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

一、「侯」之构字意图和演变

汉字「侯」有一个异体字「矦」,这个「矦」字其实是古体字,篆文写作: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1)

《说文》对篆文「矦(侯)」的解释是:

春饗所射侯也。从人从厂,象張布,矢在其下。

何谓「春飨所射侯」呢?

简单的说就是殷周时代,天子和诸侯贵族每年春天要举行养老尊老的宴飨,在宴飨时候要举行「射礼」,「射侯」就是射礼上用的「箭靶」: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2)

段玉裁《说文注》释「矦」

「射礼」详细的讲就非常复杂,有机会另文讨论。这里我们只要知道「矦(侯)」就是古代用的箭靶就够了。

「矦(侯)」的甲骨文和金文像「箭矢」在「靶」之形,可以视作从「厂」从「矢」,隶定为「」: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3)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4)

除《说文》以外,古代很多文献都有对「矦(侯)」的记载,都是说的「张布皮为箭靶」,中间靶心叫做「鹄」,上绘有各种动物图案:

《周礼· 司裘》郑注:侯者其所射也。以虎、熊、豹、糜之皮饰其侧, 又方制之以为(畐羊), 谓之鹄, 著于侯中,所谓皮侯。

《小尔雅·广器》: 射有张皮谓之侯。

那么,先秦箭靶是个什么样子呢?

从一些出土文物上的绘画来看,先秦的射侯是方形的。比如: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战国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上的绘画描绘有贵族习射的场景,上面就有箭靶:射侯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5)

注1

摹本我们看得比较清楚,射侯上还有箭矢,甲骨文「」也就是「射侯」的象形字,只不过古文字「」是竖立的: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6)

注2

另一些出土文物上所描绘的「射侯」: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7)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8)

注3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梓人为侯」,也就是说先秦是匠人梓人制作「射侯」,同时记载射侯的尺寸和各部分的称谓: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9)

注4

所谓「张五彩之後」就是射侯有五种颜色:朱、白、苍、黄、黑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10)

《说文》言:

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諸侯射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爲田除害也。

《仪礼·乡射礼》载:

凡侯, 天子熊侯, 白质; 诸侯糜侯, 赤质; 大夫布侯, 画以虎豹; 士布侯, 画以鹿琢。

所以,不同的射侯有不同的图案,代表着不同的级别,天子的箭靶上面是「熊虎豹」等猛兽。

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所绘的「虎侯」和各部分称谓示意图: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11)

同注3

综上可见,甲骨文和金文的「」就是一个象形字,「箭矢在靶」的侧视之形。

「」在甲骨文中就表示「诸侯」、「时候」的意思,裘锡圭先生认为是从商代守卫边境武馆「斥候」演变过来的【注5】,「斥候」意思就被派去「观察守候」,相当于今天的「特种侦察兵」。

但季旭昇先生认为只是纯粹的假借而已【注6】,应该说「假借」比较合理。

「」在战国秦国文字中,加上「人」部和「厂」连在一起,也即「矦」字,用这个字专门表示「诸侯」之意,「」也就慢慢废失了。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12)

这个字形也即小篆所本,所以,《说文》是依据小篆字形「矦」释为「从人从厂,象張布,矢在其下」。「侯」其实是「矦」的另一种写法,就是将「人」和「厂」分开了。

同时,在「矦」的基础上,又累增了一个「人」部,也即「候」字,专门表示「守候」「时候」之意。

《說文》:「伺望也。从人,矦聲。」

《呂氏春秋‧貴因》:「武王使人候殷。」

所以,「」、「侯(矦)」、「候()」是同源分化,古今字形的演变脉络: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13)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14)

注7


二、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射侯」

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鄂侯驭方鼎》的铭文记载了周王南征荆楚,与鄂侯驭方宴飨射箭取乐之事。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15)

鄂侯驭方鼎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16)

释文:王南征,伐角、僪,唯还自征,才坏,噩(鄂)侯驭方纳壶于王,乃祼之,驭方侑王,王休偃,乃射。驭方藕王射。驭方休阑,王宴,咸酓。

王寴锡驭方玉五嗀,马四匹,矢五束,驭方拜手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休赉,用作尊鼎,迈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的大意是:

周王南征角夷、僪夷,大军返还至「坏」地,周王的目的可能是想威慑警告鄂侯驭方,不要谋反。

鄂侯驭方也比较恭顺献上美酒,王用酒举行了「祼祭」。「祼」是殷周时代的一种祭名。

《尚書.洛誥》:「王入太室祼」

孔穎達《疏》:「祼者,灌也。王以圭瓚酌鬱鬯之酒以獻尸,尸受祭而灌於地,因奠不飲謂之祼。」

祭祀过后,鄂侯驭方宴飨周王,酒过三巡,二人行射礼射箭取乐。驭方故意「休阑」:也就是没有射中,将箭射到「射侯」的外框上,以讨好周王。

铭文记载「王扬」,在射礼中「扬」就是「射高了」,「留」就是「射低了」。「方」就是「射偏了」。

汉字的历史字谜(汉字源流箭矢)(17)

《仪礼· 大射礼》: 大射正立于公后, 以矢行告于公: 下曰留, 上曰杨, 左右曰方。

注: 留,不至也。杨, 过去也。方, 出旁也。

所以,周王知道是驭方在取悦讨好自己,也故意将箭射到高一点,也没有射中。按照射礼,两人都要罚酒,也就是铭文说的「咸饮」。

后来,周王赏赐给驭方很多财物,马匹、玉石、箭簇等等,驭方拜谢,并称颂王的的恩德,然后制作了换个青铜鼎纪念这件事。

当然,青铜器铭文记载很简略,根据《仪礼》等经典文献的记载,射礼的礼数复杂得近乎繁琐。

-------------

参考文献:
  1. 唐复年. (1983). 战国宴乐射猎攻战纹壶. 故宫博物院院刊(3), 84-86.
  2. 季旭昇 (2010),《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页458
  3. 崔乐泉. (1995). “射侯”考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
  4. 戴吾三. (2003). 考工记图说. 山东画报出版社.页74
  5. 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纂.(2001).,《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册1 ,页484
  6. 同注2
  7. 李学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页710、页47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