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选板技巧大全(谁年少时没有一个滑板梦)

【概述】

滑板项目可谓是极限运动历史的鼻祖,许多的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 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成的滑板运动,在而今已成为地球上最“酷”的运动。滑板的技巧主要包括:The AerialL(在滑杆上)、The Invert(在U台上)、THE Ollie(带板起跳),这些技术可说是除了翻板之外最重要的滑板动作。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滑板国际组织:国际滑板商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KATEBOARD COMPANIES,IASC)及世界杯滑板赛(WORLD CUP SKATEBOARDING,WCS)。

【滑板文化】

随着滑板运动的开展,滑板技术直追其始祖冲浪运动。盖范特(Alan Gelfand)发明了豚跳(The Ollie),使滑板界更注重高技术的表演,产生了诸多如霍克(Tony Hawk)和卡巴拉咯(Steven Caballero)等明星。由滑板商,著名公司组织的巡回品牌推广活动,给商家带来巨大利益,已成为工业市场学的常用手法。滑手的泥土感很重的衣着、怀旧球鞋一度成为世界潮流,而相关音乐(New Wave Music,Punk,Hip-Hop)也达到了鼎胜,其语言、技巧、服饰和音乐,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滑板文化。在美国滑板运动的发烧友多达450万之众!由于滑板运动太过惊险、刺激,在本世纪60年代,滑板运动受到政府严令禁止,曾一度沦为"地下项目"。一直到80年代中期,滑板项目才被政府公开解禁、重见天日,使得这项都市魔幻运动卷土重来。滑板天皇巨星Tony Hawker和Andy McDonald在许多年青人眼力无疑是和乔丹、桑普拉斯一样的超级偶像。

【滑板的种类 】

1.玩具板

玩具板指仅供滑行的滑板,初学者也可以用。初学者应选择平坦的滑行场地,在滑行时应戴上护肘、护腕、护膝、头盔等护具。

2.普通型(运动型)

运动型滑板适用于滑行技术水平较高的滑板运动爱好者。由于运动者要做各种高难动作以及各种花样,因此运动型滑板的所有各部件的强度以及各种性能指标应满足使用要求。

具体分街式和U池 ,区别不大,U池滑板略宽,桥比较软。

【滑板的结构】

滑板主要由板面,砂纸,桥(支架)、轮子、锁紧螺母、缓冲垫、轴承等组成。

【性能指标】

1.轮子:

选用材料时,要考虑其适用于不同的场地路面,如地板路面、水泥路面、柏油路面等。无论在什么路面上滑行,轮子都要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而且硬度要适中,还要保证轮子对路面有足够的摩擦系数。

2.缓冲垫、套:

主要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其一是在路面出现凸凹不平时,起到减震作用;其二是在大运动量时,起到保护零件作用;其三是起到使身体保持平衡的作用。

3.板面:

选用加拿大枫木多层板胶合而成。具有高强度冲击韧性及良好的弹性,当在一定高度跳上滑板时,保证踏板不受到损坏。

【安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将轮子调整好,使其运转自如。

2、要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用锁紧螺母合理调整缓冲垫的弹性。

3、要定期给轴承注油,增加轴承的润滑,减少滑行阻力。

4、初学者需要在亲友的帮助下,在倾斜角度小的坡面上滑行,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调换不同的坡度。

5、不要在潮湿或粗糙的路面上滑行,当要跳下滑板时,要观看是否能撞着周围的人或其它物品。

6、如需换件,其换件应与原来部件为同一个规格型号。

【滑板部件】

选择正确的设备来进行滑板运动是很重要的。滑板是由几种不同的部件组成。部件由于滑板适用的地形和方式而不同。总的来说,滑板由以下部件组成:

1、板面(deck),1个,一般是以五层,七层,九层枫木板微波冷压制成。也有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所做成的板面。现在的板面,板头板尾都是翘起的。

