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什么要学好(为什么要学学历史)

历史为什么要学好(为什么要学学历史)(1)

作者 l 有为云

为什么要学学历史?在这个追逐商业和时尚的年代谈这个话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在很多人看来,历史顶多就是一本落满浮土的陈年黄历,还有必要去翻它吗?很长一段时间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小时候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就是历史,某年某月某日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总是背了忘忘了背,背得我是深恶痛绝,从此便对历史有了成见。工作以后有了闲暇,一次偶然的机会翻开一本《东周列国志》,居然看得津津有味,原来这才是历史!我们都被之前的教材骗了,本来活生生的历史,愣是被抽干了水分,变成干瘪无味的陈述,好像学历史就是要啃噬这些残篇断简,不是这样的,历史绝对是一道精神和视觉的盛宴,如果不去读原著,就永远无法发现历史之美,也就无法了解历史对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和价值。

01 历史是扩大格局的工具

格局就是人的边界,一个器量狭小的人不会有太大的成长空间,因为他的格局使然,那么扩大格局其实也就扩大了生命成长的空间,这真的是一项重要的修炼。现在很多家长从小就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补习数理化、英语美术、以及各种才艺,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都不如给孩子一个大的格局,这才是今后真正决定输赢的地方。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的场面颇为壮观,百姓都不敢抬头直视,一个英俊青年在人群中说:“彼可取而代之也。”无独有偶,还有一个中年人,也在人群中见到秦始皇出宫时的壮观场面,喟然长叹道:“大丈夫当如此!”

那个青年便是项羽,而那个中年人就是刘邦,人的格局在未发迹的时候就显出来了。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相比,刘邦的长相与才艺简直弱爆了,但是项羽目光短浅、刚愎自用,而刘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楚汉相争最终以项羽自刎乌江而结束。与项羽相比,刘邦的格局更胜一筹,格局小的注定干不过格局大的。

我们看现代的企业竞争也是如此,美团和饿了么在千团大战中胜出,最后市场变为两个寡头的竞争,这与历史上的双雄争霸何其相似,后来的事情我们也都看到了,饿了么被阿里收购之后成了一枚棋子,而美团越发壮大,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态帝国。为什么很多性质规模相似的企业,到后期差距越拉越大呢?领导人的格局不同,领导人的格局就决定了企业的结局。

人的能力有很多种,格局也算一种,它是一种暗能力,别的能力都可以模仿,但是这种能力偷都偷不走。

那如何提升人的这种能力呢?我们后天的学习很难触碰到格局,像语数外和各种技术、才艺都只能增长人的知识,与人的格局无关,很多人知识越多反而越狭隘,身心没有丝毫改变。格局不好着力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一种实有的知识,甚至有些空洞,但它又是如此重要,有没有一种方法或者工具可以撬动它呢?有,那就是历史。

历史是扩大格局最好用的工具,没有之一。

一个只着眼于眼前的人目光不会长远,一个没有历史观的人格局也不会宏大。毛主席在长沙求学时就喜欢哲学、历史、社会学这样的大学科,而对于那些研究微观事物的自然学科丝毫不感兴趣,投身革命以后,毛主席对历史研究的兴趣丝毫不减,行军打仗之余、甚至养病期间,经常是手不释卷,一部《资治通鉴》,反复研究、批注、阅读了17遍之多,一部《二十四史》带在身边24年,阅读遍数之多,批注文字、圈点符号之细都让人叹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历史养就了伟人的气魄和格局。

当一个人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见惯了古今的风云变幻、朝代的兴衰更迭、人物的斗争与冲突,他的格局和器宇无形之中也就大了,虽然没有去学具体的知识,但是处理事务的能力无形之中就提升了,为什么很多企业家都喜欢读史,书柜里通常摆满了很多大部头史籍?这就是秘密。

02 在历史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就是历史。如果要从这个进程中找出一条最简捷明了的规律,那么这条规律就可以是解决问题,用这个规律去分析,整个历史学就会变得非常容易理解。

发明工具、保留火种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治理水患、建造家园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招贤纳士、推行新政,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为了解决救亡图存这个问题......每个问题的背后又都有它的背景、起因、经过和结果。

小时候上历史课,最不喜欢的就是做课后作业,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会失败?为什么发起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等等,当时也不会思考,就满课本地找答案,看到相似的内容就抄上,老师只要打对勾,就证明答对了,考试的时候只要背住答案,历史就能考高分,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学习方法,然后考完就全忘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那些答案哪儿用背呢,结合当时的背景一分析答案就有了,哪儿还用背呢?可是当时小脑瓜就是不会思考,也没有人告诉我们,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比,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什么叫问题呢?比如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它又很快覆灭?任何一个完整的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所谓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事物完整进程中的某一段,把这一段单独拿出来考究提问,那它就是问题,我们就要籍由思考,去发现和理解它的真相,当我们在历史的学习中系统地掌握了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我们就具备了历史的思维和眼光。

