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领海争端涉及的是哪个海洋 日本12海里的领海法失效了吗
为什么外国军舰穿过津轻海峡,会在日本引起巨大轰动?
甚至有日本人士直言:穿越津轻海峡就是侵略!
日本地图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津轻海峡的位置处于日本核心,这里最窄处仅有20多公里。
按照日本领海法规定的:12海里领海宽度。那至少要24海里,也就是44.5公里以上的宽度,才能有别国船只无害通过的国际航道。(1海里=1.852公里)
可是为什么宽度在24-40公里之间的津轻海峡,就能被我们任意穿过呢?
其实这怪不了别人,只能说是他们当初自作自受!
日本海上自卫队拍摄的中国舰艇“单人照”
日本是位于东亚的岛国,顾名思义岛屿有很多,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4个主要岛屿组成,津轻海峡就位于本州与北海道之间。
津轻海峡西通日本海,东接太平洋,海峡东西长约130千米,南北最窄处约24千米,最宽处约40千米,海峡中间开阔、两端狭窄。
这里海况复杂,海峡沿线蜿蜒曲折,水深在200-400多米之间,海峡底部沟壑纵横,礁石环绕。
因为它连接着日本海和北太平洋,从地理上看,这是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咽喉部位。
美国的三大岛链封锁策略
西侧可从日本海到达朝鲜半岛和中国黄海,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海参崴。
从津轻海峡北上,西可以到达库页岛和位于北极圈附近的鄂霍次克海,东则可以到达美国的阿留申群岛。
从这里向东南行驶,能够直达太平洋进入夏威夷群岛。
津轻海峡的战略位置
优良的地理位置让津轻海峡成为日本在北方地区的重要海上通道。加上对马暖流的影响,尽管处于北方,但是它冬季仍保持在9℃左右,海峡并不会遭遇冰封。
日本将它视为军事要地,北侧的函馆港、南边的青森港都是重要的军港。此外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第3和第15护卫队驻扎在大凑港,津轻海峡受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
大凑港卫星图
但就是这样受重视的海峡,而且从地理角度来说算是日本的内海,却能被别国军舰任意穿插。
2000年我们的军舰就通过了津轻海峡,此后2008年、2016年和2017年也曾光顾过津轻海峡。
不仅是我们,俄罗斯的军舰也多次出现在这里,毕竟津轻海峡离海参崴的距离仅有800多公里,是他们出入日本海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海上联合-2021”联合军事演习结束后,中俄军舰同时通过津轻海峡
如果对日本领海有了解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像津轻海峡这样能被别国军舰任意穿行的海峡,在日本一共有5个。
它们分别是: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大隅海峡以及对马海峡的东西水道。
5个海峡所在位置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这5个海峡对日本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
而它们之所以不被日本12海里的海洋法保护,是因为日本政府曾规定,这些地方实行3海里领海制度,中间部分一律为专属经济区、国际航道,各国船只都可以无害通过。
让日本做出这个决定的不是别人,正是它的背后大哥——美国!
日本战败签字现场
二战后的日本是两极争霸的桥头堡,朝鲜战争使得日本的军事价值进一步提升。
虽然美国没有取得战争胜利,但为了制约我们和遏制苏联,它们将日本、菲律宾等地打造成所谓的第一岛链封锁线。
以日本横须贺港为第七舰队的基地,美国航母编队可以覆盖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海域。
停留在横须贺港基地的里根号航母
而日本之所以开放重要的5条水道,主要就是为美国军舰的进出提供便利。
前文说到日本是个岛国,虽然国土面积只有37.8万平方公里,但它们岛屿众多,数量足足有6800多个。
如果没有这5条水道的特殊规定,美军的舰队除了绕远路,就不能随意进出日本以西的地方。特别是紧挨朝鲜半岛的日本海,更是连门都进不去。
当然,日本用主权换取美国军事力量的做法,也不能表现得太露骨,它们需要维持表面的公平。
因此,这5个海峡的特殊规定,适用于各国船只。
至于这次为何会有巨大反响,则是因为我们与俄罗斯的军舰同时经过了此地。这种行为属于第一次,日本还没有见识过,所以才会如此大惊小怪。
“结伴而行”的中俄舰队
提起津轻海峡,就不得不说这个海峡的一个超级工程,它就是青函隧道。
这条全长53.8公里的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不但是亚洲第一,也是世界第二的铁路隧道。
青函隧道
津轻海峡横贯于本州和北海道之间,早期除了飞机以外的唯一交通途径就是渡轮。
尽管两地距离最近处仅20来公里,但是由于津轻海峡海况复杂,岸边多山岬(jiǎ),海面常年风大浪高,来自日本海的对马暖流,和来自北太平洋的千岛寒流在津轻海峡相会,冷暖相遇,导致这里常年海雾弥漫。
通常从北海道一侧到本州一侧轮渡需要4个半小时,遇到天气恶劣的时候几乎交通中断。加上日本夏季多台风,冬季多寒流,津轻海峡时常停航。
交通的不便,导致了北海道的经济远远落后于本州!
北海道风光
日本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筹划建设一条横跨津轻海峡的隧道,在解决北地交通的同时,也考虑到它的军事意义。
作为日本最北端的地区,北海道临近前苏联,而在冷战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战争爆发,津轻海峡一旦遭遇封锁,那么北海道就会变成一座孤岛!
因此,修建海底隧道的工程,已经迫在眉睫了。
工程从1964年开始建设,到1988年正式通车,青函隧道建设历时接近24年,这期间也是日本战后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
为了在如此复杂的海域下修建隧道,许多日本工人为之付出生命,在建设期间有33名建筑工人死亡,1300多人伤残。
这条全长约54公里的隧道,其中24公里位于100多米深的海底,最深处为140米,成本达到每公里5千万美元,这还是那个时候的造价。
虽然日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但得到的回报也是可观的。
青函隧道
这条由主隧道和两条辅隧道构成的海底隧道,能够抵御8级地震,这在地震频发的日本显得弥足珍贵,它的建设几乎代表了当年世界尖端的工业水平。
只是如今苏联已经解体了30年,当初冷战的军事思想也早已被抛弃!
现在回想起来,日本将12海里的领海范围主动缩减到3海里,还真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毕竟没有哪国人民愿意见到,自己国家的领土范围内随时见到别国的军舰出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