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油行业现状(荆州石油机械制造业发展史)

整理/古城土著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湖北石油行业现状(荆州石油机械制造业发展史)(1)

江汉油田的机械制造行业拥有6个专业工厂。其中江汉石油机械厂和钻头厂分别在潜江市周矶和广华,第三机械厂在天门市龙尾山,第四机械厂在江陵县,仪表厂在荆门市沙洋镇,钢管厂在沙市市东区,除第三机械厂位置比较偏外,其余均靠近油田、城镇、江河,地理环境优越,交通运输方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机械行业的发展历史较长,工装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完善。拥有大型铸造装置和热模锻压机组:有制造油田特种工程车,钻井采油设备、各种配件、仪器仪表的生产作业线;有目前国内量大。引进美国休斯工具技术的三牙轮和金刚石钻头生产作业线;有工艺技术较新,能生产大口径、高强度螺旋焊接钢管的大型制管机组;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手段,能开展各种石油矿场机械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各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一系列改造以后,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能够根据全国各油田生产建设需要,适时生产、提供各种石油机械产品。

湖北石油行业现状(荆州石油机械制造业发展史)(2)

1961年11月,江汉石油勘探处组建修配车间,修理钻采设备,1966年8 月,为适应江汉油田详探需要,动工建设机修厂(江汉石油机械厂的前身)。1969 年5月,该厂竣工投产,油田机修能力明显增强。

1970年初,为保证江汉石油会战需要,新疆石油管理局独山子矿务局机械厂(第三机械厂的前身,创建于1950年)、石油工业部敦煌运输公司修配厂(第四机械厂的前身,创建于1941年)、大庆油田自动化研究所仪表厂(仪表厂的前身创建于1966年)和石油矿场机械研究设计所/机械研究所的前身。创建于1957年)成建制迁来江汉油田,至1970年底,机制行业的人员由原来的893人发展到6759人,设备由原来的188台(套)增加到743台(套),拥有相当规模的机制、机修能力。

1972年5月江汉石油会战结束后,由于支据新区建设,调出部分人员、设备。

建设石油机械制造基地

但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把江汉油田建设成为“石油机械制造基地”的规划要求,各厂陆续扩律,人员不断增加。1973年8月和1975年9月,牙轮钻头实验工厂(钻头厂的前身)和制管厂(即沙市锅等厂)先后动工建设。至1975年底,机械行业的职工人数发展到8588人,设备增加到1294台(套),形成较大规模的配套生产能力。

1986年后,机械行业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对工厂进行改建,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竞争能力。1986年6月,钻头厂引进美国休斯工具公司金刚石钻头生产线。1987年8月,引进美国凤凰晶体公司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制造技术。1988年10月,又引进休斯工具公司牙轮钻头制造技术管理软件。1988年8月,第四机械厂分别引进美国西方石油国际服务公司的压裂机组制造技术、美国库伯OPI公司的OPI泵制造技术和美国SPM公司的高压流体元件制造技术。1989年7月,仪表厂引进美国康普乐公司的环空测井设备制造技术。1989年10月,第三机械厂引进美国德莱塞兰公司的天然压缩机制造技术。

与此同时,对江汉石油机械厂的部分生产线进行调整改造。对沙市钢管厂的两个制管车间进行多次改造,并建成铁路专用线。

职工队伍素质也有较大提高。

1993年底,职工总数13206 人,其中技术干部1237人,占职工总数的9.4%,比198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1967~1993年,机制行业6个工厂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43 亿元,其中1993 年完成7435万元。拥有技术设备2947台(套)。各类房屋114.86万平方米。在用固定资产原值8.04亿元,其中钻头厂3.57亿元,占机制行业固定资产总值的44.4%

湖北石油行业现状(荆州石油机械制造业发展史)(3)

1993年底的年综合生产能力为:钻井、修井、采油设备2000台(套),油田特种车250 台(套),石油工具、配件5万件,产品总量为3.98万吨,比1985年的303万吨增长31.3%;三牙轮钻头2万只,金刚石钻头1000只;石油仪器仪表2000套,仪表配件15万件;螺旋焊接钢管12万吨,玻璃钢抽油杆50万米,年大修能力为:柴油机300 台,抽油机50台,机床70台。