我们还可以在历史中直接学习古人思考问题的方法。“绝口不言和议事,千秋独有左文襄”,左文襄就是左宗棠,与同时期的曾国藩并称“曾左”,他读史的方法值得很多人借鉴。他不是去记具体的史实,也不是看个热闹,而是仔细研究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的,是什么气象,古人为何如此抉择,然后对比自己处事接物时,又是什么情况?自己处于古人位置,又会如何抉择?差距在哪儿?等等,通过如此对比揣摩,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日益向古人看齐。

历史就是过去的现实,当我们把眼光从历史的学习中“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同样用这种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学以致用、学以活用,我们就能充分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巨大作用和乐趣。

03 历史是最好的治愈系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叫做社会空心症的心理疾病在年轻人群中越来越普遍,这种病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价值感缺失,感觉人生毫无意义,生活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像走着走着就迷失了,忘了自己要去哪儿,这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虚无症。

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看到的这个身体,还有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实际上是身心协调的结果。人的精神就像一颗树,它是需要在这个世界扎根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汲取各种养分,当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理解得越透彻,对这个社会的历史了解得越深远,他的精神根植得就越深厚,他的生命就会越茁壮,抗击挫折打击的能力就越强,他的心理也就越不容易出问题。

当人们越来越多地沉迷于眼前的事物、追逐金钱和感官刺激的时候,人们逐渐淡忘了过去的历史,人的精神世界就没有了根源,然后浮在现实的表面,人就会逐渐迷失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人的精神底层空了,所以生命才会表现出空心的症状,这是一种社会性现象,以生理为基础的心理咨询技术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普及历史,帮助人们重新找回和接续精神的根源。

还有很多年轻人患上了成功焦虑症,变得心浮气躁,天天想着挣快钱、想一朝成名。翻阅历史就会发现,很多人虽然年少成名,但是也英年早逝,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一篇《滕王阁序》千古流传,然而二十六岁逝世;霍去病17岁被封为冠军侯,19岁为骠骑将军,22岁官居大司马,24岁病逝。还有很多人少不得志,但是大器晚成,左宗棠41岁才刚刚成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汉高祖刘邦起事时已经48岁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57岁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进京应试,从此才文名大盛。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人和人际遇不同,但是却有着相似的规律,年少成名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要经历漫长的等待甚至煎熬,才能有所成就,这才是历史的常态。

一个人越是了解历史,他的人文涵养就越厚重,他的精神人格也就越健壮,很多所谓的心理疾病无形之中就修复了,这比音乐、段子或者心理按摩的效果要好太多,历史才是最好的治愈系。

04 历史可以增加阅历

阅历是一个人的财富,很多人在学校的时候成绩非常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处碰壁,甚至很多年也摸不着门道,他们读不懂社会这本书,关于社会学的书籍又充满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学色彩,明显答非所问,有没有一本书是专门讲这个社会的,可以让人快速地读懂这个社会?

有,还是历史。

历史可以极大地增加和丰富一个人的阅历。一个人的阅历跟时间成正比,如果什么都要靠自己去经历去领悟,那么首先这个人会成长得比较慢,其次他对人对事的理解未必深入和全面,而历史总结的是过去几千年的人和事,我们看不懂的看不透的,历史都可以告诉我们,历史简直就是一本入世的教科书。

曾国藩早先也和许多人一样,妥妥的职场菜鸟一枚,不仅处处身受排挤,还险些被杀头,后来潜心研读老庄和史学典籍,心性才日臻成熟,不仅治好了愣头青的硬伤,还悟出一套独特的相人心法。据说他有一次见到议政王奕䜣的相片,徐徐地说了一句“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举目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又说“这是一个翩翩美少年,举目略嫌轻佻了些,看来难负重任;身处周公之位,却无周公之望,这也是国家的不幸。”一张相片竟能看出国家的不幸,这洞察力也是没谁了,后来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各种不同的人物,还可以教我们如何处世、如何进退,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如果你想快速成熟起来,我建议你多读读历史。

中唐名将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玄宗等七位皇帝,功高盖主却不遭忌,官场险恶却能全功保身,这与他的高情商是密不可分的。有一次,郭子仪外出征战,结果祖坟被刨,当时,所有矛头都指向大太监鱼朝恩。郭子仪归来后,大家都坐等他发飙,然而,郭子仪却自责地说,“我率领军队已久,所到之处不能禁止士兵挖别人的祖坟,今日之事必是遭了天谴,而非人为。”从此,鱼朝恩再未为难郭子仪。

