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为何不能舍弃后宫(为什么皇上不能为了一个心爱之人舍弃后宫)

要看怎么定义“舍弃”这个词。如果说皇帝独宠一个女人而冷落其他妃嫔,直到死也没有变心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其实有不少。

比如明朝的明宪宗独宠宫女出身的万氏,想立她为皇后。结果太后及满朝文武以不合礼法反对,明宪宗不得已娶了个出身名门的吴氏做皇后。

但是有了皇后以后,对朱见深来说,后宫就是个摆设,他依然终日临幸万氏,对新立的吴皇后看也不看一眼。后来吴皇后忍无可忍打了万贵妃,朱见深立即废后,想重新让万贵妃做皇后。但是还是因为老原因没能立成,只好又娶了个符合皇后合理出身的王氏做皇后。新皇后对万贵妃处处忍让,所以朱见深对这位王皇后也很满意,但并没有因此就宠爱新皇后,而是继续独宠万贵妃,可以说是从一而终。

朱见深也算是为了一个女人舍弃后宫的典型了。

皇上为何不能舍弃后宫(为什么皇上不能为了一个心爱之人舍弃后宫)(1)

再有一个“舍弃”后宫的,清朝顺治皇帝独宠董鄂氏也算典型。

顺治皇帝和其他妃嫔也有儿子,但他只想立董鄂妃的儿子做太子。董鄂妃只有一个儿子早逝,顺治皇帝千方百计也没能让董鄂氏再怀上皇子。董鄂氏得宠时,顺治帝的皇后之位上是他第二位正妻,顺治与这位皇后关系处得还可以,但他因为宠爱董鄂妃所以想废掉皇后,立董鄂妃为皇后。

但是这遭到孝庄太皇太后和满朝文武反对,最大的理由就是现任皇后没有过错。顺治也觉得皇后没有过失就把她废掉不合情理,所以废后之事不了了之。但是董鄂妃因病去世后,皇后尚在人世,顺治竟然追封董鄂妃为皇后,让活着的现任皇后十分尴尬。

顺治死后,康熙帝继位。康熙对顺治皇后也就是自己的嫡母(非生母)很孝顺,太后深为感动。

皇上为何不能舍弃后宫(为什么皇上不能为了一个心爱之人舍弃后宫)(2)

以上例子均说明情种皇帝虽有,他们的后宫尽管是摆设,但名义上是必须存在的。皇帝纳嫔妃,基本都是在海选合格者中择挑,基本不存在民间野史中皇帝看中哪个民间女子就纳为妃嫔的。

但是进入海选名单的除普通秀女外,基本都来自功臣之家,以及那些巩固皇室的大贵族家的千金。她们的妃嫔等级也和娘家的地位挂钩,就像开国功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一踏进紫禁城那就是皇后,不必从妃嫔一步步往上慢慢爬(投胎很重要)。如果皇帝随心所欲,宠爱一个出身不高的女子而忽视朝廷肱骨之臣的女儿,对自己的江山社稷统治是大大不利的。

人们常说后宫是一门大学问,但是所谓的宫斗并不是一群女人为一个男人的争风吃醋,而是各个妃嫔所代表的娘家势力在前朝、在皇权间争夺国家权力的斗争。宫斗其实是一群男人的争斗,而他们的女儿则是自己放在皇帝身边的传话筒而已。

皇上为何不能舍弃后宫(为什么皇上不能为了一个心爱之人舍弃后宫)(3)

皇帝与后宫的女人周旋,很大程度周旋的是她们背后的娘家势力。娘家有大靠山的,皇帝也不敢得罪。中国皇帝立皇后,大多采取主流意见,即娶开国功臣以及鼎力相助自己继承皇位的大贵族的女儿。皇后是国母,皇帝想完全依从自己喜好择立很难(除非皇帝喜欢的女人也是大家希望被选上的女人)。但是皇后连带的外戚势力之大,也是威胁皇权让皇帝头疼的事情。

清朝光绪皇帝讨厌隆裕皇后,独宠景仁宫珍嫔。这在清宫无人不知,但尽管如此,光绪还是要在每个月固定时间去皇后那里点卯。哪怕只是如坐针毡地在皇后寝宫干坐着,他也必须要去。因为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的皇权高于一切,看在朝廷格局的份上他也要去不喜欢的皇后那里摆个样子。

皇上为何不能舍弃后宫(为什么皇上不能为了一个心爱之人舍弃后宫)(4)

图为电视剧《苍穹之昴》的隆裕皇后和光绪皇帝,载湉不喜皇后十分明显

给皇帝设立后宫最大的借口是繁育子嗣,但是一个女人的生育能力是无法达到皇族对子嗣数量的期望的。但是落实到实际上,每朝宫廷几乎都会有没有生育的妃嫔,而她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抚养母亲已经去世的皇子公主,所以对皇帝来说,这些不得宠的妃嫔还是自己儿女的继母,这些无法替代的工作很难交给乳母、宫女和太监来完成的。

皇帝的后宫可以看作是上班制度,妃嫔每天和皇帝的周旋不是自己的家事而是公事。皇后是后宫的大总管,管理着三宫六院这些女人的大小事宜,工作量也是很繁重的。妃嫔之间的怄气,告状到皇后这里的频率远高于告到皇帝那里,因为整体平均下来,妃嫔们各自单独见到皇帝的机会不多,而皇后却是天天都要去点卯请安的。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yunfei9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