工业生产发展较快。

1961~1969年,修配车间和机修厂始则专司修理,其后兼制配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1970~1979 年,产品品种逐年增多,从修造结合过渡到以造为主,除了重点生产载重柴油车、空压机、钻采仪器、钻采配件、“三机”(指汽车、内燃机、拖拉机)配件以外,还先后生产抽油机、冷油泵、高中压闸阀、刮刀钻头、取芯钻头、牙轮钻头、进口汽车配件、螺旋焊接钢管等产品,产量产值也成倍增长。1979年,总产量4975吨,比1970年的725吨增长5.9倍;总产值7983万元,比1970年的696万元增长10.5倍;开始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利润494万元。

1980~1981年,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全国石油机械制造行业产、销关系,由过去“包产包销”变为“以销定产”江汉石油机械制造行业由此出现生产任务不满,企业发生亏损的困难局面。各厂积极主动,不怕困难,走向市场,深入调查;狠抓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整顿,对一批性能老化、技术落后、质量不好、成本太高,缺乏竞争能力的产品,坚决停产、减产;加强新产品的研制,先后将28项新产品投放市场,受到用户欢迎;在质量管理上,开展QC小组活动,制订产品创优升级规划,先后付诸实施,取得初步成效。1982~1983年,认真贯彻3r责任制度,开展企业全面整顿,使工厂素质得到改善,工业生产持续发展。1984~1985年,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产品开发和产品创优取得新的成绩,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获得较大进局,主要生产指标连年刷新纪录,1985年的总产量2.98万吨,比1979年的4975吨增长5.0倍;总产值2.36亿元,比1979年的7983万元增长19倍;实现利润1979万元,比1979年的494万元增长30倍。

1986~1993年,机械行业认真贯彻“以科技进步为先导”的企业管理方针,先后采取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工艺质量管理、增加产品开发资金、完善销售服务机制等措施,逐步形成“四个转变、四个配套、三个负责到底和区块总承包”的经营管理模式“四个转变”是:由重产轻销转变为以销定产,由单纯“经商”转变为决策经营,由年度订货和合同指导生产转变为跨年度产品开发和市场长远开拓指导生产,由组建临时的现场服务队转变为建立正规、固定的销售服务机构。“四个配套”是:配套设计,配套生产,配套供应,配套服务。“三个负责到底”是:对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负责到底,对出厂设备的安装、调试、测试、使用、操作、修理和现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负责到底,对设备在使用期间的技术服务及其更新改造负责到底“区块总承包”是根据自然属性,将全国各油田划为若干区块对各个区块实行包销售额,包技术服务,包配件供应,包销售资金回收,包跨年度市场预测和订货数量。

机械行业根据上述经营管理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横向技术合作,不断拓展科技攻关领域,先后研制和开发出一批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其中抽油机、固井设备、修井机、油田特种车、注水过滤器、空压机、油井测试仪器仪表、J系列三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和螺旋焊接钢管共10个系列的成套产品,销往全国各油田,其中三牙轮钻头还部分返销美国。

1970~1993年,机械行业共完成机械产品总量44.12万吨,包括石油机械设备2.2万台(套),石油工具、配件3.3万吨;生产石油钻头18.64万只,石油仪器仪表3.29万套,螺旋焊接钢管47.90万吨。其中1993年完成机械产品总量407万吨,包括石油机械设备1607台(套),石油工具、配件1800吨生产石油钻头1.88万只,石油仪器仪表1359套,螺旋焊接钢管4.93万吨。比1985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企业素质明显提高。1986年,6 个工厂均被评为部级文明工厂,1987~1989年,6个工厂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先进企业。1990年后,6个工厂又先后获“国家级安全企业”“国家二级企业”称号,其中钻头厂获“国家一级企业”称号。

湖北石油行业现状(荆州石油机械制造业发展史)(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