞的高低往往时一致的,也是反映细菌感染的一个指标。当白细胞升高时,中性粒细胞往往也会升高。有时白细胞正常,仅仅中性粒细胞升高,比如感染较轻时。

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20%-40%,它是病毒感染的效应细胞,升高常见于病毒感染,我们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毒感染大部分时候白细胞是正常或下降的,如果白细胞升高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新冠肺炎的血常规表现和普通的病毒感染不太一样,新冠肺炎感染患者,血常规初期常表现为白细胞的正常或下降,但中性粒细胞也出现下降,这是和普通病毒感染不一样的地方。

红系:主要指标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它们两个都是反应贫血的指标。因为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结合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下降是否一致,来判断贫血类型。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可能是正常的,但血红蛋白下降了,说明红细胞“缺乏营养”;但如果是失血性贫血,血红蛋白随红细胞同时流失,同时下降。 红细胞上升原因很多,但不常见,临床上有一部分肥胖和慢阻肺的患者,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

第三 系是血小板。血小板是我们体内重要的凝血物质,如果身体上有伤口,血小板去聚集、黏附,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如果血小板减少,出血将很难愈合,甚至出现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自发性出血。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查血常规看血小板是否严重下降。还有一碰就出血不止的“玻璃人”,也反应体内凝血机制出现异常。

有人会疑惑:心脑血管患者为什么会经常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呢?这是因为硬化的血管内皮一旦出现损伤,血小板以及体内的其他凝血物质要立马去“封堵”破损出,这时就容易形成血管内狭窄甚至急性梗塞,所以权衡利弊后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血常规上三系每一系的减少都有很多意义,很多疾病都会引起,我们这里讲的仅仅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多见的。如果三系都出现下降,我们要考虑血液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骨髓造血功能出现了问题。

另外很多朋友不知道,血常规和血型是两码事,现在医院规定,只有在做手术需要备血的特殊情况下才查血型。所以从血常规上是看不出血型的。

不论是哪一系升高明显或者是三系同时出现问题,如果症状重,我们还是要及时请教专科医生。以上健康科普希望对大家有所

一分钟看懂血常规检查(看懂血常规报告)(1)

帮助,码字不易,点个关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