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观后感50字(万里归途观后感)

《万里归途》看完感觉颇值票价,领略了非洲军阀混战的残酷,看到了两难困境的选择,万里归途如虹,单枪匹马如电。国产电影要崛起,是市场不行吗?我想应该不是。

太长不看先说结论:万里归途是近年来少有的故事情节较为完整、不刻意煽情的成熟商业片,是值得票房的一部诚意电影。具体结论可拉到文章最后。

影片开始,以非洲场景切入,向生活在中国的观众展现了一些不曾经历、只存在新闻中只言片语的难得场景,观众可直观战争的残酷、非洲的落后、生活的艰辛,既烘托了电影背景、营造了令人窒息的气氛。个人感觉中间虚实交杂,虽然对于商业电影略显冗长,但也瑕不掩瑜。

进入主题后,重要配角章宁作为推动故事的主要人物,万万没想到导演这么舍得,还没怎么着的后面就把他下线了,以至于知名问答平台上有个问答就是说,章宁这么早下线是不是导演太草率了。演员张子贤之前没有过多关注过,但演出来的章宁感觉特像身边的一类人,喜欢拿捏着腔调,但心中无毒,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颇有用意,能够成为好哥们的一帮人。张子贤这一演出,绝对为自己增色不少。不少人感慨,如果后期是宗和章搭档,故事发展是不是更有意思?

万里归途观后感50字(万里归途观后感)(1)

王俊凯在剧中扮演的是一名外事新人,前面一直拿个相机在拍啊拍,刚开始看着有点矫作,在影片最后一刻相机立功时候,算是有点前后呼应吧,但私自拍摄这个事情,感觉作为组织内的新人是不会这样的,其实设定为作为比如媒体人或其他的,应该会更好一点。前期成朗多次拍摄当地画面,甚至导致整车人都下车检查,惹出来的祸,缺没有任何说法。看电影时候,我都在想,外面发现他在拍摄的士兵都不让他拍,车里里面坐了几个老江湖也这么不怕惹火上身,实在不应该。作为流量明星,演技还略显稚嫩,只靠流量混日子是不能够的。希望新一代能够尽快成长,既然有平台,能够以勤奋补天赋不足。

万里归途观后感50字(万里归途观后感)(2)

后续,开始了张译打通一条撤侨通道的艰难文官之旅,该国家边境官是张译和章宁的校友,但坚守原则,也为难张译,反复刁难,这里张译来来回回,忍辱负重,就是为了尽快同胞撤离,真县官不如现管,张译只能表面笑嘻嘻,内心MMP,反复周旋,不断讨好,交情、金钱,能用的都用了。最后打通这通道后,借用别的外事人员进行了夸赞,这种琐碎又艰难的事情,其实才是他们工作的日常。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是这样沟通,成如容易却艰辛。

万里归途观后感50字(万里归途观后感)(3)

后面,张译和成朗因为章宁的妻子联系不上,深入战区,召开营救行动,张译三人组深入战区,见到第一个司令官,还没说两句,司令官直接被爆头,设计的十分惊险刺激,一切意外在战争中都不意外,上一秒还指挥若定,下一秒就骨肉分离,就是这样。也可以看到任务的危险和艰难。

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殷桃和一百多个待营救的中国人,张译在看到这些时候,是应该怎么选择,接或者不接?他没有居高临下如英雄降临,只是表现出一个常人应有的反映,这是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

万里归途观后感50字(万里归途观后感)(4)

一百多人,鱼龙混杂,战区也失去与后方的联系,张译只能凭借经验冒险带到有石油的地区,沿路做记号,等待运气和后方的敏感性。期间,由于成朗认为不得欺骗,要求告诉队伍目前行进目的地存在不确定性,在与张译争执时候被王迅扮演的队伍成员听到后带着十几个人自行离开,张译和殷桃不得不与成朗分成2支,由成朗继续带队前进,张译和殷桃去召回小部队,在此,遇到了张译遇到了最艰难的选择。

万里归途观后感50字(万里归途观后感)(5)

