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到慢慢忘记一个人(如何学着忘记一个人)

人为何会对一个人恋恋不忘?是爱还是性?爱还可以呼叫转移

烨子|文 百读书院

怎么做到慢慢忘记一个人(如何学着忘记一个人)(1)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忘不掉的人

01要想活下去心里得有一个人

凡是过来人,如今三四十岁的成年人,都会在心里藏着一个人,一个让自己恋恋不忘的人。难怪“流氓作家”贾平凹说:“要想活下去心中必定装着一个人”,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至死不渝的秘密,一个不便向任何人述说的难言之隐,一个或明或暗的虚无缥缈的心上人。

我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名字叫《爱在别处》,小说的原型就是自己,女主人公蕊就是我遇到现在的媳妇之前装在心里的那个让我恋恋不忘的人。

我是1996年上的大学,1997年大二暑期认识的她,我认识现在的媳妇是2002年,可以这么说,这五年间把我折磨得不轻。因为她先我毕业,偌大的校园再也没有她曼妙的身影,从此,心里面开始常驻着一个人,让我恋恋不忘。还好,我后来遇见了我生命中的另一半,自此,情况发生了逆转,我的世界迎来了我的高光时刻,心中装着的人变成了我的爱人和我的孩子。

我在大学期间喜欢读诗,慢慢也喜欢上写诗,对一些知名的青年诗人很是着迷,比方说西川、路一禾、海子等。尤其是海子,它的《春暖花开》让我在无数次的失意时刻找回自己,让自己尝试着“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因为喜欢诗人海子,对他的死有过特别的思考,我认为他的死与他对一个人的恋恋不忘是有直接关系的。那个人也许是他在老家的“青梅竹马”,也许是初恋情人波婉,也许是比他大四岁的“姐姐”诗芬,也许是其他的红颜知己。这些女人至于海子,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离孩子而去,海子在现实中失去了她们,无法触及,只能化成一串串伤感的诗,种在春天的荒野,以待在猴年马月里开花结果。

怎么做到慢慢忘记一个人(如何学着忘记一个人)(2)

002那些让自己恋恋不忘的人,总是得不到的人

凡是得不到的东西更让自己发狂,越是得不到越是想得到,这是不争的事实。《爱在别处》里的蕊和让孩子恋恋不忘的那些女人,都是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的人。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所有的失恋和单相思都是一个味道,那就是痛苦的味道。或者说,不经历失恋的人生不完整,没有体验过单相思的人不懂爱情。

你为何会对一个人恋恋不忘?是因为魅力!

那什么是魅力?魅力就是一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这个光芒就是吸引力,它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魔力,它能让男人甘愿臣服拜倒在石榴裙下,它能让女人春心萌动与你共度爱河。魅力是一个美丽的错觉,也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只有那些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事物才有魅力。

魅力创造了不能被满足的欲望,因为这种欲望的对象只是存在于想象当中。就拿好莱坞的明星来说,哪个不是魅力四射?可是,有谁知道,现实往往是大相径庭。演员们往往在非常严酷的环境里拍戏,简单的动作往往一拍就是几十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那都是常事,经常受伤,不得不服用各种有损身体的禁药,就为了符合电影里角色的需要。所以说,所有的魅力都只是存在于想象中,一到现实的环境就与魅力无关了。

在爱情面前,面对一个日思夜想的人,在爱情的初始阶段以及单相思环境里,爱情的甜蜜就像乘坐一只豪华的旋转木马,这只木马可以带给你一圈又一圈的美妙旅程,你想要玩多少圈坐多少次都可以,关键是每次都可以带给你差不多的美妙体验。可是,每次这只木马停下来的位置都是旋转开始的地方,每当音乐戛然而止,你的脚立即回到地面上,就像梦醒了一样。梦醒时分,独留你一个人在那儿发呆,依依不舍,回味无穷,想要更多,想要更好。

怎么做到慢慢忘记一个人(如何学着忘记一个人)(3)

003忘不掉一个人,都是因为贪婪的多巴胺忘不掉一个人,首先得先“喜欢”上一个人才符合常理,否则咋来的忘记呢?其实,喜欢和爱不过是人们后加的定义,不足以作为根本定义。其实忘不掉一个人,其本质就是多巴胺在背后使坏。忘不掉一个人,真的会是因为喜欢上一个人吗?不一定,因为多巴胺的特异性效能是“想要”不是“喜欢”,想要的未必喜欢,甚至耗费一番精力得到的也未必喜欢。

喜欢一个人,或者对一个人开始恋恋不忘,大多始于“一见钟情”。这里的“一见钟情”就是上文所说的魅力,被对方的某种魅力深深吸引,至于这种魅力由哪些要素组成,是什么构成了其魅力,其实无人能说清。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魅力的底层逻辑来自于多巴胺。

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多巴胺这种神奇的东西:

