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葬礼:纪念王尔德诞辰

1854年10月16日,王尔德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纪念王尔德诞辰,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美之陨落——王尔德书信集》。

王尔德书信集

美 之 陨 落

王尔德葬礼:纪念王尔德诞辰(1)

★迄今国内最全面系统的王尔德书信集,

开阔“王尔德研究”视角

★全文收录文学经典——给道格拉斯狱中长信《自深深处》

★从21岁春风得意到46岁郁郁而终,

“童话王子”王尔德半生轨迹

★近百封书信汇成王尔德人生自述,

一本沉甸甸的思想录

★谈文学、谈艺术、谈人生、

谈情感、谈社会、谈自己……

名家名译、版本权威:牛津大学原版经典,同济大学教授、王尔德研究专家孙宜学翻译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本书收录了近百封王尔德从21岁春风得意到凄凉去世这半生写给亲人、朋友、期刊编辑、监狱长的书信,并全文收录其在狱中写给所爱之人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的长信。

王尔德在这些信中表达了自己对美和痛苦的思考、对友谊的反思、对自己人生的审视,同时不乏对于社会的思考。这既是一本书信集,也是一本王尔德的思想录。读者可以一窥这位天之骄子、美之使徒在人生最具争议阶段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文字优美华丽,极具启发意义和艺术魅力。

王尔德葬礼:纪念王尔德诞辰(2)

25年:

一场令人扼腕的美之陨落

全文收录文学经典——致道格拉斯的狱中长信《自深深处

1900年11月30日,19世英国伟大的作家、“童话王子”奥斯卡·王尔德在巴黎的一家小旅馆凄然离世,年仅46岁,彼时仅有两位朋友陪伴身侧……

王尔德葬礼:纪念王尔德诞辰(3)

(王尔德)

我正要走出他的房间时,他对我说:“在尼斯附近的山坡上看能不能找到一间小房子,我病好些就去那里,你可常去那里看我。”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清楚明白地与我谈话。

在本书附录的一封罗伯特·罗斯给莫尔·阿迪的信中,这样描述了王尔德临死之前对罗斯的最后嘱托。这位天之骄子、美之使徒终是没能等来那象征着他灵魂最后栖所的小房子,他像夜莺一样吐了几口鲜血就于那个冬天与世长辞了。就像被夜莺用鲜血浇灌的玫瑰没能等来珍惜它的人,王尔德也没能等来他的“水仙少年” ——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王尔德葬礼:纪念王尔德诞辰(4)

(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是王尔德一生最为特殊且重要的朋友,也是因为这段感情而锒铛入狱。这封给道格拉斯的长信字字珠玑、感情真挚,不仅是王尔德对这段感情的总结与反思,更是他在狱中精神发展、品性变化的深刻体现。王尔德将自己剖开来,袒露灵魂。

因此,这封长信被评为“100部最伟大非虚构类”作品。

文字行云流水,时而深情绵绵,时而悲怆哀怨,极尽优美。王尔德在信的开头写道:

“对你来说,读这封信时感觉到的任何悲哀,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要写下来的更大的悲哀。”

他回忆与道格拉斯交往的细节:

“我回忆起我们一起去过的街道或河流,我们周围的墙或林地,表盘上的指针正指向哪一个数字,风的翅膀向哪一个方向飞去,以及月亮的盈亏和颜色。”

也在信中思考悲剧的根源:

“恨

使人盲目,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爱能让人读到写在最遥远的星球上的文字,但恨使你如此盲目,你只能看到自己狭隘的、用墙封闭起来的、已经被贪欲烧枯了的平庸欲望的花园。”

这封长信洋洋洒洒,是王尔德唯美观的深刻体现,也是他对自己和这段感情的透彻反思,极具美学价值和文学意义。

王尔德葬礼:纪念王尔德诞辰(5)

精神裂变蕴于惊世才情

1875年,也就是王尔德踏入牛津大学的第二年,他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吃取自己天堂的果子,于暑假前往意大利旅行,书信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给母亲的信中,他的喜悦和激动溢于言表。

“米兰是第二个巴黎。这儿有奇妙的连拱廊和长廊;整个城市是由白石和镀金材料构成的……”

