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1)

瓷器收藏是中国最大的收藏群体,由于中国瓷器伴随着中国古代文明,历史周期长,所以瓷器种类多,品种繁杂给喜欢收藏瓷器的人带来了很多困难,尤其瓷器鉴定断代对于刚入门的新人来说几乎不可能。所以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快速掌握古瓷断代的诀窍。

对于瓷器入门的新手,最好的入门方式就是去国博馆看各个朝代的典型器,了解器形、釉色以及纹饰特点,看的多了对瓷器大概年代就有了了解,这是最快的入门方式。

其次是多去接触实物瓷器,去古玩市场多问多交流,找有经营的店主交流瓷器鉴定经验。

先掌握一些简单的入门诀窍,瞄准方向,实际操作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1 轻重感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2)

瓷器的轻重是相对的,瓷化程度、胎体和釉层的厚薄、器物的大小都会导致器物重量的变化,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此还是需要大量的实际上手经验,逐渐形成真实客观的认知。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3)

我们只有多看多上手,加上不断地感知、对比、总结,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判断标准,而一旦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对于不认识的瓷器断代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只能当做是一种辅助手段。

2 干湿感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4)

都说古瓷会出汗,瓷器的年龄不同、釉衣不同,在不同的温度湿度下,展现出的干湿度也有明显的不同。这里的“干湿”指的不是瓷器上真的出现水珠什么的,具体指的是一种手上的感觉。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5)

一般来说,瓷器的年龄只有在200以上才会有出汗的感觉,不到200年的瓷器,摸起来手感是干燥、枯涩的,反复揉搓瓷器表面或者呵气摩挲釉面会发出干涩刺耳的摩擦声,800以上的瓷器也少有湿润的感觉,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瓷器虽然干燥,但摩挲起来绝不是干涩的摩擦声。

3 润涩感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6)

瓷器的润泽感是强有力的鉴定依据,虽然现代瓷器利用各种造旧技巧营造古瓷的润泽感,即使能在感官上蒙混过关,但只要一上手,就能大致感觉出来那种润朗、舒爽感。

4 软硬感

这个标准很特别,是一种结合手感和视觉的综合体验,对于瓷器来说,也只针对个别品种,如越窑、定窑、耀州窑等。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7)

这种感觉结合瓷器来讲,就是一种综合了视觉的刚柔感和触觉的尖钝性的复杂性感觉。越窑瓷器无论是釉色、轮廓还是纹饰,相较于其它瓷器品种来说总带有一种硬挺感的,定窑和耀州窑的烧造工艺,都独具刚硬特点。而这种感觉也需要自己大量的上手观察和经验。

5 温凉感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8)

如果说用来判断瓷器品质,那温凉感位居第一位,它是辨别瓷器品质优劣和品质高低的试金石。据说,顶级的瓷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和汝窑,不论是质地颜色还是工艺,如宝石一般温润细腻,冬暖夏凉。

6 生熟感

生熟感指的是瓷器击打起来发出的声音,从而反馈出瓷器本身的属性信息。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9)

瓷器也和瓜果一样,由于烧成温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声音,景德镇瓷器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声如磬”,相同的道理。

烧成温度低,1150度以下,击打瓷器发出的声音如瓦砾,属于生瓷;1200度左右,声如硬木,属于半生瓷;1260度左右温度,声如石块略有回声,属于半熟;1320以上,声如金,回声悠扬,余韵悠然,属于熟瓷。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1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瓷器越熟手感就越重,只要掌握了各朝代瓷器的烧造习惯,生熟感对于瓷器鉴定来说也是有力依据。

7 滑滞感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11)

只要是经历过岁月打磨的瓷器,其手感都会有一种润滑感,凡古瓷必滑。光滑、润滑、油滑等,这种手感源于岁月的打磨,是历史的烙印、衰变的结果,而这种“滑”是任何一种新瓷所模仿不来的。

8 粗细感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12)

瓷器的釉面如同一面镜子,通过观察其粗细程度就能判断出窑口、历史年代、保存环境、脱玻程度等。古代民窑的瓷器往往粗糙、简单,官窑虽然精于民窑,但经历过长久的历史打磨,必然也会粗糙不堪。这一点只能用来区分新老瓷器。

9 凹凸感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13)

这一点很关键,凹凸感是鉴别元代和明代中期之前的青花、釉里红瓷器的重要依据。我们观察瓷器时,经常会发现有些瓷器外观上带有独特的凹凸线条感,这与当时的烧造工艺有很大关系。

明中期以前的青花瓷器用的都是低锰高铁的苏麻离青进口青花颜料,在描绘时下手过重就会出现结晶的现象。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14)

釉里红的情形和青花恰好相反,以铜分子为着色剂的釉里红对温度极为敏感,温度一高就容易流淌凸起,所以真正的明中期以前的釉里红瓷器往往都呈现出明显向上凸起、深浅不一的凹凸点,这一点是非常好辨认的。

鉴定瓷器最难的方法(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15)

另外,宋代钧窑官窑独具特色的蚯蚓走泥纹,也呈现出凸起、凹陷、平展三种状态走势,摸起来手感都不相同,这种烧造现象也很难仿制出来,所以在民国之前,这一点曾被作为判断钧窑的唯一标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