面对对方武装势力,对方先在张译被蒙头情况下,虚开一枪,对张译来讲,实际上算是死了一次。后面,是选择用身份换随行人员安全,还是选择权宜之计?这里,导演让张译用一段带威胁带展示勇气的一段话结束了这个选择。当然,所有的背景都建立在中国影响力大的前提下开展的。后面,军阀又要和张译进行俄罗斯转盘游戏,张译很犹豫不敢选,确实,正常人谁也不会如此选择,不到万不得已没事拿命赌。同行的外国司机以自杀方式终结了这次选择。

所有的选择都是难的,所有的模式都是炼狱级别的,这才是真实的战争和苦难的非洲。

后面,成朗的队伍到达了目的地,也证明了张译老练和成熟,选择的是正确和大概率的方向。

至此,后续的正常出境时候以为到了结尾,没想到军阀再次杀到,绞死边境官,部分中国人人再次滞留,虽然军阀不敢直接扣中国人,看到殷桃收养的本国小孩,非要扣留时候,张译不得又一次站出来,军阀又一次要玩俄罗斯转盘(真是爱好者啊),而且这次是五发子弹要打光,就是决生死。看到这,真感觉这军阀不带脑子,多大点事都拿自己命赌来赌去的,这真一枪不行了,自己部队还要不要了,自己不光荣的事业还继续不了。但导演如此安排了,张译又不得不做出选择,只好跟着碰运气了。

在这里,张译每次打自己时候,有个动作太传神了,就是打的时候头也晃一下,这种类似下意识的动作,真是深得表演的精髓,我感觉会成为后续电影剪辑的热门视频。在打完四颗子弹后,最后一次直面死亡之时,强烈的呕吐,天旋地转。在最后一枪必死情况下,如果是你,该怎么选择?张译犹豫、彷徨无措,最终导演选择让军阀激怒他,实则在军阀看来是为了保住俄罗斯转盘的秘密,说张译下跪求饶即可。在军阀激怒之下,张译对自己一枪。当然,没有死,军阀也暴露了自己所谓的勇敢是因为子弹是空的,也被手下识破了,但这个没有再展开。

万里归途观后感50字(万里归途观后感)(6)

在军阀急着结束这一切时候,想背后冷枪给张译时候,成朗站出来,大家都一起举着手机进行拍摄,最终军阀权衡利弊,选择将手放下。

高潮至此结束,张译回到祖国,一切显得岁月静好。没有了炮火纷纷,突然的声响只能是过年的烟花。

万里归途观后感50字(万里归途观后感)(7)

影片最后是吴京的彩蛋和王菲的歌曲,都是十分好的添头。

万里归途观后感50字(万里归途观后感)(8)

截至到发布之时,票房已过6亿元,远远领先同期其他电影,在这个大环境下已难能可贵,后续估计票房还有继续增加。

最后,谈几点自己感受,

一、完整的故事、良好的场景、较好的时机、鲜明的人物、比较合适的演员是电影成功的关键。

二、不刻意煽情、不经意的细节设计、不拿着肉麻当有趣,证明了电影的诚意。

三、任何电影都不会完美,何况商业电影,艺术考虑只是其中一部分,他们成功都是以商业价值为导向。

该故事的最后,是利比亚撤侨事件作为背景,作为电影内容有虚构,刚才看了看,现实比电影更精彩,当时中国创造了“四个第一”:

第一次大规模动用民航飞机、租用外国邮轮和飞机;

第一次采用海陆空联动的撤离方式;

第一次采用将人员摆渡至第三国再撤回国的方式;

第一次有国家使用只有一张纸的公民应急旅行证件。

背后是祖国的强大和经济实力作为保障,如果你出过国,也许会有更多的感慨。所以主旋律电影不是不能拍好,而是怎么才能拍好的问题。影片中张译的多个选择,换做是你,该如何选择?妥协、忍让、雄起还是躺平?

最后,祝大家观影愉快,祝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图侵删)

【欢迎关注我,关注野马骏睿,关注新鲜事和小思考,见证平凡的逆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