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天王级区域在哪(34西宫)

下一个天王级区域在哪(34西宫)(1)

承载几代人儿时记忆,陪伴“70、80后”成长的沪西工人文化宫,将重新定位并规划全面改造。市工人文化宫将搬迁至此,围绕综合交通枢纽等设施整体开发,打造成市级综合文化休闲活动中心。(东方网10月9日)

老上海人都知道“西宫”,这里承载几代人的记忆,上世纪“西宫”名气极响,是那个年代申城不多的几处市民娱乐场所,但曾几何时,这里成了小商品的集合地。今年上海“两会”,沪西工人文化宫主体建筑要拆的消息,引发代表委员关注,并专门撰写提案,呼吁保留沪西工人文化宫,为城市多留一份遗产,保存一份特殊的记忆。现普陀区重视民意,将“西宫”重新定位,在保留老建筑前提下,规划以文化展示、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商务办公和交通换乘为主,未来新入驻的市工人文化宫定位为“市级文化带重要组成部分、市级综合文化休闲活动中心”,原来一些老建筑包括景观湖、假山等景点全部保留,一些附属小市场及临时搭建全都拆除,这样不仅“西宫”升格,为上海西部增添一处市级文化设施,还助推“十三五”上海城市文化再上新台阶,这种升格和重新规划,无疑得到市民和代表委员一致肯定。

历史建筑是城市重要记忆,也是难能可贵的文化遗存。任何历史建筑,都不能拆迁和随意更动,尤其是上海这座城市,历史建筑是异常珍贵的文脉资源,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拆迁和变动,相反,是要千方百计去保护和关注之。

最近出台的《上海市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上海戏曲中心、上海少儿图书馆新馆、以及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市级文化设施,都将开始建设,这既是广大市民盼望已久的,建设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实际需求,也是上海迈向国际文化大都市进程中的标志性设施,今后上海更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支持区县在文化设施薄弱区域兴建文化综合体。鼓励区县开展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建设,拓展市民公共文化活动户外空间。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来沪务工人员、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

上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沉淀深厚的人文底蕴,而各时期的历史建筑,承载不同时期的建筑,体现重要的城市风貌,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西宫”,建筑风格独特,外观内在依旧完好,现在“西宫”升格,引入市级工人文化宫的模式,这既是落实上海“十三五”期间建设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前奏,更是提升市民文化品质,满足全市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一个福音。

建设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设施是前提和保证,在寸金寸土的上海,“西宫”的升格,具有创造性和借鉴意义,值得各区县效仿借鉴。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