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滩簧费兴生(古槐滩簧)

梅家班就是梅金海、白玉秀夫妇领衔组建的滩簧班。

梅金海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家住武进县湖塘降子桥。他家里很穷,从小未念过书。13岁时,家里送他去马杭桥学剃头,父母一心想让他学个手艺好度日。可是梅金海的心思不在剃头上。他嗓音宏亮,头脑灵活,能说会道,爱好唱滩簧。夏天乘凉时,乡亲们能听到他坐在降子桥上自拉自唱的滩簧声;在去马杭桥的路上,也常听到他哼的各种滩簧曲调。东窅桥的唱滩簧艺人黄元大在理发时,听了梅金海唱的滩簧,就动员他跟自己学戏。梅一听喜出望外,从此师徒俩一生一旦,走村串巷,在村头、庙台清唱。梅的父亲知道了非常恼怒,他把梅金海捆绑在门板上,抬到马杭桥剃头店里,要他一心一意学剃头。因为,那时唱滩簧的艺人,不但经常忍饥挨饿,而且低人一等,连子孙都不得入祠堂。可是千金难买心中愿,父母一片好心只好付之东流。从此,梅金海常年躲避不回家,正式跟师父在外面唱起了滩簧。

古槐滩簧费兴生(古槐滩簧)(1)

梅兰珍、梅玉珍、梅桂珍与阿姨白玉芬

滩簧艺人被有些人看成是三教九流的最末等,连妓女都不如,但对有些人却有很大的吸引力。常州市白家桥朝东村的白玉秀,原来是大成布厂的织布女工,她爱看滩簧,也喜欢唱滩簧,对年纪比自己大9岁的梅金海崇拜得很,两人感情与日俱增,冲破重重阻力,逃到外地结为夫妻。白玉秀从此正式下海跟梅金海唱起了滩簧。功夫不负苦心人,在那女角很少的唱滩簧时期,白玉秀唱念柔和,优美动听,与吴林美、周菊英成为锡剧坤旦三鼎甲之一,载誉江南。

在武进、宜兴、溧阳一带农村唱滩簧的队伍中,从此多了梅金海、白玉秀的一生一旦。在那世态炎凉、人情如纸的旧社会,艺人的苦难更为深重,冬天还只穿一件竹布衫。1926年农历腊月初八,梅兰珍出生在溧阳县东门城脚下的一个茅草棚里,夫妻两人穷得搭搭底,一直到梅兰珍满月,白玉秀都是吃的稀粥。在满月那天,梅金海七拼八凑弄了10个铜钱买了一包红枣回来,打算烧给白玉秀补补身体,谁料打开枣子包,里面却都是蛀虫,枣子汤没有吃成,惹得夫妻俩抱头痛哭了一场。

古槐滩簧费兴生(古槐滩簧)(2)

梅兰珍 梅玉珍 梅桂珍

滩簧艺人不但生活贫苦,还要遭到四面八方的迫害。反动当局常以滩簧“伤风败俗,扰乱治安”为名,对艺人横加迫害,害得他们只好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唱天亮”(即半夜唱到天亮),那时还在襁褓中的梅兰珍,父母就背着她走遍村村巷巷,偷偷演唱。唱滩簧的舞台非常简易,两块门板、两张长凳搭起来就是舞台。夫妻俩演唱时,就把梅兰珍放到“舞台”背后一手高的屋顶上的瓦楞沟里,任凭爱女望着漆黑的夜空不停地啼哭。等散了戏,白玉秀才把冻得像冰块那样的梅兰珍放在贴胸,要有好几个钟头才暖和起来。旧社会唱滩簧艺人每到一地都要受到地痞流氓、强盗恶霸的欺凌和剥削。

1930年前后,梅金海、白玉秀离开了熬尽苦难的溧阳、宜兴山区,来到常州、无锡一带乡下演唱。那时滩簧已经从农村的祠堂庙宇进入城镇的茶楼,随着演唱形式的改变,戏班开始形成,白玉秀的妹妹白玉芬也来演唱滩簧了。这时唱的是《拔兰花》、《借黄糠》、《庵堂相会》、《陆裕春卖布》、《借红纱》、《盘陀山烧香》等对子戏。开头,梅金海还是帮老板唱,后来,收了金根生、戚琴生、曹望、孙贵金、庄文大、杨凤清、许洪祥、张春芳、朱岳峰等一班徒弟;白玉秀收了滕秀英、吴玉英、王永梅等女徒弟。由于阵营强大了,再加上与老板意见不合,梅金海就自己领班了。为了便于戏班活动,梅金海还买了一只小船,远路就开了船去。

古槐滩簧费兴生(古槐滩簧)(3)