2、砂纸(griptape),1张,粘在板面的上表面,用来增加与鞋底的摩擦力,便于控制滑板。

3、桥(truck),2个,是金属做成的部件,它被固定在板面下面,轮子装在桥上。桥可以使子转弯,而且可以调节它的转弯速度和角度。

桥在滑板性能的好坏中起着不可乎视的作用。目前美国出产的桥大多都是特殊铝合金制造的,几乎不再有断裂的情况发生。滑板桥的桥距是不同的,有126mm,129mm,134mm,139mm,146mm等等,不同桥距的滑板桥,配合不同宽度的板面,使得滑板更灵活,更容易操控。桥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比较高的桥适用于装大轮子,比较低的桥适用于装比较小的轮子,这样滑起来才会比较的舒适,也不太容易发生打弯时轮子碰到板面或打弯过度造成主桥钉断裂的情况。

Indy,Venture,Destructo,Thunder,Orion,Grindking,Titan(日产)等桥都是不错的。INDY号称桥之王,其质量不言而喻。VENTURE在美国用的人也是相当的多。DESTRUCTO是美国销量第一的桥,DESTRUCTO在做圆杠滑桥的动作(比如,50/50,5/0,K-GRIND等等)时,很流畅,而且不会左右乱打飘,非常稳。ORION的桥的PU垫暴好,调紧了能像石头一样硬,而且怎么用都不会爆。GRINDKING的桥最轻,不过他中轴钢筋不是很硬,跳多了会弯,而且不耐磨,只是它的主桥钉挺不错的,是反装的那种。TITAN据看到过的朋友说,很不错的,很漂亮,很轻,而且防锈,不过要比一般的桥贵一点。

4、滑板轮(wheel),4个,是用聚氨酯做成的。轮子有不同的直径,形状和硬度。小的轮子启动快,但是后劲不足,适合作技巧;大的轮子可以比较容易的在不太平坦的地面上滑行。

滑板轮也是有很大讲就的。除了轴承的精度(如ABEC1,ABEC3,ABEC5,ABEC7等)对速度有影响外就要看轮子的性能了。

首先是硬度,滑板轮通常是擦聚胺酯为主材料,聚胺酯在轮子中占有的比例不同,轮子的硬度也就不同。硬度为85A(A是指硬度)的轮子是比较软的,适合于粗糙的路面滑行,滑行时声音极小,对于喜欢蹬板逛街的朋友是不错的选择。但是85A的轮子,因为软所以比较的不耐磨,而且做像侧滑刹车之类的动作时很容易把间隔层弄断掉。一般现在的滑手都选用97A-103A的轮子。这类硬度的轮子既适合在光滑的大理石上以及较平坦的路面,也适合U池,跳台等道具。在光滑平整处如85A的轮子,也是没有什么声音的。但在粗糙处以及U池上,会发出巨大的隆鸣声(这种声音往往使板手热血沸腾)。透明或半透明轮不见意用103A,太硬了,会出现爆裂的情况,最好只用在全部是WOOD材料制成的道具上。

其次是直径,38-40mm的轮子现在用的人已经很少了,这种轮子启动,加速速度快,但是后劲小,只适合于很平的路面,特点是做动作是相当灵活,喜欢小动作的朋友可以试试。45mm-50mm的轮子,是马路式最适用的轮子。52-60mm的轮子比较适用于各于道具上面用。因为在道具上做动作需要强大的动力,平地动作希望板越轻越好,而在道具上板重有时候可带来更大的惯性和冲击力,让你飙的更高更远。而在野外,你可以选用60mm以上的越野轮。专业的山地滑板则是用橡胶的大轮子。