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on)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多巴胺的产生受到了生存需求和繁衍活动的驱动,多巴胺不是快乐分子,也不是快乐的制造者,而是对意外的反应,即对可能性和预期的反应。好多人都多巴胺有误解,以为多巴胺带等同于快乐激素,其实不然,多巴胺的本质是对超出预期的一种意外惊喜,一种预期偏差。这么说吧,作为人的本性,天生充满好奇心,大脑天生渴求那些意外惊喜,也因此对未知的东西更加期盼。不管未知的东西是好是坏,都能让自己充满好奇心,何况,当遇到一个让自己看来魅力四射的人呢?想要了解的冲动则会更加强烈。

多巴胺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不达目标不罢休,就像旋转木马一样一直转下去,直到停下来那一刻再一次酝酿下一次旋转,就算旋转无数次,都会停留在梦开始的地方。尽管如此,多巴胺会一如既往地旋转下去,一次又一次的暂停都不足以让它停下来。这就是为何心中老是忘不了一个人的底层逻辑。这是因为“得不到”。

幸好,多巴胺还有一个特性可以让这匹不知疲倦的马停下来,永久停下来,甚至让只马永久消失。不管是海誓山盟的爱情,还是海枯石烂的誓言,还是醉生梦死的欲望,一旦多巴胺兴奋或所谓浪漫激情之后都会消失殆尽。这是因为“得到了”。

从理论上分析,若想不去老想他(她)除非得到对方,可是,从现实上来看几乎不可能实现。那咋办呢?

怎么做到慢慢忘记一个人(如何学着忘记一个人)(4)

004忘不掉,也得不到,咋办?

想忘忘不掉,想得得不到,又有什么办法呢?好在万事万事的“出厂”设置里都有诸多可能,连我们人的身体都是双重配置,我们有两只手两条腿,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肾脏两页肺……万事总能找到互补或者互相对抗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汽车既有油门又有刹车,也是为什么要使用相互对抗的回路的原因。

首先,多巴胺是面向未来和未知的,多巴胺直接产生于大脑前额叶,也被称为新皮质,是多巴胺给了人类无限的想象力和源源不断的欲望,属于未来分子,多巴胺的产生是非理性的,感觉不到情绪。

还有一种是当下分子如内啡肽、催产素等,它是理性的产物,也是情绪的伴随物,属于当下的现象。既然有未来分子和当下分子之分,我们就要学会实时切换,多巴胺让我们看向未来,内啡肽则让我们专注当下。我们既不要沉浸在白日美梦的幻想场景里,也不要自我摧毁在及时行乐的泥潭中。

当下分子都有哪些?

其实当下分子还是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主流,只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不自知罢了。

1. 运动,运动能让内啡肽及时光顾我们身心,让我们洋溢在快乐而幸福的港湾,运动还能锻炼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的脑细胞得到二次青春,让我们细胞的端粒体更不易老化。通俗点讲,一旦你动起来,当下分子立即投入其中,未来分子开始慢慢关闭。比方说,我们在跑步的时候,看似头脑一片空白,实则是灵感咋现,一种愉悦感像暖流一样流遍全身,思绪简单而活跃,胡思乱想与我们远离,最好的状态是享受当下。

2. 陪伴,如果说欲望多巴胺是想象中的旋转木马,那么当下因子控制的当下就是停下来的旋转木马,是此时此刻正在旋转的可以随时停下来的木马。陪伴,就像此刻的木马一样,正在陪你玩陪你欢乐听你诉苦。任何人的爱情都将随着时光而远去,只是,有些人的爱情转化成别的感情如亲情永远留在了当下,有些人的爱情则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慢慢消磨殆尽,有些人的爱情则是一场美丽的错觉,根本就不是爱情,当激情过后发现一地狼藉。我们讨论的只是转化成亲情和友情的爱情,讨论当下的爱情,陪伴,自然是爱情最好的注解。

3. 爱的呼叫转移,就是转移你的生活重点,转移你关注的人物焦点,当你灼热的眼光无法定格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当你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激发对方身上的火与电,你该重整旗鼓重新审核一下当下,看看谁才是你的另一半人选谁才最可能成为你的真命天子。如果你一味活在多巴胺构筑的天马行空一般的天域,那么定有一天,你会摔得很惨。不如,及时从不彻实际的幻想里切换到当下,看看你周遭的风景又有了哪些变化,没准,下一个就是你粉墨登场了。

第二,我们要学会“以牙还牙”,用欲望多巴胺对抗欲望多巴胺。

比方说毒品能大大激发人的欲望多巴胺并且彻底摧毁多巴胺的源系统,让多巴胺肆意分泌,让快乐激素激增到痛苦。心理治疗里有一种方法,叫动机增强疗法,就是通过鼓励患者谈论他们对健康的愿望来建立动机,从而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比方说激发吸毒者内心深处对亲情和爱情的渴望,用来自爱的欲望去对抗毒品操控的纯多巴胺欲望。