梅兰珍 梅玉珍 梅桂珍

梅金海一生与烟酒无缘,甚至连烧菜多放了点酒都不吃,心思都放在唱戏上。他是唱丑角滑稽的,班子里人手少的时候,一台戏一个演员经常要翻好几个角色,因此他生(小生、老生)、旦(青衣、老旦)、净(花脸)都能唱。他对徒弟非常严格,椐杨风清回忆,有一次在武进南宅唱戏时,他把徒弟集拢起来教《庵堂相会》。那时唱的是幕表,全靠口传心记,他又说又唱,一丝不苟地教戏,规定第二天徒弟要全部背给他听。徒弟们听教一遍,哪里能够记得住,只好第二天都躲起来不见他的面。 这时候的梅家班,由于经常在常州、无锡、上海演出,班里人也多了,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那时班里的人,由于农忙要回去,常有进出。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王彬彬、刘鸿儒也短期在梅家班里演唱过。1941年,王彬彬20岁时,曾和梅兰珍唱过《玉蜻蜓》,王扮演申贵生,梅兰珍扮演王志贞。后来,梅金海顺应潮流,请刘永炳、辛金太、朱玑等来排戏,演出了《珍珠塔》、《薛平贵回窑》、《顾鼎臣》、《白罗衫》、《白蛇传》、<白马驮尸》、《玉连环》,甚至连台本戏《封神榜》、《樊梨花》都演出了。梅金海最擅演包公戏,因此《王华买父》、《龙凤锁》,更是经常演出的戏。特别是《龙凤锁》,往往是每到一个码头的打炮戏。

古槐滩簧费兴生(古槐滩簧)(4)

白玉芬(民国照片)

1937年,抗战爆发了,梅金海全家从无锡逃难到湟里、东安一带,全家(包括白玉芬)都住在小船上,在无锡长康里一号楼上的家具被抢。这时人心惶惶,戏演不起来,靠带去的米粮糊口,没有柴烧,梅家3姊妹就到野外去拾柴,梅兰珍还学会了搓绳。后来没有吃,就到茶馆里清唱。当时遇到贺少夫家庭京剧班,于是锡、京两个家庭班合并,前半场唱京剧,后半场唱锡剧,缺少龙套,就互相帮助跑。贺家京剧班缺少花旦,梅兰珍就帮助演二路花旦。这样两个班合在一起演唱有二三个月,到1938年春节,京、锡剧两班又分开。这时白玉秀因身体不好,已难得演戏了,唱主角的是妹妹白玉芬,梅兰珍唱配角。

抗日战争中,梅家班一直在常武地区以及宜兴、溧阳一带演出。在宜兴周铁桥遇着杭州武林班曾合演过,与蒋家杂技班也同台过。梅兰珍这时正是少年好学时期,她曾向木偶剧等学过老徽调,后来在无锡大世界与苏剧同台演唱,她就跟人家唱苏剧。

古槐滩簧费兴生(古槐滩簧)(5)

梅兰珍

1943年,梅金海在常州小南门民丰纱厂(现国棉二厂)附近,买了个草棚子改建成广化戏院。一家人有了住处,也有了演出据点。广化戏院除唱锡剧外,还接淮剧唱了半年,梅兰珍姊妹又配合淮剧团演淮剧。后来在宜兴唱戏时,梅兰珍还反串了<王华买父》里的包公,可见梅兰珍的戏路是很宽广的。

古槐滩簧费兴生(古槐滩簧)(6)

《农奴》梅玉珍

梅家班总算熬过了八年抗战,梅家三姐妹(兰珍、玉珍、桂珍)已成为戏班里的顶梁柱。兰珍为了让两妹妹演主角,自己往往反串小生,演文必正以及包公等角色,她们在艺术上快速成长起来。但这时梅金海家庭发生了一些纠纷。梅兰珍觉得在乡间演出无出息,父亲在经济上卡得太紧,在婚姻问题上不满意。这几年,梅兰珍频繁地在上海、无锡搭班演出,开拓了眼界,向同行和兄弟剧种吸取了许多有益的养料。梅家班自梅兰珍出走后,就由玉珍、桂珍唱主角,梅金海一度与婿崔龙海合组海峰锡剧团,在武进、丹阳一带演出。

古槐滩簧费兴生(古槐滩簧)(7)

《双推磨》梅桂珍

梅家班前后在沪宁沿线一些城市、乡村演唱了20多年,为锡剧事业作出了贡献。拜梅金海为师的一些徒弟,如金根生等后来也带了班。自备有木船一直在武进、无锡乡下街镇、村流动演出。由于大徒弟金根生是夏家头村人,所以夏家头演滩簧梅家班是转熟。

古槐滩簧费兴生(古槐滩簧)(8)

《梅家班》锡剧代代相传

1954年,梅兰珍在上海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时,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电报,偕母、妹回到常州探视父病。经抢救,梅金海又苏醒过来了。时梅金海已经瘫痪,梅的小老婆经人调解离常去沪,后改嫁了人。兰珍与母商量,就把祖母、父亲,以及后母的儿子,一并接到了无锡,住在一起,安度晚年。梅金海于一九六四年去世,根据梅金海的遗愿,葬横林镇夏家头河东金根生家屋后的里家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