还有就是反弹,轮子的反弹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没有什么参数可以参考。不过反弹越强过障碍的能力也就越强。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轮子反弹的性能如何,你可以做一个小小的试验。拆下轮子里的轴承,你用力把轮子往地上一扔,反弹高的轮子,轮子会弹到天花板上,底反弹的轮子,只会贴着地面扑腾两下。在光滑的地面上,也许,两种轮子能跑的一样快,但在稍遇到粗糙路况时,高反弹的轮子的优越性,马上就能展现出来了。

5、轴承(bearing),8个,每个轮子里面装有 2 个精密的轴承。轴承有不同的精度和耐久性。一般轴承都有一个 ABEC 标识,从 ABEC-1 (最不精密) 到 ABEC-7 (最精密)。但是有的轴承没有 ABEC 标识,比如 Bones 轴承从来没有 ABEC 标识,他们的 Bones Swiss Ceramics 却是最好的滑板轴承之一。

【滑板板面】

板面是滑板部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板面的选择对你的滑板性能有很大影响。那么哪种板面是最好的呢?这取决于你的需要。你需要 Ollie 很高的?还是做 slide 很好的?还是最耐用的?现在我们来看看几种不同选择滑板的标准。

滑板的形状。这是用来挑选滑板最常用的标准。选择形状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因素。长度,宽度,板头长度,板尾长度,桥距。现在大多数滑板的宽度在 7.5 英寸到 8 英寸之间。有一些还要窄一些,或者宽一些,但是大部分相差不会超过半英寸。最好熟悉一下“英寸”这个单位,因为市场上和网上的板面都是以英寸为单位的,要是每个都换算成厘米是很麻烦的。

选择滑板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其它方面。如果你的板子断了,裂了,你就需要换一个新的。如果你常用板尾刹车,板尾的边沿就会变得锋利,这叫做“razortail”,这样板尾就容易碎成小片,然后就会会减少板子的弹性。进水和裂口也会降低板子的弹性。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板面的弹性(或者长度,如果你愿意的话)。

就耐用而言,没有一种板子有绝对优势。大多数板面是 7 层板,是用 7 层薄板胶合在一起的。有些公司声称他们的板子很轻,这大多使用了更薄的木板,或者更少的层数,或者使薄板交叉胶合。这些方法使你的板子稍微轻一些,但是它们同样使板子稍微脆弱一些。有些公司甚至加入更多的层或者加大板的脚窝来增加板的耐久性。

有些公司在板面的构造上采用不同的做法或者创新。比如,Flip 公司的 “New Wave Construction”专利技术,在板子表面上加上一层波纹状的硬条来增加板面的性能。Real 公司采用了“Triple Beam Construction”,使用了 7 层胶合板,其中 3 层是交叉胶合的。这使板子的弹性和耐久性有较大增加。

如果你的板子很坚硬,这样就能发挥它的最大性能。如果它比较绵(进水,或者过度扭曲造成),那么它性能不好。但是如果它太硬,就会变得容易碎。那么其中就有一个中间值,对吧?滑板公司每天都在产生革新,试图使自己成为板面制造技术的大拿。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发现那种办法好一点。

【滑板桥的选择】

滑板桥,上面装有轮子,是你的滑板上最耐久的部件。你可以用它在各种表面上做 grind. 它们使你可以转弯。现在你知道它们很重要了吧,我们来看一看桥的构成:它是由轴套/轴,桥主钉,轴衬和基盘构成的。

基盘(baseplate)就是固定在板面上的那个部分,从基盘穿过一根很粗的螺丝钉就叫主钉(kingpin),你可以调节主钉的松紧来控制桥的灵活性。主钉就是整个桥上最容易损坏的部分,但是这是可以更换的部件。主钉上面就是轴衬(bushing),每个桥上都有一大一小两个轴衬,它们有不同的硬度。随着你的使用和“虐待”,它们会破裂,之后你的桥就不能被拧紧了。幸运的是,很多桥的厂家都提供替换的轴衬,有不同的硬度可供选择。