爱的“以牙还牙”非常特别,用我写过的长篇小说《爱在别处》来概括非常准确。爱在别处,你的爱爱错了对象,你爱在了别处,你的爱在别处等着你。用别处的爱来替换你“永不能忘”的爱,用别处的幻想代替你已然落空的幻想。

不记得是哪个社会调查的结果,说每个人一生当中至少能遇到33次爱情,不管数据是否准确,但我喜欢,我也相信爱不是唯一的,只要条件、环境、机遇等碰到一起爱情就会到来。所以,我相信爱在别处,此处的爱既然不属于咱那定有别处的爱在等着我,春日贵如油,别辜负了光阴,别懈怠了岁月。

第三,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用控制多巴胺对抗欲望多巴胺。

因为篇幅所知,我们还来不及介绍什么事控制多巴胺,简而言之,控制多巴胺是与欲望多巴胺相对应的主动性的一种脑回路,也来自多巴胺。经过中脑边缘回路的多巴胺会产生冲动,我们称该回路为多巴胺欲望回路,计算和规划来自中脑皮层回路,我们称之为多巴胺控制回路。何为控制回路?顾名思义就是控制欲望回路,管理欲望多巴胺不可控的冲动,从而引导和控制欲望多巴胺这匹野马向着我们的主观意识的方向而去,控制多巴胺让我们超越了原始欲望多巴胺的“想要”,从此不再是“欲无止境”,不再是“欲壑难填”。同时,多巴胺控制回路是想象力的源泉,是大脑中专门负责逻辑思维的部分。

俗话说“聪明胜于强壮”,认知行为疗法不是通过意志力去攻击上瘾的大脑,而是利用控制多巴胺的计划能力来击败欲望多巴胺的原始力量。一般来说,一旦欲望多巴胺泛滥,人很难控制,就算你想节省自爱,可一旦上瘾就往往会被欲望背后的多巴胺玩弄于股掌之中,无法自拔。心理学告诉我们,欲望是由暗示触发的:性、酒精、毒品等,都是由特定的场景触发的,一定有其心理暗示在背后捣鬼。比方说,浏览色情网站和观看小电影甚至是走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个丰乳肥臀的路人,都可能激发你心中的性欲。再比方说,经常酗酒的人只要看到下酒菜,看到酒瓶,看到夜市摊,都会立即激发他的酒瘾。对于那些吸毒的瘾君子来说,则是更不能看到白色粉末、针管、酒精灯之类物品,否则毒瘾发作起来鬼使神差。

既然我们知道所有的“瘾”受制于心理暗示,那么我们就有办法与之对抗,用控制多巴胺对抗欲望多巴胺,用多巴胺本身具备的控制功能来影响和控制欲望多巴胺的泛滥,这不失为“以暴制暴”的好办法。简单来说,就是用我们的认知来认为移除那些带来心理暗示的物品和环境:我们不要经常光顾色情网站就不会常常被色性所困,不要老是刷那些性格的小视频;我们把家里的好酒和酒杯置于酒柜不要随手可见,这样我们就不会老想着喝几口,尽量推脱没有必要的社交酒局让酒见鬼去吧;我们对毒品的认识要提高高度,远离任何毒品的环境,这样毒品此生与我们无缘。

认知行为疗法,实际上就是结合了其他疗法,从根本上从认知上下功夫,从而做到根除心中的痴魔。今天我们讲如何忘掉一个人,如何从爱的漩涡走出来,所以,如何认知爱情和控制爱情的无底线是认知疗法的首要任务。

欲望一般来说只会说“我要”,接下来是“我还要”,总之毫无上限可言。爱上一个人如果没有走到一起,那么多巴胺会一直在做工,内心的声音始终如一,那就是“我想要”。一旦两个人走到一起,进而确立的恋爱关系结为夫妻,多巴胺是一定会迅速衰减的直至完全关闭。上文提到,大部分的爱情会随着时光转化为亲情,夫妻通过彼此的陪伴,生活的小惊喜,总之一些当下分子在维系着爱情。问题的关键来了,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得不到终极解决,欲望多巴胺会坚持不懈地把“我想要”一直挂在心里,随时蹦出来干扰你的心智,打乱你的计划。

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启动认知行为疗法,否则很难自拔。那就是深度调动你的控制多巴胺,来全面接管你的欲望多巴胺。说白了,就是用理智控制情感,用理智把你拉回现实,拔高自己的高度认清自己深陷泥潭的事实。

烨子说:

世界上再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终的结果都是尘埃落定,变成亲情,落入柴米酱醋茶之中,意识到这一点,也许就不必那么迷恋爱情了。爱情不是唯一,你不过是爱错了地方,你的爱一定在别处,别处一定有你的爱在等着你,还不快点抽身前往?别让属于你的爱放凉了,别让你的爱人等得太久。爱情不是魔鬼,爱情是可以战胜的,我们用当下的亲情和友情,足可以去对抗虚无缥缈的爱,何况,当下也有你的爱一直在等着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