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为什么要这么绝望地活着(要我还是要天下)

花千骨为什么要这么绝望地活着(要我还是要天下)(1)

看数据从三个月前似乎就成了习惯,写了好几天的"情感"类文章,今天回到我自己的"专业"领域,胡掰一下你们爱看的《花千骨》啊,别喷我。

百度电视剧风云榜单目前的前三名是《花千骨》、《克拉恋人》、《少年神探狄仁杰》,《花千骨》的搜索指数还在上升。接下来从三个方面看一下排名前三的电视剧的逼格:关注度(百度搜索指数、百度新闻检测指数)、参与度(新浪微博话题指数)、收视(爱奇艺播放指数)。

(三部剧的开播时间分别为:《花千骨》→06.09、《克拉恋人》→07.22、《少年神探狄仁杰》→07.30)

关注度

>>>>

最近七天百度搜索指数

花千骨为什么要这么绝望地活着(要我还是要天下)(2)

《花千骨》的网络更新已经到了第42集,《少年侦探狄仁杰》2014年6月就已经在台州影视频道首播过了,此番又拿出来再蛋炒饭,刚好又到了收官时刻,搜索指数很高。《花千骨》从第一集到现在已经两个月有余,仍然占据榜单,且数据下滑并不多,可见其热度的延续性。

>>>>

最近一月百度新闻检测指数

花千骨为什么要这么绝望地活着(要我还是要天下)(3)

这是一组非常有意思的图,可以看到《花千骨》这两天的指数略有下降,但是整体居高,而且处于一个上下波动的状态,大体可以看到,无论是剧情走向、演员、吐槽还是相关的话题安排,基本上都规律的隔一段时间就酝酿一个大事件。

参与度

花千骨为什么要这么绝望地活着(要我还是要天下)(4)

迄今为止,《克拉恋人》曾经有过两个小高峰,但《花千骨》的搜索量始终稳稳占前。

播放率

花千骨为什么要这么绝望地活着(要我还是要天下)(5)

《花千骨》是每周二和周三晚上各更新两集,所以播放指数也会有相应的浮动,总的来说,播放的当天基本上关注度很高。《克拉恋人》是每日两集联播,有意思的是,它的播放量是节节升高。至于《少年神探狄仁杰》,也许因为它依托的是中央电视台而非主要依靠网络平台,播放量相对较低。

总得来说,《花千骨》自播出以来的关注度就很高,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及接近尾声,想必接下来除了更猛烈的吐槽仍然有无数对子画等人的告白吧。

至于收视率,引用Ariesyi的数据:

花千骨为什么要这么绝望地活着(要我还是要天下)(6)

由于收视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播出时间(黄金八点档,十点档?)、播出平台(中央台,地方卫视?)、播出月份(暑期档,寒假档?)、播出频率(每天,每周?)等等。我之所以选择古剑奇谭和轩辕剑来与花千骨对比,就是为了将这些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花千骨:湖南卫视2015暑期档,原每周二周三,现每周日周一晚十点;

古剑奇谭:湖南卫视2014暑期档,每周三周四晚十点;

轩辕剑:湖南卫视2012暑期档,每周五周六晚十点。

从收视率趋势来看,首播当天,花千骨的收视仅为1左右,是低于另外两部的。播出之后,花千骨的收视逐步上升,而且上周收视突破了2。古剑和轩辕剑两部剧整体的平均收视是在1.5左右,都是当年的暑期档第一。而就开播这一个月看,花千骨的平均收视也在1.5左右,属于湖南卫视暑期档应有的水平吧。

然而,以上一堆数据只是为了证明《花千骨》真的很火,非常火,这是说服我自己一定要看这部剧的理由。其实我对"庸俗易懂,角色装逼、装圣母、圣父技能满级,有点姿色有点后台的男的都爱12岁善良白莲花圣母女主"之类的网文或者电视剧都不太感冒,看电影居多,影视剧也就是看看美剧以及韩剧,国产剧着实很少。先前也曾写文吐槽过该剧(《花千骨,爱朵朵》),今天来从别的角度打脸。