桥的一个问题就是“滑轴”(axle slip),这种事情会在你做翻板动作落地时板子侧面着地,轴与地面垂直(术语叫primo)时发生。轴在轴套里滑动,使得一边轮子很紧,一边轮子很松。一般处理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把板子往相反的方向再 primo 一次,但是可想而知,长久这样滑轴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厉害。很多公司声称它们的桥是 “antislip” 的,你可以试一试。

不要听别人说桥是紧的好还是松的好。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喜好。松的桥容易转弯,紧的桥更加稳定。你也可以把后面的桥稍微拧紧一些,这样 Ollie 更加稳定。

当然,选择桥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重量。没有人想要很重的桥,一些公司想方设法减少桥的重量,同时保持坚固。GrindKing 和 Thunders 是比较轻的,然而 Independent 和 Destroyer 是比较重的。

桥有不同的宽度。太宽的桥装在你的板子上,看起来就像一个海龟,翻板的时候桥会碰到你的脚;太窄的桥让你滑行的时候看不到轮子。选择宽度的一个原则就是装上桥之后,把板子侧面立起来,能够基本垂直的放在地面上。这样你可以做 Railflip 之类的动作。

轮子是你的滑板上不被重视的部件,但是轮子决定了你在滑行时的感受。看你是在哪里滑--街上,U池,游泳池或是室内板场--这将决定你选择什么样的轮子(包括大小和硬度两个方面)。当你面对滑板店里各式各样的轮子你一定口水直流,你也许以为它们只是看起来不同而已,用起来都是一样的,你错了。

颜色和图案也许是你选择轮子时的重要因素,但是功用更为重要。如果你想选择一套最棒的轮子,这里有几个关键:没有任何一款轮子可以适合所有的地面(你会想,奥,要我随身带着几套轮子随时换么?),如果你大部分时间是在同一种地面滑行,你大可不必担心,参照下面的引导或向有经验的skater咨询一下你就可以作出最佳的选择。

轮子是由聚胺酯制成,这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硬橡胶,通过改变化学成分的比例来改善轮子的性能。每个公司都有其自己的配方,所以你使用起来会感觉有些不同。你想要找的理想的轮子一定是既具有良好的弹性又有一定的硬度,速度既快又经久耐用。著名的公司正是通过改变不同的配方来努力做到这一点。

当你拿到一套轮子,你需要注意两方面的因素:硬度和大小。硬度(101A)是轮子里最硬的等级,大多数轮子只有一个硬度但是也有双硬度的轮子,一般轮子的里层或内部为较硬的材质而由较软的材质构成外层或外部。

轮子的大小由毫米来记,(举个例子,55mm)通常来说轮子越大速度越快,但重量也自然会加大。轮子还有一个宽度值,我们平时很少提到。不记轮子重量因素,越宽抓地性自然越好。当然轮子还要搭配你的板面,较小的板面当然配较小的轮子。

硬度:

87A - 非常粗糙的地面(山坡速降等)

95A - 比较粗糙的地面(街区)

99A - 平滑的地面(各种街市,滑板场,U池,游泳池)

101A - 不适合粗糙或非常光滑的地面(因为太硬所以抓地性很差)

大小:

52-55 mm - 适合大部分使用者。街市,滑板场。小滑手。

56-60 mm - 适合大部分使用者。街市,滑板场。成人滑手。

60 mm - 特殊滑手。加长板面,山坡速降,泥地板。

初学者最好选择硬度较低的轮子,因为他们还无法很好的驾御他们的滑板躲过路面上的小石子,玻璃,碎物等,如果硬度太高这些碎物将会卡住他们的轮子,而有经验的滑手通常选择较硬的轮子。

如果你是个初学者最好向你身边的朋友多咨询或多试用几种硬度和大小的轮子,来帮助你做决定。

专业的滑板应在专门板店购买。商场,体育用品商店里等卖的大多都是玩具板。

像耐克,李宁,斯伯丁,红双喜等都属于玩具板。

【滑板运动的安全】

滑板是比较安全的运动。1997 美国运动受伤人员对照表。可以看到滑板的受伤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相对其它运动来说是很低的,居然排在钓鱼之后!

