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江苏以前是一个省嘛(如果江苏和安徽不分家)
江苏省的经济实力很强大,十三个地级行政区都居全国经济百强之列。安徽省虽然经济总量还在上升中,但就存在感而言,在全国也是能排在前面的。江苏和安徽的关系,是很多人热议的话题。比如有个段子说安徽省有四个省会,除了本省的合肥,江苏徐州带跑了淮北和宿州,宣城跟着浙江杭州跑,马鞍山、滁州、芜湖跟着江苏南京跑。还有就是安徽的天长县像一只大拳伸进江苏的肚子里,江苏和安徽因为洪泽湖换县,徐州受伤害最大等。
江苏和安徽的渊源非常深。这两个省是亲兄弟,不但山水相连,而且是“一母同胞”。苏皖两省共同的母亲是谁呢?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籍江苏徐州,生在安徽凤阳。朱元璋起家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最终将元顺帝打回蒙古高原,统一中原。明朝初年的国都是今江苏省会南京,安全问题是朱元璋必须要考虑到的。如何保卫南京?一个简便的办法,就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省级行政区,直隶越大越“圆”越好。
南京作为国都,需要大量的钱粮,而南京以东就是富甲天下的镇江、常州、常州、松江(上海)等府,这些地方自然要划归直隶的。朱元璋是凤阳人,他称帝之后将凤阳升为中都凤阳府,在全国全省的地位仅次于国都南京。凤阳位于淮河南岸,从军事角度来看,凤阳是南京的北大门。朱元璋的逻辑就是:守长江必先守淮河,守南京必先守凤阳。如果凤阳不划给直隶,无论是政治意义还是军事意义都是不合适的。
而朱元璋一出于光宗耀宗的考虑,二出于守卫南京的考虑,凤阳作为府,地盘非常大。凤阳府的辖区,基本上包括安徽省今省会合肥以北地区,还包括现在江苏的洪泽湖附近(泗洪、盱眙),以及“大拳头”天长。 还有合肥(时称庐州)、安庆、宁国(宣城)等府,为什么一定要划归直隶呢?
南京的西线需要战略纵深。合肥自古以来就是南京在陆地上的东大门,所以古人说合肥是“江南之唇齿”,如果中原势力控制合肥,就可以扼住江南(南京)的咽喉。三国东吴不惜代价也想拿下合肥,不从北伐的角度看,也是为了守住国都建业(南京)。安庆、池州、太平等府(治今马鞍山市当涂县)则是南京长江沿线的西大门,同时也是扩大南京西线的战略纵深。
朱元璋把今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区域设为直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后,北平所在的省级区域设直隶,原来的直隶变成了南直隶。不过只不过换块牌子而已,南直隶的辖区没有发生变化。
清军入关后,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反抗清朝极为激烈。即使是清军平定之后,以南京为中心的南直隶因为综合实力太强,依然是清廷的心腹大患。起家于东北的清廷要控制江南,势必要降低南京的地位,拆分南直隶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军刚攻占南京,清廷就取消南直隶的名称,改称江南省。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江南省正式拆分,江南右布政使司是江苏省前身,江南左布政使司是安徽省前身。不过,南京还不是江苏省会,江苏布政使司衙门驻苏州。有意思的是,南京不是江苏省会,却是安徽省会,安徽布政使司衙门驻南京。民间把南京戏称为安徽省会,实际上,南京确实当过安徽省货真价实的省会。
至此曾经合体近三百年的江苏和安徽两兄弟分家单过,但两省的关系一直以来都非常特殊,堪称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提出过一个假设,如果明朝不灭亡或是清军不入关,南直隶将极有可能存在至今。论面积即使江苏安徽相加也不算太大,约24万平方千米,也只有四川的一半,我国湖南、陕西等省面积也都在20万以上。如果江苏和安徽不分家,这个南直隶省的综合实力可不得了。
江苏省号称十三太保,个个牛气冲天,谁也不服谁。安徽实行的则是强省会战略,重点将合肥打造成一个大都市,从而带动全省发展。不要说现在的苏皖两省经济实力强劲,就是明末清初,当时的江南省也是一个“恐怖”的存在。南直隶都是天下首屈一指的超级大省,清初治河名臣靳辅说:“江南省(南直隶)是各省之首,疆域广阔,形势堪称龙蟠虎踞,襟带长江而北控大河(黄河),文物、财赋、物产,甲于天下!”
如果现在还存在这个南直省,省会是基本确定放在南京的。南京现在发展有一个问题,就是距离苏皖省界太近,而且是北、西、南三面近省界,发展空间有限。这个问题也存在于徐州,徐州也是三面近鲁皖省境,北近山东,西和南皆近安徽。因为洪泽湖换县,原属徐州的萧县、砀山划入安徽,直接堵死了徐州向西发展的空间。如果还存在南直隶省,这两个问题都不复存在了。
江苏是经济大省,安徽则是农业和人力资源大省,如果二省不分家,安徽的农业和人力资源将有效地补充江苏,江苏则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反哺安徽。二省不分家,综合实力将是全国第一,就是现在各过各的,江苏省的综合实力仅次于广东。广东虽然是经济总量第一,但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省内还有很多不发达地区。相比之下,江苏省的发展更为均衡,个个都是强龙。
有人戏言:如果还存在南直省或江南省,现在两省共二十九个地级市,有二十八个会喜笑颜开,只有一个不太高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