还有一次,一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他,郭子仪得知后,立即让姬妾都退到后堂。待卢杞走后,姬妾们出来问郭子仪:“别的官员来访,你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何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答道:“你们有所不知,此人相貌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万一你们看到他,忍不住失声发笑,他一定会心存忌恨,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家族就要遭殃了。”后来,卢杞果然在朝中掌权,极尽报复之事,唯独对郭子仪比较敬重,没动他一根毫毛。

有人说,阅历就是要自己去经历。一个人充其量也只能摆弄自己那点见闻,别人的经历也是经历,如果在奋斗的年纪阅读并吸收了上千年的历史,那就相当于至少增加了上百年的阅历,就算是虚竹这样的傻子估计也变成人精了。

05 从历史中找到成长的路径

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呢?古人其实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人和人长得都差不多,为什么命运千差万别呢?答案还在于人的内在,内在的成长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历史上很多人都选择了读书,读书可以拓宽人的眼界和胸襟,增长学识养就精神,让人快速成长起来。

东汉时期,有个读书人叫孙敬,经常读书到深夜,为了防止打瞌睡,他找了一根绳子绑在头发上,另一头系在房梁上;战国时期,落魄书生苏秦遭妻嫂羞辱,为了发奋读书,半夜打瞌睡时他就用锥子刺大腿。后来二人都学有所成,一个成为著名政治家,一个身佩六国相印。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厚42岁开始创业,在这之前他一直在蹬着三轮车卖冰棍,那时候他捡到一本带字的书都会认真看,那个年代书不多,只要能得到的书,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他都爱看,大夏天送冰棍,他总是随身带着书,在树荫下休息的间歇经常会看上几页,事业做大之后,他也总是在出差的路上挤出时间读书。

读书增长学识、改变命运,无论古今,这条法则都依然适用。

作品是一个人学养的结晶,最能证明一个人的实力,美好的作品是可以穿越时空的,无论一个人经历何种苦难,只要他的作品不殒落,他的名字将和他的作品一样闪耀。左丘明的作品是《左传》,张仲景的作品是《伤寒论》,司马迁的作品是《史记》,慧能的作品是《六祖坛经》,柳公权是因为字写得好,人生一样精彩,而且青史留名。用心打磨、输出美好的作品,就可以让生命出彩,杨洪基是演绎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蔡志忠勾勒了庄子,李子柒输出了田园视频,他们的人生都因自己的作品而改变,这条法则也永不过时。

如果李斯没有遇见秦始皇,他可能还是厕所那只老鼠;如果没有韩信没有遇到刘邦,他可能就白受了胯下之辱;如果张飞没有遇见刘备,他可能还是街头卖肉的屠夫。对于一个人的成就来说,外在的机遇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实还是自己,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怕没有平台或者施展才能的职位,而是怕自己没有那个本事。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本,所以当人通过努力让自己越来越优秀的时候,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就来临了。

06 历史是文化的土壤

如果想要了解一个民族,那么就看它的历史,什么样的历史孕育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文化催生什么样的思想,历史在悄无声息中塑就了一个民族的气质和性格。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在一辆公交车上,一群黄皮肤黑眼球的青少年,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寻衅滋事,如果消去声音,很多人肯定会误以为这是在中国的某个地方,因为他们一看就是中国人,可实际上他们已经不是了,他们已经忘记了他们的过去。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从夏商周三代交替,到春秋礼崩乐坏,七国逐鹿中原,秦王一统天下,楚汉相争、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百年硝烟浴血奋战,一直到今天,这个时空发生过多少故事,这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记忆。作为一个个人,他的历史感越厚重,这个人的人格就会越高尚,他就越不会轻易背叛他的祖国和人民,而是在历史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在任何时代都会积极作为,以天下为己任,从而推动和创造伟大的事业。

历史就像一条河,从过去而来,又奔着未来而去,我们当下就生活在历史中,现实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创造和书写着历史。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用之所趋异也”,生命使用的方式不同,生命的价值也就不同。韦编三绝、囊萤映雪、投笔从戎、鞠躬尽瘁......我们也可以像历史上的名人一样,留下我们的作品和故事,当一切财富和名利化为数字和泡影消失在这时空中的时候,我们的作品和故事还能影响和激励后人,我们就成了古人,我们就在历史中获得了永生。

- end -

作者|有为云,公众号有为云(youwei_yun),持续输出哲学、教育、思维、文化、心理等精品内容,欢迎继续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