这有可能是因为滑板者通常戴上各种防护设备,比如头盔,护膝,护肘,护掌等。通常在各种 U 池上运动的滑板手都需要佩戴所有这些装备。由于这些装备妨碍运动,而且街式滑板速度慢,冲击小,很多街式滑板者不佩戴这些,但是建议至少应该戴上头盔。

安全的另一方面来源于你自己。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动作,不要在不熟悉的地点作出难度较大的动作。做各种技巧之前先查看地形,看附近是否有危险物品存在,比如碎玻璃,尖锐的栅栏顶部等,不要随身携带尖锐物。

滑板选购指南随着极限运动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号称极限至尊的滑板运动中来。由于滑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易学的特点,很多爱好者跃跃欲试。首先要做的就是是选板。滑板一般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轮为主要构件,也是费用较高的部分,好的滑板一般都需要自行配置。其他还有一些配件如轴承,沙纸,螺丝等小物件。

【滑板运动其他装备】

1、滑板鞋:

滑板鞋的好坏,对一名好的滑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选择滑板鞋有以下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 板鞋的强度:滑板鞋的鞋底和鞋帮的材料最好是聚胺脂的,鞋面最好是厚实的翻毛牛皮,这样比较耐磨。注意你平时Ollie带板时所用到的鞋的位置,在选鞋时尽量避开这些位置有接线的鞋,这样可防止板鞋过早的因脱线而报废。现在,CONVERS所出的新款的板鞋,鞋头部位都有“ABR”超耐磨材料包裹,十分耐用。

※ 板鞋的舒适性“对于一些技巧细腻的滑手,他们比较喜欢用较溥的板鞋。这些板鞋鞋底比较薄,但通常都有比较厚或带气垫的鞋垫,鞋面所用的皮质比较软,做动作时能清楚的感受到板面上的砂贴着脚面而过。而做动比较猛的滑手一般都选择比较厚实的滑板鞋。比如鞋底带气垫或油垫,鞋舌比较厚实,这样穿着起来感觉比较裹脚。

至于滑板鞋的牌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其中有销量最好的DC,VANS也支持滑板运动很多年了,还有KASTEL,DEFFS,DVS,CONVERS,2FISH,BIZO,ADIO等。

2、滑板服装:

做为一个滑手不可缺少的就是滑板服饰,而滑板多种多样。有很多风格`最常见的就是普通的滑板风格`然后就是PUNK类的衣服一般都是比较紧身的`HIPHOP类的衣服一般都是比较宽松的`还有其他很多风格的衣服。主要滑板品牌的衣服有DC`Element`Vans等。

3、背包:

滑板背包一般功能是较多的。滑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考虑一个大小合适的背包。一般在包内放置有扳手等工具,一些简单的服装、备用轮和轴承等备件,够大的话再装上一双板鞋。有的滑板包设计成可以将滑板绑在包上,背起来更方便,不会加大包的体积。红药水、创可帖也可以放置于包的小袋子里。

4、护具:

滑板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腕(护肘)等 ,建议初学者采用,或者做难度动作时使用,一般在比赛中都要求佩带护具。

※ 头盔:一个质量过硬的头盔是您最重要的安全装置,如果您玩滑板车时没有戴头盔,刮伤扭伤可以很快恢复,但头部的损伤将极大的影响您以后的生活。

※ 护膝: 对于护膝来说最有意义的发明便是塑料护膝的发明. 图中所示的护膝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护膝,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效果很好的护膝,佩带任何一款护膝都比没有佩带护膝要好。