从港口、画廊、大教堂到街巷集市,从提香、贝利尼、博尼法齐奥到乔托,从建筑、壁画到芭蕾舞,到处都是美的、欢乐的、新奇的。

在1876年7月,王尔德在牛津大学第一次文学学士学位考试中获得第一名时,他狂傲得就像一株昂扬着金色花盘的向日葵,光芒震撼着周围。

“七点,考试成绩单公布。我说我不必回学校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已获第一名,结果弄得他们都很失望,绝对是这样。”

年轻的王尔德到处巡回演讲,美国、伦敦、巴黎……他在这些“艺术荒原的国度”播撒他唯美的种子。他在信中谈济慈、但丁、萧伯纳、圣方济各,谈《辛白林》《伊利亚特》《恶之花》《神曲》和华兹华斯的诗歌……他对艺术爱得热烈,对美追求极致,细致到他每次演讲的服饰。

“衣服要做得漂亮,做成法兰绒紧身马甲式的,袖子上缀上大朵花饰,用细麻布做成宽而硬的轮状皱领。”

王尔德葬礼:纪念王尔德诞辰(6)

王尔德在这些书信中展露自己惊人的才情,金句频出,思想自然流泻,文学经典信手拈来,更经常向朋友们透露自己剧本创作的细节。此时的他绝对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因为一份“不敢说出名字的爱”而锒铛入狱。在1895年入狱当年致埃达和欧内斯特·莱文森的信中,王尔德十分痛苦、欲言又止。

“这是怎样悲惨的结局!为什么西比尔还说会一切顺利呢?我只想着别让他受到父亲的伤害,我只想这些,而现在——”

西比尔是上流社会的算命夫人,她曾预言王尔德会取得“彻底的胜利”。然而正像不是所有预言都会成真,所有的爱也不会总能得到好的回报。前一年王尔德还在信中诉说着“好在这世上还有个人值得我爱”,转眼,这份爱就将他送入地狱。

两年的监狱时光看似不长,却足以摧毁一个自由的灵魂,王尔德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精神开始裂变。他审视自己、回忆过往种种、思考社会弊病,他观察监狱的犯人、看守、监狱体制、设施、文化生活,并将这些思考写于给友人、监狱长、期刊编辑的信中,这些书信因此也像一本沉甸甸的思想录。

“你可以在自己家的墙壁上,用遇到阳光则呈金辉色,月光照上去则呈银白色的文字写上:‘凡是别人遭受的,自己也都会遭受。’如果有人问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可以回答说,它是指‘基督的心和莎士比亚的脑’。”

在出狱之后,面对王尔德的是妻离子散、财富散尽的凄惨,各种风波和事件让他焦头烂额,他困窘得像变了个人,处于一种半癫狂的狂态,在给罗伯特·罗斯的多封信中,这种情感随处可察。他也积极交友、准备振作起来继续创作,他努力过、争取过,然而上帝留给他的时间已然不多……

名家名译

版本权威

牛津大学原版经典,同济大学教授、王尔德研究专家孙宜学翻译

本书中译本译自牛津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本,由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宜学翻译。注释丰富,帮助读者理解书信的背景、文学引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文末附有王尔德生平年表以及其友人在王尔德死后的一封书信,线性梳理王尔德的一生,披露其去世时的细节。

王尔德以自己喜剧化的人生,完成了一个时代的悲剧化画像。

正如本书译者所言:“读这本书,需忘掉自己;不过读者不需自我加压,因为王尔德会让你不知不觉忘掉自己。”

《美之陨落——王尔德书信集》

[英] 奥斯卡·王尔德 著

孙宜学 译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

内容简介

《美之陨落:王尔德书信集》是迄今国内最为全面、系统的王尔德书信作品,按照由早到晚的年月顺序,收录他21岁春风得意到郁郁而终的91封书信,其人生的繁华与落寞尽在其中。这些书信是王尔德唯美思想的全方位体现,饱含其后半生,尤其是在狱中时对美、自我、友谊、人生、婚姻、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思考,呈现了他年轻时的潇洒不羁和落魄后的一地鸡毛。我们得以突破“王尔德研究”的狭窄视角,遇见一个更加复杂和立体的王尔德,循着他的人生轨迹,看一场名为“美之陨落”的无声戏剧。

王尔德葬礼:纪念王尔德诞辰(7)

《爱从不平静——塞维涅夫人书信集》

商务印书馆9月十大好书

一份跨越半生的动人母爱

一次书信语言的典雅绽放

一幅关于法国最奢侈、辉煌时代的浮世绘

王尔德葬礼:纪念王尔德诞辰(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