就故事本身而言,包括我自己在内,有些时候非常不喜欢过分玛丽苏和傻白甜的设定,再细想,其实这就是一种类型,没什么好批评的,韦小宝有七个老婆,还有个俄罗斯公主当外室;《红楼梦》里的妹子除了尤三姐,几乎个个爱宝,同样句式替换到很多网文模式里,就是一女倾城,或者某男迷倒众生。若揪出古往今来的所有类型,其实细细想都挺狗血。

然而真正让《鹿鼎记》和《红楼梦》能留在人心中的重点,并不是因为"类型"或者"母题",而是因为前者里韦小宝的人设以及作者金庸的武侠观与历史观,后者对命运无奈的苍凉叹息。也就是说,鲜明的人物,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核心(三观)。

而《花千骨》,恰恰很好的做到了这两点。

《花千骨》中树立了很多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圆形人物。

这里解释一下平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区别:

《水浒传》里的人物多是平面人物,比如,铁牛见了宋江哥哥就发情,见了妇女就要剁了,这样,用几个简单的条件反射构成的单细胞生物,就是文学作品里的平面人物。他们就像动物园里训练出来的小狗,给根骨头就会在"1 1="的文字后面填上"2",简单直白,多用于制造剧情冲突——有了这样的角色,戏中自然有了很多无奈,比如宋江在铁牛的醋意下只好把原本想收为己用的扈三娘配给王矮虎。而《红楼梦》里的人物多是圆形人物。比如,宝姐姐平时冷漠、现实,但也有扑蝴蝶的可爱举动。圆形人物需要多花笔墨,跟踪人物,描写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反应。圆形人物会让我们觉得,似乎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体现着人性的复杂,给我们一定的人生启示。他们多为故事的主角。《红楼梦》的牛逼之处在于,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圆形人物,不论小姐丫鬟,主角配角。

而《花千骨》这点就做的很棒,你可以很鲜明的感觉到花千骨的傻白甜,白子画的高冷,东方彧卿的神秘,杀阡陌的臭美而不觉得突兀,因为这些鲜明个性的表现方式都很有说服力且讨喜。

花千骨小时候就是一个被爸爸保护地很好的小姑娘,村里人怨念她,不过她远离尘世,躲在温暖的家里,直到爸爸死了,才一个人独创江湖,这样的背景导致了她的性格如此。其外,她的傻白甜很有层次,其中包括了:坚决上茅山/蜀山的坚韧、对清虚道长的诚信、抖出《六界全书》内容的天真、花痴白子画的纯粹……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花千骨的傻白甜,而不像很多小说里的傻白甜,只是长得童颜,遇到情敌/反派的刁难只会求男主。

很多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一些作品会YY让所有男人都爱上平庸的女主呢?老娘就说,大家都喜欢单纯善良的人。反正小骨小时候很孤独,所以有了朋友就很珍惜,她的每一个朋友都对她都很重要。对于那些先后爱上她的男人而言,他们皆爱她的真实,且人美又有一颗赤子心。爱还需要理由吗?

综上,玛丽苏和傻白甜都没什么错,只要给玛丽苏和傻白甜一个充分、合理的理由,并能够充分说明这个玛丽苏傻白甜独有的特点,就很不错了。

同理,白子画难道不是吗?他的确高冷,但他的高冷中,包含了作为上仙、掌门、师父三个不同角色的高冷,每个角色的高冷都是外冷内热:看起来冷冰冰坚守原则,实则坚守的是对不同对象的无私大爱。而人间芸芸众生、长留、花千骨这三者时不时会有利益冲突,所以白子画这个人物的内心冲突与矛盾非常丰富。

可以举两个例子:

一是诛仙柱上,白子画的反应:既要保全小骨性命,又要顾全长留门规,所以就替小骨挨了64根钉子,同时给了小骨100多剑,最重要的是,没有把小骨逐出师门。

二是知道小骨成了第十一件神器时,一手隐瞒,一手将她囚禁。在摩严将小骨驱逐到蛮荒的时候,又主动揽下摩严的做法,称是自己所为。其间处处是冲突,又处处合理,白子画自以为找到了内心的平衡,实则已经失衡到天翻地覆。

