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何不杀袁世凯(肝胆总督得罪了袁世凯)

文|黄金生

慈禧太后为何不杀袁世凯(肝胆总督得罪了袁世凯)(1)

岑春煊

岑春煊,字云阶,广西西林人,生在官宦世家。岑春煊的父亲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同属所谓“同治中兴”名臣的岑毓英。岑毓英征战多年,官至云贵总督。岑春煊的弟弟岑春蓂在清末亦膺湖南巡抚之任,一门三督抚,可谓一时之盛。岑春煊出身名门,又春风得意,光绪五年(1879),捐官主事;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岑毓英去世,岑春煊荫以五品京堂候补;光绪十八年(1892)补授光禄寺少卿,旋迁太仆寺少卿,署大理寺正卿,由此正式步入官场。

岑春煊在清末以“肝胆总督”“官屠”著称,经常参劾不称职的僚属和贪官污吏,这使他树敌众多,更是引起袁世凯集团的种种不满。尤其是其在两广总督任内4年间,总计参罢文武大小官员1400余人。袁世凯虽然亦为清末少有的干练大臣,但他依附于贪婪昏庸的军机处领班庆亲王奕劻,借此发展北洋势力。岑春煊劾罢的贪官,有许多和奕劻有关系,比如岑春煊检举奕劻的好友、袁世凯的亲家周馥(周荣曜)贪污关税,并认为当其任广东布政使时便发现此事,只是由于奕劻的包庇才能安然无恙。从而引起奕、袁集团的不安和不满。

岑袁的正面交锋由清末新政中的官制改革开始,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伙同庆亲王奕劻上奏组建责任内阁,定奕劻为总理大臣执掌大权。岑春煊与军机大臣瞿鸿禨均以清廉派自居,对袁、奕排除异己以膨胀势力之手段极为愤慨,上书太后陈说袁党野心,最终慈禧否认新官制方案,并且逼迫袁世凯交出北洋六镇中的四镇兵权。奕袁二人如意算盘落空,实力反被削弱,从此与岑瞿势同水火。随后,奕、袁合谋,将岑春煊从两广总督任上排挤走,改任云贵总督,两广总督由袁世凯的姻亲周馥接任。就在岑春煊卸任两广后不久,袁世凯便立即派人查询岑春煊关于西征过程中的报销账目,企图找到岑春煊的过失,结果“一无所获,废然而止”。不过,最终这件事还是传进岑春煊的耳朵里,他对云南的赴任一拖再拖,并且还以疾病为理由,在上海假装逗留,观望政局,伺机报复。不久,袁世凯在朝政倾轧中失利,自请开去本职以外一应兼差。岑春煊认为时机已到,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廿一日,突然从汉口上京晋见慈禧。

慈禧太后为何不杀袁世凯(肝胆总督得罪了袁世凯)(2)

岑春煊与其子女

岑春煊擅自抵京,慈禧不仅未有怪罪,还与其动情叙旧,甚至“不觉泪下”。岑春煊趁机阐明来意,指斥奕劻:“近年亲贵弄权,贿赂公行,以致中外效尤,纪纲扫地,皆由庆亲王贪庸误国,引用小人”,并且恳言陈述利害关系,“此人不去,纪纲何由整饬”。他还以其深厚的感情,向西太后再表忠心,表示愿留在北京,为皇太后、皇上做一看家恶犬,监视、防备奕劻等胡作非为。慈禧深有感触,便让岑春煊留在京师,任命为邮传部尚书。

时人孙宝煊在日记中认为岑春煊入京“乃一活炸弹也,无端天外飞来,遂使政界为之变动,百僚为之荡然”。当时,袁世凯“久涎铁路、招商、电报三局之利”,在中央各部都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岑在邮传部的任命下达两天后,并未正式赴任,而是立即将时任邮传部侍郎、袁世凯的亲信朱宝奎予以弹劾,理由是他在办理沪宁铁路的时候,勾结外人吞没工程款项。接着,岑春煊又直接参了奕劻一本,说其以立宪为名,行贪渎之实。与此同时,因“杨翠喜案”,奕劻的儿子载振、袁世凯的干将段芝贵又被御史赵启霖与赵炳麟等人弹劾。面对岑春煊等人的种种参奏,使得奕劻以及背后的实际操控者袁世凯狼狈不堪。

其实慈禧之所以这么护着岑春煊,全是因为当年西逃,岑春煊的护驾有功。当时各地文官武将多采取徘徊观望态度,但远在甘肃的岑春煊却义无反顾,接上谕后立刻率兵前往。途中,尽管遇到陕甘总督魏光焘的阻拦,岑依旧率领着自己的一批部队赶赴到慈禧太后所在地,进行护援,这批队伍仅仅只有数十人之多,并且取道于甘肃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且必须土人引路,到一处换一次引路之人,方能前进。”(岑春煊《乐斋漫笔》)最终“昼夜疾驰”,赶到了北京,继而护驾西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