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主要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黑知识与能力|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学生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影响。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非暴力”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埃及华夫脱运动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异同,提高对事物的比较分析能力。

3、了解甘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领导民族民主运动的事例,感悟他们身上那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教学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

二、新课讲授

【概念阐释】

民族民主运动:在近现代,"民族运动"或"民族主义革命"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运动。

"民主运动"或"民主主义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斗争。(到帝国主义时代,开始出现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或民主革命,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目标导学】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一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矛盾深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高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

(1)图一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这次运动的结果怎样?你怎样看待“手工纺织运动”?

提示:图一反映了1922年甘地号召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于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下令停止此运动。“手工纺织运动”实际上起到了打击殖民者、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的作用,但是它排斥西方物质文明的做法客观上不利于印度社会的发展进步。

(2)图二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食盐进军”是怎么回事?这次运动结果如何?

提示:图二反映了1930年印度“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拥护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结果: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概况,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评价运动】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知识拓展】甘地主义的特点

材料:当政府保护你们自尊心的时候,合作才是你们唯一的职责,同样,当政府不但不保护你们,反而剥夺你们的尊严时,不合作就是人类的天职。这就是不合作的真谛。不合作与非暴力乃是同一棵树上的分枝,同属非暴力抵抗的根本,是我的立场。 ——甘地

学生归纳特点:甘地主张非暴力与不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民者,迫使殖民当局作出让步;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把群众运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史料探究】

材料一:“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印度总督欧文

材料二:“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非暴力意味着以人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只要在这种人类法则指导下进行斗争,哪怕一个人也能反抗非正义帝国的全部权力。” ——甘地

教师:依据上述材料,评价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学生:(1)进步性: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目标导学】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结合教材和史料,了解埃及华夫脱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结果与影响。

高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高中历史)(2)

设问:

(1)根据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时间、斗争方式和结果。

(2)根据教材,概述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原因、时间、斗争方式和结果。

(3)图一和图二这两个事件有哪些共同之处?

高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高中历史)(3)

高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高中历史)(4)

提示:

2.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归纳总结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历史要素。

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背景;(2)反英运动;(3)埃及独立;(4)历史意义。

  1. 摩洛哥

(1)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

(2)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

(3)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1. 埃塞俄比亚

(1)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2)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赛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3)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军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

【问题思考】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及结果

高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高中历史)(5)

(1)原因:埃塞俄比亚临近红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意大利意图控制红海南大门,并把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连接起来,加强在东地中海的势力。

(2)结果:两国装备及军队数量非常悬殊,且英法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意大利于1936年5月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不久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目标导学】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 表现

(1)阿根廷: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甚至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

(2)智利: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3)尼加瓜拉: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2、尼加拉瓜抗美斗争

(1)时间:1926年

(2)组织者:桑地诺

(3)目标: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

(4)战旗: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

(5)斗争对象与方式: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6)结果: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被刺杀。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

3、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结合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新宪法的颁布,了解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

设问:结合教材,自查资料,了解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信息。

提示:1910-1917年,墨西哥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革命起因是人民对墨西哥总统迪亚斯长期的独裁统治普遍不满。期间先推翻了国内反动的迪亚斯政权,后挫败了美国的干涉,并最终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为了稳定新社会秩序,巩固革命成果,于1917年2月颁布了新宪法。2.结合教材和史料,说说卡德纳斯进行改革的举措以及改革影响。

归纳总结:卡德纳斯改革的措施与影响

措施:(1)政治上: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2)经济上: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3)教育上: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影响: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问题思考】

拉美各国独立后,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原因

(1)政治上:考迪罗主义(霸主和军人独裁统治),使拉美国家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

(2)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的存在,经济混乱,国内市场狭小,农民生活贫困,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3)文化上:资产阶级思想并未生根开花,依然处于愚昧落后阶段。

【知识拓展】

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①背景:受社会主义革命(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推动;

②领导力量:出现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和政党;

③方式: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和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

④性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民主运动带有鲜明的反法西斯斗争性质;

⑤结果及范围:更多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取得成果。⑥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史料探究】

史料一:英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向埃及订货,从而促进了纺织、制糖、酒精、制革、榨油、面粉、砖瓦、造纸等轻工业的发展。埃及的资本家随之加快了经营商业、参加外国股份公司及土地买卖和集中资本的过程。

史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印度社会带来巨大影响。英国为了自身利益,把150万印度人征入军队,从印度运走500多万吨物资。……以大战开始的1914年的工资为100,到1919年印度工业主要部门的纺织职工工资,才增加了129%。这个数字是各行业中最高的。但粮食的批发价在同期却上涨了200%。战争带来的生活贫困,激化了印度广大人民群众同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时期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

(1)一战的影响: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增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物质力量,加深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唤醒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2)十月革命的影响: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为其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课堂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民族解放运动,其影响深远,颇具特色,巩固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成果,开辟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的新时代。

高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高中历史)(6)

【课堂检测】

1、“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卡德纳斯改革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华夫脱运动 D.倒幕运动

【解析】据“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 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答案】B

2、孙中山曾为南洋路矿学校题写“造路救国”四字,甘地则发出过“回到纺车去”的倡议。他们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

A.非暴力不合作 B.顺乎世界之潮流

C.争取民主自由 D.致力民族自强

【解析】“造路救国”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思想,而甘地则发出过的“回到纺车去”的倡议也是为了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二者的主题都是围绕对外争取民族独立和自强,故D项正确,C项错误;甘地的倡议属于非暴力不合作,但是孙中山的题字不属于,故排除A项;孙中山的题字属于顺乎世界之潮流,但是甘地的倡议则是与之相反,故排除B项。

【答案】D

3、下列有关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斗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意大利首先点燃了法西斯在非洲的侵略战火 B.埃塞俄比亚在二战后恢复了国家独立

C.埃塞俄比亚抗意失败沦为其殖民地 D.埃塞俄比亚国王在国内领导游击战争

【解析】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首先点燃了法西斯在非洲的侵略战火,A项正确;埃塞俄比亚1947年复国,抗意失败后并入意大利,其国王流亡英国,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A

4、桑地诺抗美斗争是拉丁美洲反帝、反独裁运动的一面旗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斗争目标是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 B.高举红黑黄三色战旗

C.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D.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战旗为象征“不自由毋宁死”的红黑双色战旗,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B

5、卡德纳斯改革在深度、广度和民主性上是同时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仅有的,下列不是其改革内容的是(  )

A.推行土地改革 B.改组国民革命党

C.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D.恢复手工纺织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均为其改革措施,D项是甘地的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