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产业发展思路 云南省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云南省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李 永 平等

基金项目:云 南 省 重 大 科 技 专 项 计 划 资 助 项 目( 2019ZG002 );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地 合 作 资 助 项 目( 2021YNYB4 );云南省现代农业水果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 2017KJTX0012- 06 )。

葡萄作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区域广泛,目前已知的葡萄品种约有1.1万个 。葡萄栽培管理现代化水平高、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产业链完善、产品丰富,既可鲜食,又可酿酒、制干、制汁及制果酱、果醋等 。葡萄以其诱人的鲜食品质和丰富的加工产品而独树一帜。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葡萄产业以其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逐渐成为云南部分地区特色经作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而独特的地理位置、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为云南省葡萄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条件 。使全省不同区域生产的鲜食葡萄可实现周年供应 ,云南已成为我国鲜食葡萄的重要产区 ,葡萄产业已成为巩固云南省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

1  云南省葡萄产业现状

1.1  生产情况

按照郑小平等 的划分标准,云南属于较大规模葡萄种植区。 2010年以来,云南葡萄种植面积(图 1 A )和产量 (图 1B )呈 稳 步 增 长 趋势,2019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第5 位,产量居全国第4 位 。据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云南葡萄种植面积占全省水果总面积的5.28% ,位于柑橘、芒果、苹果、香蕉、梨和桃之后,居 第 7 位,产 量 占 全 省 水 果 总 产 量 的10.21% ,位于香蕉、柑橘、梨 和 苹 果之 后,居 第5 位 。

1.2  区域布局

由图 2 可知,云南 16 州(市)均有葡萄种植,种植面积超过6 666.67hm2的有红河州和大理州,666.67~6 666.67hm2的有楚雄州、曲靖市、昆明市、迪庆州、文山市、昭通市、丽江市和玉溪市,其 余 州 市 均 不 足 666.67hm2 。产 量 超 过10万t的 有 大 理 州、红 河 州 和 楚 雄 州,1 万~10 万 t 的有曲靖市、昆明市、昭通市、文山州、玉溪市和丽江市,其它州市产量均不足 1 万 t。

葡萄产业发展思路 云南省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1)

图 1 2010 — 2019 年云南省葡萄面积( A )与产量( B )及占全国的比重

注:数据来源为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下同。

由表 1~2 可知,全省共有 112 个县(市、区)有葡萄栽培。宾川县是云南省葡萄生产规模最大的县,弥勒市次之,宾川县和弥勒市也是云南仅有的 2 个栽培面积超过 6 666.67hm2的 县 (市、区),而宾川县主要以鲜食葡萄为主,弥勒市则主要 以 酿 酒 葡 萄 为 主。 建 水 县 3 333.33 ~6 666.67hm2 ,元谋县、陆良县、蒙自市、德钦县、丘北县和永胜县分别在 666.67~3 333.33hm2 。

葡萄产业发展思路 云南省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2)

图 2 2020 年云南各州(市)葡萄生产面积和产量

1.3  品种结构

目前,云南省现有葡萄栽培品种达 50 余个。鲜食葡萄种植面积占85%以上,主要分布在红河、大理、楚雄、曲靖等州(市),主栽品种为“红地球”“夏黑”“阳光玫瑰”“克伦森”“无核白鸡心”“巨峰”等。近年来,随着鲜食葡萄市场的影响,“红地球”“夏黑”等传统主栽品种面积有所下降,建水、元谋、宾川等县 通过高接换头,“阳光玫瑰”等优良品种栽培面积扩张较快。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占 15% 左右,主要分布在迪庆州的德钦县、维西县,红河州的弥勒市和文山州的丘北县,主栽品种除兼用型的“水晶”外,还有“赤霞珠”“红玫瑰”“威代尔”“法国野”等。

1.4  上市时间

依托云南独有的气候优势,通过设施促早、一年两熟、延迟栽培等栽培技术模式创新,成功延长了葡萄的供应期,从最早1月上旬(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元谋、宾川等县)开始上市,持续供应到12 月,实现鲜食葡萄的周年上市供应 。

表 1  云南省葡萄规模化栽培情况( 2020 年)

葡萄产业发展思路 云南省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3)

表 2  云南省葡萄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比重( 2020 年) %

葡萄产业发展思路 云南省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4)

2  云南省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标准化种植程度不高

尽管大部分种植户在葡萄栽培方面已经开始进行标准化生产,但仍有部分地区的果农仍采用粗放生产的经营方式,缺乏科学规划,重产量轻品质,忽略标准化生产,不规范使用化肥、化学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致使果品质量参差不齐、高产低质,不能适应消费者对高品质鲜食葡萄的需求。

2.2  组织化程度不高

云南省葡萄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对产业的带动能力弱,对种植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农民合作组织散小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千家万户果农生产难以保证果品质量统一并与国内外大市场有效对接。

2.3  品牌知名度不高

虽然部分产区拥有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但品牌知名度不高。小规模的生产者没有能力和实力培育自己的品牌,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导致果品品牌化率低。部分经营主体营销理念落后,品牌意识淡薄。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注重眼前利益,品牌创建、保护意识还不强,对提高品牌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缺乏主动性。

3  云南省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3.1  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的不断研发和推广应用,葡萄种植效益逐年提高,按照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省级、州(市)级、县(市、区)级产业基地建设要求,大力推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全力推进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标准化管理建设,提升产业基地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水平,实现葡萄种植基地规模提升、规范生产、绿色发展,形成标准化建设的示范引领。预计在无重大气候灾害的前提下,未来云南葡萄生产将继续向优势区集聚,产量质量继续保持增加趋势。

葡萄产业发展思路 云南省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5)

3.2  优化品种结构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农产品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点,优质高端果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依托云南独一无二的气候优势,根据各产区环境,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结合避雨栽培、设施促早、延迟栽培等栽培模式,建立节本、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标准生产体系,实现品种结构优化更新、品质不断提升,将云南打造成以“阳光玫瑰”为代表的全国高端葡萄优质产区。

3.3  加强品牌化建设

充分用好用足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绿色品牌上的现有政策,持续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品牌发展意识,加强葡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营销力度。积极组织经营主体开展高规格、全方位的品牌宣传 推 介 活 动,持 续 开 展 云 南 “ 10 大 名 果”“20佳创新企业”等评选活动,推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集群发展。持续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严厉打击冒用、盗用、滥用品牌行为,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提升品牌公信力。

3.4  增强组织化水平

加快推进《云南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到实处,紧密结合葡萄产业的规划布局,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内培外引,突出招大引强,瞄准行业龙头企业。落实好金融支持政策和税收特殊政策,加大对省内优质葡萄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果农加入合作社或合作联社,优先对产销一体化、利益联结紧密的“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体进行扶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