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的套路及对策:诗词创作中怎样做到含蓄

诗词的含蓄表现方法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诗词创作的套路及对策:诗词创作中怎样做到含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诗词创作的套路及对策:诗词创作中怎样做到含蓄

诗词创作的套路及对策:诗词创作中怎样做到含蓄

诗词的含蓄表现方法

何谓含蓄?就是将丰富的生活,深刻的思想,浓郁的激情,熔铸在艺术形象之中,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 简言之,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古往今来,词人的审美观点,就是既要求形象鲜明,也要求含蓄蕴藉,而以蕴藉更为重要。因为形象鲜明有时会显得浅露,而蕴藉含蓄则易意蕴深沉,耐人寻味。 如王之道《如梦令》:

一饷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写的是一位女子盼望心爱的人从远方归来的殷切情怀。她没有登楼远望,而是倚竹凝思,无限思念之情,尽在不言中。然而她的忧愁,她的神态,仍然依稀可想。尤其是歇拍三句更为含蓄有味。

张炎在《词源》说:“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如何作到有余不尽的韵味?一般认为‚以景结情最好。清人沈谦说:“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着一实语,败矣!”此篇歇拍三句: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意境苍茫悠远,确实有余不尽的韵味,令人低徊不已。

清人沈德潜十分强调含蓄,他在《说诗晬语》中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唐人刘知几,也十分强调含蓄的表现方法。他在《史通叙事》里说:“诗要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话已殚(读单),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读余)于句外”。 可见,古人对含蓄的重要作用,已说得十分透彻!从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含蓄之美的高度重视。

相传宋代画院招贤考试,有一考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应试者都在“酒家”的外观上下功夫,仅有一考生隐去酒楼,只在桥边竹梢头挂着一面酒旗。另一考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应试者都画马上观花的情景,单有一考生画落红满径,几只蝴蝶飞逐马后。结果这两个人都中了选。这样画,自然不像画一幢酒楼,或人骑在马上观花那样彰彰在目,但一幅酒旗,几只逐马蝴蝶,则意境含蓄:不见酒楼如闻醇香,不见鲜花似芳香扑鼻了!

在表达方法上,诗词如何做到含蓄呢?我们在填词时怎样注意作品中的“含蓄之美”?一般而言,含蓄之美在诗词中的体现有如下五个方面,我们现在分别来学习。

第一节 刻画艺术形象求得含蓄

寄情于景,意在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中抒写的是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作为一种隐秘、微妙、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去直接刻划,纵然字斟句酌、呕心沥血,也难以言之凿凿,尽如人意。机灵的词人深谙此道,他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达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所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仔细品味,诗人诸多无法直言表达的情愫,全都寄寓在这些名词连成的画面中,使人可以心领神会,而且越咀嚼越觉得情致缠绵、余韵深长了。冯煦说柳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意”,道出了个中底蕴。

我们再来看冯延巳的《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此词写少女怀春,其思深辞丽,清奇飘逸,它摆脱了花间词对女性容貌和服饰的描绘,而转向人物内心感情的刻画,在词史上对宋初的晏殊和欧阳修产生了很大影响。 首句以咏草起兴,刻画草的艺术形象,景意俱微妙。丝丝细雨,洒落在芳草地上,微风吹过,草上闪烁着阵阵白光,好似流动一般。说它景色如画,但画不能显其动;说它声韵如乐,乐不能状其形。下面紧接以:“芳草年年与恨长”一句,我们仿佛看见词人笔下的离恨像雨中芳草一样,一点点在增长,草长一分,恨长一寸。将本属于抽象的愁恨一下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构成悠远的意境。以草喻恨,在唐宋词中常见。如秦少游《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词都是先言离恨,后言芳草,是融情入景;而此词则先写芳草,后写离愁,是因景生情。因景生情能够于不知不觉中将读者带入词的意境中,使读者不自觉地受到感染。“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渐次引出少女的住处,描写离恨。细雨如烟,笼罩妆楼,紧承起句,描写雨中实境,然而也象征女子心情,将雨意、心情容为一境。直到“鸾镜鸳衾两断肠”句,她对镜梳妆,愁眉不展,陡兴“为谁容”之叹。词笔到此,女子凤楼独处的愁情离恨,可算是刻画尽致。其艺术形象亦刻画尽致。 过片二句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以离合手法写梦境。从章法上看,此处乃宕开一笔,是“离”;然而在内容上依然是写离恨,是“合”。因为有离有合,使得全词在布局上错落有致,不腻不滞,引人入胜。“魂梦任悠扬”与“烟锁凤楼”相互衬托:现实中她被困妆楼,与世隔绝;可是一入梦乡,她就可以无拘无束。“睡起杨花满绣床”写梦后情形。在梦中,她身似扬花,随风万里,去寻找爱人;直至醒来,依然不见所欢,惟有满床扬花,赫然在目。一种失落之感,怅惘之情,悠然流于言外。于是直逼出最后三句:“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梦既难逢,人又不至,觉后从半掩的门缝中看到一抹斜阳,其中既是写景,也是寓情。“斜阳”反映出方才的睡梦是午梦,由此可见,梦会无凭,一日已过,而一春也是如此。知道春残。女主人总是在这样的无限相思中辜负着春光,因此也无限伤心,泪流不止。“负你残春泪几行”乃至情之语,与起句“细雨湿流光”前后呼应。午梦看见的是,窗外蒙蒙细雨,窗内是潸潸珠泪,两两相衬。艺术形象委实感人。(未完待续)

真心想学填词的朋友,请加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