※ 手套: 滑板手套有很多种形状和尺寸,在美国和日本有些人就拿摩托车手套当滑板手套,也有人哪园艺手套来替代,比较理想的手套是既合手又能使您在摔倒时手掌免受伤害。

※ 护腕(护肘): 和护膝一样,有塑料帽檐的护腕是最好的护腕,同时有很多替代品的功能也是一样的。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不管你的板子有多么不好,太厚,太薄,太软,太脆,掉渣厉害,你滑板的问题很大可能就出在你自己身上。

【滑板运动技巧】

练习Ollie的几点体会(初学篇):

1、Ollie的动作顺序:

a .一定的滑行速度,并注意双脚的站立位置;

(注意:速度过慢导致落地后不能滑行;站立位置不当不利于起跳!前脚在板的中部附近,后脚前脚掌轻轻踏住板尾脚踝放松内收)

b .下蹲后双脚用力起跳(稍微向前),前脚跟将要离板时后脚踝关节发力点板(要有一定力度)。前脚借起跳之势上收(应与后脚点板力度相适应,感觉上前脚要粘住板头);

(注意:下蹲过分不容易控制重心;点板前后脚踝应放松内收,点板时突然发力;后腿点板要靠踝关节发力,大腿和小腿的力主要用于起跳;这一部分的各个动作的力量配合和时机配合非常重要,点板力量时机和收脚力量时机的配合决定了是否能将板带起!点板过早则前脚会压住板头,过晚则点板无力;收前脚过早则起跳无力,过晚则压板;点板力量过小不行,收脚力量(速度)过大不行...)

c .前脚与板头升到最高点时(刚开始练Ollie可不考虑前脚拉板),前脚下压或顺板头下落之势踏下同时后脚顺板尾上升之势上收,后脚应有粘住板尾的感觉;

(注意:如果b步完成后没有上升感,自然会导致后腿无法上收)

d .当后脚顺板尾上收到一定高度(不能失去粘住板尾的感觉),两脚都有粘板的感觉,此时已经腾空,然后只须下落后缓冲即可。

2、上升感的问题:

a 起跳力量,点板时机和收脚时机的配合基本决定了是否能获得上升感!

b 点板用踝关节发力有利于获得上升感,只用大腿和小腿发力不利!

c 起跳,点板和前腿上收完成后上身应该是一种完全伸展的状态,而不应该蜷缩,才有利于获得上升感!

3、落板的问题:

a 后脚点板用力方向不正确容易导致落板!

b 前脚踝关节过于生硬,未能做到放松踝关节用脚背贴住板头容易使板头偏离!

c 前脚提拉板头时低头看侧面容易导致拉板偏离而落板,Ollie时头部应该尽量保持在重心与板的运行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并保持面部朝前,看脚下尽量用余光!

d 前脚收脚过快,害怕后摔,容易使前脚踏出板头!

4、f/s Ollie

是Ollie的一个延伸动作,所以练习f/s Ollie之前Ollie 基本功一定要先掌握好。

1、准备动作和Ollie一样

2、后脚发力点地,靠扭腰的力,向前上方Ollie ,转体180°,完成动作。

3、整个动作过程中要寻找Ollie的感觉。

注意:练习f/s Ollie容易出现以下的错误。

1、太靠前脚带板,把板转180°。这样往往转不成180°,应该尽量用上腰扭的力量,完成这个动作。

2、做动作时喜欢往自己的身后跳,这样也是不正确的,应该往前上方做动作,质量高的f/s Ollie完成动作后,落地不应该太偏离滑行路线。

3、后脚点地的力量也非常重要,点地力量太轻也转不正180°。

3.b/s Ollie

b/s Ollie与f/s Ollie不同的是内向转体180°完成动作,其要领与f/s Ollie基本相同。

窍门:主要靠后脚拨的力,配合向内扭腰,完成动作。前脚的作用主要是带住板,而不应只靠前脚把板转向180°。记住b/s ollie 用上扭腰的力更为重要。

滑板选板技巧大全(谁年少时没有一个滑板梦)(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