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真题(路径依赖古人今人都一样永遇乐)

#创作挑战赛#

读辛弃疾的词,感受最深的是,英雄怀才不遇、无用武之地,现代人评价最多的也是“时代辜负了英雄”。

对此,辛弃疾自己也毫不避讳地写道“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皇帝用了我,什么事都可以搞得掂!

辛弃疾从20多岁进入南宋官场,到66岁时写下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总计40多年的岁月中,辛弃疾的人生被分为两个部分,约20年的时间里被朝廷使用,辗转各地做官,经历了30多年岗位;另20多年的时间里等候被朝廷起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真题(路径依赖古人今人都一样永遇乐)(1)

辛弃疾的人生理想,是抗金,是恢复河山一统,是“直捣黄龙”、“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是毫无疑问的!

他实现人生目标的路径,就是皇帝想起我、信任我、重用我,给我兵、给我权,给我长刀短剑,让我杀个人仰马翻。

如果皇帝不重用我,那我就喝酒、写诗、发牢骚、留眼泪,等老去。

“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

“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钟”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除得遇名主之外,便没能第二条路径了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真题(路径依赖古人今人都一样永遇乐)(2)

虽然说,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视野、解题思路来苛责古人!辛弃疾也不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

但是毕竟,还是有第二条路径的!

第二条路径就是这首词里提到的两位英雄——孙权、刘裕。

请问这两位英雄得到了哪位皇帝的垂青?

孙权是接续父兄开创了江东基业,刘裕则是赤手空拳打下了自己的基业。

当然,这两位后来都做了皇帝。辛弃疾不好攀比。但是有一位古人却是好比的——祖逖,他的路径是完全可以学的。

就是“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主人公。

祖逖是永嘉之乱后,先从北方避乱到江南,后从镇江渡江北上,过淮河,在河南依托当地的坞寨和民众,在北方的后赵地盘里,几乎是相当于赤手空拳硬是打下了一块自己的根据地,既成为了江南的屏障,也是对敌的桥头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真题(路径依赖古人今人都一样永遇乐)(3)

当年祖逖北上时,也没有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只是自己争取来的,也没有得到皇帝指派给的一兵一卒,跟随的就是家族少年和门客,也就是几百人。皇帝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一千人的衣甲。其余都是自己拼下来的。

辛弃疾给皇帝上的抗金方略,如《美芹十论》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经营山东根据地,以山东根据地反攻金人。确实是一着妙棋。要知道43年前,在击败完颜亮的那场战役中,南宋的水军部队可以深入到胶东海域大败金人的。南宋的水军是有能力可以支援到山东抗金的。创业条件要比祖逖好太多。

山东,那可是辛弃疾的老家。辛弃疾实现人生目标的第二条路径,完全可以象祖逖经营河南一样,去经营山东。

也许有人会说,兄弟你想得太多了吧?你这太苛责辛弃疾了吧。

我想说的是,有祖逖的前代榜样在此,证明第二条路径是存在的。

其次,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上的英雄,有一种是靠得遇名主才成就的英雄,如诸葛亮遇刘备,王猛遇苻坚;另一种是没有名主,自己就是名主,自己创造成功路径的英雄。如孙权、刘裕、祖逖等。

从这种意义上说,辛弃疾是陷入“路径依赖”的失败英雄。

我们不苛责古人,但是今人呢?许多的烦恼,不也是陷入了固定的路径依赖吗?还不是与古人一样,缺乏开辟新路径的信心和勇气吗?

想一想与其在一种路径里唉声叹气,倒不如开创另一种路径试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宋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