圆形人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随着剧情的变化,人物性格会发生圆融的弧度,但仍然不脱离最初的人物设定。就好像我们身边的朋友,我们一起成长成熟,你们发现不了彼此的变化;但是几年不见的老同学,他的变化会让你惊讶,不过相处一段以后,你又会发现,眼前这个不一样的他,骨子里其实还是以前的他。

没错,好的作品也是这样。很多人只记得花千骨就是个傻白甜,但没法否认,剧情结尾,诅咒白子画不病不死、不老不灭的花千骨,和故事开头拎着灯笼颤巍巍找张医生还被女鬼吓得半死的花千骨,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关键,花千骨在剧情中是不断成长的。她从什么都不是,到成为长留首徒,再到收了很多件神器,又有魔君和异朽阁阁主相助,在搜集神器与勇斗魔界中不断成长,并在和紫熏的冲突下寻找内心。人物在主角光环下的成长史,这是《花千骨》做的非常棒的地方。

重点说完人物,接下来说内涵。我一向认为,无论玄幻还是科幻,最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把人性用法力或者科学技术推到绝境,从而更深层次的挖掘人性么。

《三体》的牛逼当然不止于那些亮瞎我们钛合金眼的水滴、面壁计划等奇思妙想,更在于人类群体在绝境中的群体心理变化。他们模拟了绝境,挖掘了人性。

《花千骨》也做了类似的事情,师徒恋、煞气、妖神之力,无不是绝境。不同的是,《花千骨》的绝境是对个人而言的,不是对人类群体而言的。这更像张爱玲或迟子建小说里女主的无奈,张爱玲笔下,无奈的女主是一声苍凉叹息,迟子建笔下的女主,多是沉默隐忍,有时候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小骨呢,则是在这种绝境里,逐步从善良单纯,长出了牙齿和利爪,开始抗争,然而即使抗争中的她,也永远不会善良本性。这一点足见作者把握人物的功力深厚。

我们把故事的母题切换到现实生活:单亲家庭的淘气少年花千骨处处惹祸,所有的邻居都很嫌弃他的过分淘气,唯独父亲把他捧在手心。父亲早逝后,花千骨考上名校,还成了学生会主席。但他依然是父亲养出来的单纯善良小王子,是人见人讨厌的淘气少年。糟糕的是,他爱上了伪直男教授;更糟糕的是,他和教授的真爱大家都看出来了,最后还把事儿闹大了。他为了保护教授,失去了学生会主席的身份,还被学校处罚,最后被开除,不得已加入了黑社会,又用成为学生会主席的能力成了黑帮老大。但即便如此,教授依然不承认他爱小骨,还为了校园安全而把小骨的黑帮小伙伴报告给警察叔叔,这时候,小骨对教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该有多复杂、多矛盾。

而玄幻小说中的花千骨,面临的是师父的生死,天下人的生死,自然矛盾又比我瞎编的平行世界里的小骨要强烈无数倍。但是,玄幻里的小骨,依然只是平行空间里小骨的性格强化与延伸,并没有脱离人性与合理空间。而这样的强化与延伸,一是能让读者更好地产生代入感,引发共情;二是能让绝境中的花千骨、白子画等人体现更加深刻的人性:比如,白子画到被花千骨诅咒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爱,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因为钱财地位等原因,将真爱埋得比白子画还深?可惜的是,恐怕这些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像白子画一样有机会面对自己的真心;幸运的是,他们终有一死,不必像白子画那样背着不死不灭、不病不伤的诅咒,绝望到地老天荒。

如此来看,你是不是忘记了曾经的包子特效?

晚安。

文中部分观点参照张静远同学。

数据图分别源自百度、微博以及爱奇艺的数据分析。

花千骨为什么要这么绝望地活着(要我还是要天下)(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