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解读(成语闻鸡起舞中的主角)

说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人们都会想起东晋力主北伐的祖逖。实际上,和祖逖一块完成这个成语故事的,还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与祖逖一样,胸怀天下、气度不凡、锐意进取。这个人就是刘琨。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解读(成语闻鸡起舞中的主角)(1)


“闻鸡起舞”中是这么说的——主角祖逖有理想,但小时候却顽皮淘气,不爱上学读书。年龄渐增,祖逖就来了个人生转折,从歧路走向了正途。他就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实际上是读书少。读书少,自然没能耐实现抱负。于是,和无数回头的浪子一样,开始发奋读起书来。祖逖就属于那种脑袋瓜好使但浪费资源的那类人,只要好好学,成绩自然是没的说。要不怎么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呢。祖逖此刻就成了既有天分又勤奋的人。见过他的人都夸祖逖将来必定是个辅佐帝王的良才。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解读(成语闻鸡起舞中的主角)(2)


故事总是有多人组成的,而“闻鸡起舞”的故事自然有一个配角。配角的出现大约就是为了衬托主角,不过此处的配角也同样不简单。他就是祖逖的好朋友刘琨。这个时候,他们同为主簿,因为志趣相投,他俩经常在晚上一块学习,高谈阔论。夜深了,就“共被同寝”。一次,祖逖在梦中似乎听到了鸡叫声,就一脚把身边的刘琨踹了起来。“你说说,我这个梦是什么意思?”刘琨睡得好好的,被祖逖踢醒,自然不大舒服,就开始为祖逖解梦:“半夜鸡叫,怕是不大吉利。”祖逖就倔起来:“我就不信这个邪,来,起来,我们拿剑起舞,破一破这个不祥之兆!”于是这个神经兮兮的祖逖就把刘琨拖起来练剑了。从那天开始,他们就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寒来暑往,长期训练之下,他们成为了能文能武的人才。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解读(成语闻鸡起舞中的主角)(3)


不过,他们的人生充满了起伏,因为他们生活在动荡的年代。西晋八王之乱,祖逖见到了其中的血腥,就变得隐忍不发,韬光隐晦。转眼就是东晋,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威胁。祖逖“中流击楫”,确实也收复了部分失地,被封为镇西将军。后来听说朝廷内斗,好友刘琨也因之而死,忧愤之下不幸去世。

刘琨是现在的石家庄无极人,说起来也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只不过这个说法比刘备的靠谱多了。刘琨还有个哥哥叫刘舆,两个人在诸多司马氏的王爷中辗转腾挪,涉入甚深。后来刘琨到北方的并州当刺史,直接面对匈奴和多方敌对人马,刘琨显然处理的不大好,没有物资,他和自己的兵士一起饿肚子;进驻的城池早已破败不堪,没有存身之所。即便是匈奴人归降,刘琨也不会好好使用,甚至在数次战斗中,把这支强悍人马消耗殆尽。连他的老母亲都看得出来,刘琨带兵能力不强,归附的人看不到出路,早晚得跑。在和石勒的争斗中落了下风,刘琨只好投了鲜卑人。刘琨很警惕,时刻想着战斗,由此他贡献了另外一个成语,叫做“枕戈待旦”。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解读(成语闻鸡起舞中的主角)(4)


刘琨这一辈子都在各方势力的争斗中生存的,所以一生动荡。,最后,他的儿子涉入了鲜卑人的内部争斗,他也被牵连其中。刘琨被鲜卑人绞死之前,写了两首诗,叫做《赠卢谌》《重赠卢谌》和,在第二首诗中,刘琨留下了“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的名句,写下了自己沦落的难堪和不甘被杀的心情。

刘琨的人生曲曲折折,始于年轻时代“闻鸡起舞”的刻苦精进,终于被折磨成“绕指柔”的辛酸,呜呼悲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