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四句话经典语录(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谥号文正在我国古代绝对是为人臣者无上的殊荣,每个朝代的帝王对文正的谥号都慎之又慎,极为吝啬和保守。中国传统评书《三侠五义》中把包拯称为包文正,这当然是符合民间意愿的善意夸张,其实包拯的谥号是孝肃。宋仁宗朝真正谥号为文正的另有其人,正是实现了文宗与战神完美结合的范仲淹。

范仲淹四句话经典语录(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1)

范仲淹

范仲淹在史书上的地位和作用远远超越了包拯,即便是在文学上也远非包拯可及。《岳阳楼记》的忧患之声,“燕然未勒归无计”词句中的悲慨之思,在岁月的长河中领一时的风云,在历史的天空中激越而磅礴的震荡,金钟大吕,千年之后依然摄人心魄。

中国读书人的理想在范仲淹的身上得到了全面的成就,一领文士的青衫挥洒如飞,一副将军的铁甲名如霜雪,文韬武略的全面武装和加持,使范仲淹神完气足地鲜活于枯瘦漫漶的史册,高蹈云端地铭刻在后人的心底。

范仲淹可以说是历史上的关键性人物,至少影响了北宋一个时期的发展格局和行走方式。这种功业,绝非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文宗所能想象的。

幼时贫困,苦读不懈,为范仲淹博取励志人生打下了基石。

范仲淹四句话经典语录(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2)

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随养父姓,取名朱说。贫困中生存和成长的孩子未必都会心怀鸿鹄之志,但是基本能够做到刻苦懂事,幼年的范仲淹以苦读为业,彻彻底底走上了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必先饿其体肤的自强不息之路。

由于家贫范仲淹在寺院借宿读书时,将自己关进屋中,绝不外出,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以此节约生机,砥砺心智。

这种情形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安之若素,并且可以坚持长久的,范仲淹不是天生的英雄,但是在生活逼迫和心志打磨下做到了心如磐石,岿然不动。

幼年时的范仲淹不仅给后世树立了励志苦读的楷模,而且给汗牛充栋的典籍留下了划粥而食的成语。

范仲淹四句话经典语录(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3)

长而为官,刚正不阿,为范仲淹完善励志人生做足了功课。

苦读之后,便是古代读书人要走的鱼跃龙门的道路,范仲淹没有辜负上天给自己的所有磨难和砥砺,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跨越,科举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范仲淹在这样的时光中依旧保持着生命之初的清醒和本分,勇于任事,刚强弘毅。路漫漫,士不可以不弘毅。范仲淹对先贤的教诲不敢稍有放纵和懈怠。

面对仁宗皇帝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而刘太后依然把持朝政,不愿还政给仁宗,范仲淹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这份勇气和肝胆,这种魄力和担当,无疑具有石破天惊的光芒和力量,彰显了他的一生胆识,也昭示了他的未来的果敢。

范仲淹四句话经典语录(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4)

什么是中流砥柱国之干城?这就是。什么是以身许国,不惜生死?这就是。什么是为苟利社稷生死以?这就是。

范仲淹一封上书将自己置身于风口浪尖,却将自己的肝胆和风骨提升到家国境界。

戎马倥偬,运筹帷幄,为范仲淹成就励志人生锻造了锋芒。

范仲淹四句话经典语录(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5)

北宋始终处于外患不断的尴尬境地,真宗时与辽国定下了檀渊之盟,仁宗时期西夏又屡屡进犯。范仲淹是个心忧天下情牵苍生怀抱社稷的纯正读书人,重视自己情怀的舒展和理想的开张比生命还要重要。

范仲淹脱下文士的轻软衣衫,也扫落了读书人的羸弱和空谈,换上了沉重的铠甲,走上了秋风里沙场,坐进了剑光四射的虎帐,这一去自然是浊酒一杯家万里,将军白发征夫泪。

演兵沙场考验的绝不是文采风流,而是机谋深广,绝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运筹帷幄。范仲淹以文士之身行行伍之事,竟赢得了西夏惊呼:范小老子,胸中有十万甲兵。

在沙场上,范仲淹举重若轻,挥洒自如,指挥倜傥,锻造了自己的精神,完善了自己的胆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漂泊湖海,心忧天下,为范仲淹收藏励志人生写好了备忘。

范仲淹四句话经典语录(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6)

短暂的庆历新政之后,范仲淹出京外放,寄浮生于湖海。他仍然关注着庙堂之高,仍然心系天下忧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请求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将自己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和信念和盘托出,留下了传诵千古的篇章。

范仲淹四句话经典语录(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