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

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1)

1

“朱老师,我发现我的人际关系越来越不好了,好像我成了大家眼中的另类。单位同事都看我怪怪的,他们在聊天,只要我走过去他们就不聊了;隔壁邻居也好像在刻意躲着我,基本上和我没什么来往了;孩子读幼儿园,我总觉得她的老师嫌弃和针对我,并且因为我而对我孩子不好;公公婆婆看我越来越不顺眼,总是指桑骂槐地说我;老公也对我爱答不理,总觉得我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再没有以前那样非常有耐心地哄我.......”

一个来访者发来这样的求助。深入了解后更能理解她面对的艰辛:好像走着走着,周遭都变成了敌人,到处都有荆棘,自己做什么都不对,每天在痛苦中煎熬。

但小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只是慢慢长大,慢慢就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她说:可能是生活不如意吧,我总觉得别人都看不起我。

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2)

这可能正是荆棘的源起:一个人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其内部世界的反应。当各种不如意或伤害叠加,人往往想拼命挣扎和捍卫,或不断想要证明自己,但结果往往是,没有真正捍卫到自己,反而把自己变成了荆棘。

世界其实对谁都是一样的,在哪里都有好人和“不好”的人。但当你的内心有了荆棘,你看到的世界就会充满荆棘。而基本上,大多数人不会理解和呵护你的荆棘,然后你就自我验证了这个世界确实处处荆棘,完成了一个荆棘的循环。

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3)

2

荆棘是怎么长成的呢?生活中随处都有例子。

同事请吃饭,他想,是不是看到我才顺便请我的,本身并没有打算请我。或者,想显摆啥,我才不会给你机会!所以他说:真不巧,那天刚好有朋友约了我......

领导交办工作,本想让他露一手,他想,为什么这么多人,偏偏要我来做这事,想整我干嘛不直说!所以他满腹怨言,看谁都不顺眼,一心想要跳槽。

发信息对方十分钟没回,马上质问:难道回个信息会这么难吗?打电话两次对方没接,马上不耐烦:什么意思,连我的电话都不接了,难道还有比我更重要的事吗?

看到某个同事又升职了,他想,肯定是拍马屁上去的,像他这种人能有什么能耐。听说某个美女买了豪宅,他想,肯定是傍上大款了,现在的女孩怎么一点廉耻都没有。

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4)

自己的车被别人挡着了道,他非常愤怒:这些人怎么开车的,一点素质都没有!自己的车挡着了别人的道,他也非常生气:总按喇叭催死啊,我又不是故意的!

他对世界充满了怀疑、否定和质问,看到的都是阴暗面,习惯“恶向揣测”,总觉得一切的恶意都是在针对自己,总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被人践踏的卑微者。并在此思想框架内,完成他的各种“荆棘式”假设,并不断想要证明自己,急于为自己各种辩护。

本质上,这是一种“假想敌”思维,觉得生活处处都是潜在的危险,所以必须时刻捍卫自己、证明自己。

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5)

3

古代有一个《邻人借斧》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要用斧子,可是他自己家里却没有,于是,他打算向邻居借斧子,可是又担心邻居不肯借给他。于是他在前往邻居家的路上一直在胡思乱想:

“如果他说自己正在用怎么办?”

“要是他说找不到怎么办?”

“如果他不肯借给我怎么办?”

这个人后来越想越多: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他为什么不肯借给我?”

“假如他向我借东西,我一定会很高兴地借给他。”

“这个人真是太小气了!哼!”

最后,这个人越想越生气,于是等到敲开邻居的门后,他说的不是“请把你的斧子借给我用一下好吗?”而是张嘴说道:“呸!留着你的破斧子吧,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借呢!”

说完,他就气呼呼地走了,弄得邻居莫名其妙。

看起来只是故事,但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不少。

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6)

4

你一定也遇到过这样一类人:

你跟他说刘谦的魔术很好看,他说刘谦的魔术都是假的。

你跟他说大海很美,他说大海淹死过人。

你说我们能生活在和平时代很幸福,他说你是不知道那些贪官有多黑。

你说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他说我怎么没遇到一个好人。

你说从现在开始努力也不晚,他说你不懂我的艰难。

你说如果你觉得累了就休息一下,他说我凭什么要活成乌龟的样子。

你稍微想指点一下他,他赶紧辩解“其实我不是这样想的。”

你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他总觉得你在说他,而急着证明自己“我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你跟他说鲜花,说欣欣向荣的世界,他跟你说荆棘,说满目疮痍的人生。

但你们其实站在同样的地球上,活在同样的人群中,呼吸同样的空气,看到同样的河山,经历同样的幸与不幸。

区别只是在于,你的内心有没有荆棘。

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7)

5

一个人有多少荆棘,本质上要看其内心有多少相信和热爱。

圣经上说: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一个心中充满了相信和热爱的人(包括对自己的相信和热爱),必定会少有荆棘。

荆棘其实是自卑的产物。因为对自己不自信,所以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怀疑和否定,而容易对外部世界的人和事产生过度解读和过度防御,甚至出现潜意识的质问和反击,呈现出犀利和狰狞的样子,最终形成负性情绪来加强这种“荆棘”状态。而外部世界很多时候不一定宽容以待,而是会选择主动避离或针锋相对,从而完成荆棘者的自我验证:这个世界果然是荆棘密布。

其实顺利与不顺利,公平与不公平,成功与失败,应该每个人都经历过。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把困难变成了荆棘,有的人把困难变成了自我提升、继续前进的动力。

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8)

有的人深陷在荆棘里,甚至把自己变成了荆棘;有的人则努力穿越荆棘,把自己活成了繁花似锦的样子。

冰心赠葛洛的一首诗中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甘肃19岁高考生魏祥,患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爸爸又身患不治之症,医治无效于2005年去世。但一路荆棘的魏祥并没有因为荆棘而沉沦,更没有把自己活成一根荆棘,而是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并于2017年以648分的高分考上清华大学。为解决继续求学的困难,魏祥积极想办法,主动致信清华大学,希望为母亲和身患残疾的他解决一间宿舍,以便顺利完成学业。

清华大学给魏祥的回信红遍网络,感动万千网友。在此借清华大学勉励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尾: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咨询人的一生(你是不是把自己拼命活成了一根荆棘)(9)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若水三千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