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百年始终如磐的初心(倾听时代的脉搏)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王登科

读懂百年始终如磐的初心(倾听时代的脉搏)(1)

图为作者。

2012年,我永远记得。这年8月,当我拎着行李箱,迎着朝阳,站立在国防科技大学雄伟的大门前傻笑时,似乎并没有预见到,未来的五年对于我,对于中国,对于人民军队,将是多么的不平凡。

这五年,我曾象牙塔内握笔演公式,也曾横刀疆场匍匐趟战火

2013年11月,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曾强调,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

当时正身处阅兵场之中的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预感——未来不久,实战化的硝烟味道,将要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吹进全军院校的土壤。果不其然,2014南昌全军学历院校大考核,拉开了全军院校实战化军事训练的大幕。轻装五公里考核瞬间成为了历史的故纸堆,武装五公里建制考核开始实行。随后,国防科技大学银河特战俱乐部正式挂牌成立,我有幸入选其中。全军院校“勇士杯”大比武,各大院校的特战精英鏖战合肥,奏响声声战歌;“强军杯”大雨倾盆,参赛队员毫不畏战,在湘楚大地留下战斗身影;“马龙突击”山地邀请赛,三天两夜连续作战,猫耳洞中的生存考验,绝望坡上的死战不退……一群人踏破战靴,转战大江南北,捧回了一座又一座奖杯。

一场场同共雨、共生死的战斗,彻底引燃了军校学子的血性虎气,这是一批在实战化训练中成长起来的军校学员。而当卸下行囊从比武赛场归来的我们,放下手中各的武器,再次握起手中那杆笔,不仅没有生疏感,握住笔杆的双手反而愈加坚定。因为在战斗中,我们终于深刻地感受到,正是无数前辈先烈在尸山血海中趟出了一片未来,才有了我们今日稳定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学习机会多么地宝贵,多么地难得,我们怎能不珍惜?怎敢不珍惜?

新时代的军校学子,既可以智演公式书文章,更可以赤膊上阵沙场战风雨, 这些学与血交织的画面,构筑了今日中国军校最鲜活的场面。我们成长于战火之中,未来也必将战胜于战火之中。

这五年,我眼见贪腐“老虎”如雨下,也终见基层风气美如画

过去的五年,反腐的声音响彻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军队也一度成为反腐的重点领域。多名军中“大老虎”被拿下,给我留下了无法言喻的震撼。每一个贪腐官员的忏悔书,像一把把刻刀,在每一个生长干部人生的底座上,镂刻出“清白做人,干净为官”的刻痕。

毕业分配前,妈妈多次打电话神神秘秘地问我,“儿子,要不要经营经营关系”?我豪气冲天地说,“妈,不用!”2015年,“军校毕业分配综合评定制度”出台,赋予了每一个军校学员“公平、公正、公开”进行选择的权利,人生的选择权交到了“奋斗”手中。同时,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钢铁纪律,开始前所未有地在军队运转起来。

这五年,我亲感军队训练更加实战化,也心喜军队保障更加人性化

划设五大战区,九三大阅兵裁军三十万,朱日和沙场点兵尽显威势,“歼—20”关山度若飞,“辽宁号”万里赴戎机,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的铁血雄风。

2015年8月,我跟随当兵实习的某部队,机动万里奔赴“朱日和”演兵场。在这一场红军和蓝军的对决中,中军帐灯火昼夜不息,参谋人员笔动如飞,战斗节奏快得令人窒息,地空协同作战、电子干扰层出不穷。三十公里越野考核,旅长、政委冲刺在第一线。一场战斗下来,几天不曾洗漱的我们,每一个都是蓬头垢面,但却神采飞扬,眼神里透着光。今日的中国军队,在复杂陌生作战环境下的跨区演习将成为常态,常态化机制化的换防制度也正在逐渐建立。中国军人未来的生活,将更苦、更累,但是,祖国不会忘记中国军人。于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后,一件件惠及全军官兵的利事逐渐推出,军人工资获提升,“军人依法优先”在全国机场普及,新一代“军人保障卡”将实现全军同轨……在这里挪用毛主席一句话表达全军官兵的心声,“更喜改革千重火,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年过去了,“四加一”的培养模式结束,两次毕业均是综合评定排名第一的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志向、我的未来在护航军舰上、在维和战场上、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征途上。于是,我选择来到特种部队,成为一名最普通的中尉排长。

五年,改革的风暴给中国军队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好的五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