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卖过燕窝(还有人为燕窝买单吗)
中国浓厚的送礼文化孕育了庞大的礼品市场,而以高端、体面、健康、营养、滋补自居的燕窝,在经历过 " 毒血燕 "" 假燕窝 "" 虚假功效宣传 " 等负面舆情后,依旧是这个市场上的宠儿。
借着 " 朋克养生 " 这一波消费风潮,定位更加年轻化的网红燕窝品牌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燕窝消费热度不减,资本市场上 " 燕窝第一股 " 也开始浮出水面。
2021 年年底,赶在新春佳节到来前,成立长达 24 余年的老牌燕窝公司——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燕之屋 ")谋求上交所主板上市。如成功过会,将成为 " 燕窝产业链第一股 "。
招股书显示,燕之屋此次拟募集资金达10.2 亿元。而截止到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总资产为6.8 亿元,净资产为 2.9 亿元。远超公司资产的拟募资金额引发外界的疑虑。
食品赛道内卷,卖燕窝的也要上市融资了。但问题是,燕窝生意一直以来广受 " 智商税 " 诟病,相关企业上市到底靠不靠谱?
燕窝消费热度不减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负面舆情缠身,但公众消费燕窝的热情不减。
国燕委发布的《2020 燕窝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2020 年间,我国燕窝市场规模从 60 亿元飙升至 4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3%。
由于进入门槛低、利润空间大,燕窝往往被认为是暴利行业。从毛利率这项指标来看,的确如此。
根据燕之屋招股书,从行业平均值来看,2018-2020 年,燕窝的毛利率均在 50% 以上。
不过,燕之屋的毛利率在同行中却并不亮眼,甚至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0 年,燕之屋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51.8%、48.6%、48.7%,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同期的行业平均值。
而毛利率的下降,则主要与行业竞争加剧而引起的 " 价格战 " 有关。燕窝市场规模的高速扩张,吸引新老玩家的涌入和发力,打 " 价格战 " 则是最常见的竞争手段。
招股书显示,燕之屋的主打产品——碗燕的平均销售价格从 2018 年的 180.9 元 / 碗,降至 2020 年的 155.0 元 / 碗,而燕窝中的新概念品种——鲜炖燕窝的平均销售价格则在 3 年之内腰斩,从 2018 年的 134.6 元 / 瓶,降至 61.7 元 / 瓶。
这背后一方面有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因素影响。2018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燕之屋的采购均价分别为 13.42 元 / 克、12.54 元 / 克、11.90 元 / 克、11.27 元 / 克。
然而更重要的是,新晋燕窝品牌的强势入局给燕之屋这样的老品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公开数据显示,在天猫商城,销售燕窝产品的店铺数量有近 600 家、品牌近 200 个。
比如成立于 2015 年、靠即食鲜炖燕窝概念产品出圈的小仙炖就是一个强劲的后来者,成立至今获得洪泰基金、周鸿祎、广发证券、IDG 资本、CMC 资本等多个投资机构融资。
相比于传统的干燕窝和即食燕窝,鲜炖燕窝保质期更短,采用按周冷鲜配送到家模式,并且在品牌定位上更趋于年轻化、日常化,以区别于传统燕窝面向中老年群体的高端礼品定位。而小仙炖也正是借此打开了燕窝市场。
CBNData 数据显示,从 2016 年到 2018 年,线上燕窝交易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50%。其中,鲜炖燕窝尤其受消费者青睐。
从燕之屋的产品营收结构中,也可以看到其承受的压力。
其主打产品碗燕的收入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从 2018 年的 69.88% 降至 2020 年的 41.94%。
在这种情况下,鲜炖燕窝自然成为老玩家发力的又一赛道。
招股书显示,燕之屋的鲜炖燕窝产品增长强劲,营收占比从 2018 年的不到 2%,增长至 2020 年的近 30%。
燕窝生意有多少泡沫?众所周知,燕窝产品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稀缺、高端、营养价值高等印象,是通过大量的明星代言、广告宣传来达成的。因此,高企的营销费用一直是燕窝行业受外界诟病的焦点之一。
招股书显示,2018 年至 2021 上半年,燕之屋的销售费用分别为 2.34 亿元、3.08 亿元、3.17 亿元、1.69 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分别为 32.3%、32.4%、24.4%、23.9%。其中代言费、营销费又占据大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研发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1304.9 万元、1874.2 万元、1766.4 万元和 955.8 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8%、2%、1.4% 和 1.4%,低于行业平均值。
燕之屋作为燕窝老品牌,也曾聘请香港老牌影星刘嘉玲担任品牌代言人,近年林志玲、孙一文和赵丽颖在内的娱乐圈、体育界名人也为燕之屋站台。
而小仙炖更是深谙网红、KOL 营销之道。一方面请国际影星章子怡、演员陈数作为品牌代言人,另一方面在小红书等内容社区大量投放品牌广告,借助博主 " 种草 " 带动口碑销售。
然而,产品过于依赖广告营销终归不是长久之计,燕窝本身难以建立起坚固的产品技术壁垒,才是燕之屋这类燕窝公司面临的最大的 " 雷 "。
更何况,燕窝本身的营养价值存疑。中国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表示,燕窝中的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含量很低,低到几乎检测不出来。这说明燕窝的蛋白质质量较差,根本没法跟肉蛋奶中的蛋白质相比。
加之此前发生的 " 毒雪燕 "" 假燕窝 " 等食品安全危机问题,燕窝公司想要完全摆脱这些产品污点并非易事。
因此也可以看到,尽管有近 50% 的产品毛利率,但燕之屋的总体净利率却并不高。
2018 年至 2021 年 1-6 月,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6330.7 万元、7869.8 万元、1.2 亿元和 6425.5 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9837.1 万元、1.6 亿元、1.3 亿元和 5849.5 万元,净利率则分别仅为 8.75%、8.3%、9.2% 和 8.6%。
而小仙炖也在 2020 年底被质疑瞒报财务。
彼时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因 " 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瞒报超三千万元亏损,对小仙炖进行处罚。而小仙炖方面则回应称,营业利润错误系填报人员疏忽,将负值填为正值。如此重大的财务填报失误,引起外界猜测,小仙炖是否真的出现经营亏损。
更早之前,燕之屋的 " 毒雪燕 " 事件更是引发了一场品牌危机。2011 年,有消费者食用燕之屋生产的 " 特级血燕 " 后出现发烧、头痛、恶心等症状,经查后发现相关产品中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此次事件直接影响了国内的燕窝进口,直到 2013 年,国内燕窝进口须施行严格的报关制度、检疫标准和溯源码体系,由此燕窝行业才步入规范化轨道。
2020 年 11 月," 网红带货主播辛巴售卖假燕窝 " 事件,也在大范围内激起公众对燕窝这一产品的信任危机。
ZAKER 新闻发现,燕之屋和小仙炖的燕窝产品在国内的食药保健品体系中,属于食品这一类别,没有保健品和药品批号。
而去年 5 月,小仙炖因使用原材料、生产产地与宣传不符、生产资质虚假、" 零添加 " 广告缺乏证据等行为,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虚假宣传。
这些围绕在燕窝及其品牌商身上的争议及负面舆情,也给 " 燕窝第一股 " 的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层阴云。
ZAKER 新闻
文 / 熊悦
编辑 / 肖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