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所做的事情能代表你的想法吗?你亲眼所见都是真的吗?恐怕并非如此,世间之事真真假假,谁又能说得清呢?

即便是你深信不疑的至亲之人所说出来的话,也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因为很多时候,他们说出来的话并非内心真正所想,借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一种“伪装”和“粉饰”

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坏人,我们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符合主流价值观。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1)

作为子女,我们深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无论从感情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我们都应该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作为朋友,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以真心换真心”,真诚永远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大法则;作为社会公民,我们遵纪守法,也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做一个对身边人和社会都有用的人。


这一切都表明我们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换言之,社会希望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就会努力避免对它的违逆,竭尽全力让自己看起来合群、合主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文化就像我们所有人的“大家长”,它管理我们、教育我们、引导我们,不希望我们走上歪路,而是听从他的教诲,走上一条早已为我们安排好的“康庄大道”。

因此,人们的所有语言和行为,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特点,明白了社会文化对人们言行的影响,你便能更进一步地看清人性,分辨人心。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2)

我们已经知道,社会文化对人们言行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通常来说,你的言行符合社会文化,你就能心安理得,若不符合,你就会体验到焦虑感。

例如,集体主义是中国所提倡的价值取向,那么当我们在面临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时,你会如何选择呢?

若选择前者,你的行为便符合了中国的社会文化,避免了焦虑,若选择后者,则意味着你为了个人的私利而导致集体受损,你将背负自私之名,即使没人知道,你也会心存内疚。

在人际交往中,主流的社会文化是礼尚往来,人际交互作用也遵循“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的法则,但有些人不讲礼仪和分寸,不懂感恩,不喜回报别人的好意,久而久之,他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感。

又比如,在亲子关系中,父慈子孝是受到所有人认可的一种社会文化,若父母能对子女慈爱,子女能孝顺父母,那么一家人就其乐融融,和谐幸福。

反之,彼此任何一边没有遵循这种社会文化,其结果通常就比较凄惨,家庭关系也会摇摇欲坠。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3)

以上就是违反社会文化的一些典型例子,那么,当人们感到焦虑和紧张时,会怎么办呢?

认知失调导致焦虑感和紧张感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eo 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他认为,当一个人的多种认知之间出现不一致时,人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进而产生焦虑感和紧张感。

为了消除这种不良的感觉,人们通常会采用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或是引进新的认知因素这三种方法来实现目的。换言之,当你的言行违背社会主流文化时,你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 改变态度
  • 改变行为
  •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以上三种方法就是人们用来消除焦虑的。所谓改变态度,指的是通过改变态度使其言行一致,以消除焦虑感。试想,当一个以前认为吸烟有害健康的人染上了吸烟的习惯,他会如何想?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4)

显然,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将使其产生认知失调,但行为(吸烟)已经产生,那么他便只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转而认为“适当吸烟无害”,由此达成认知的协调。

所谓改变行为,就是指改变行为使其与既有态度一致。

例如,当一个年轻人意识到自己一事无成是对父母的辜负,他就会改变自己的消极行为从而变得积极上进起来。所谓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指的是通过增加某种新的观念,从而达成认知的协调。

例如,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发挥不佳,成绩排在了倒数,那么他可以以“昨天没睡好所以思维迟钝”这样一种新的认知来消除心中的焦虑感。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5)

通过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人经常会认知失调,违反社会文化只是引起认知失调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真实情况是,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到人生大事,我们会因各种因素而产生认知失调。

由此,人们便“发明”了各种方法来减轻或消除这种焦虑感。实际上,改变行为或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因素只是比较笼统、学术的说法,想要更深入地理解人们的言行,需要你对生活细致的观察。

正如文章开头所言,很多时候人们的言行其实都是一种伪装,为了消除自己的焦虑感,言不由衷的普遍性你根本无法想象,下面我们就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分析人们的心理活动。

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指的是不敢面对事实的一种心理现象,我们的一生会经历许多难以接受的事情,出于自我保护或是其它的一些原因,我们不得不自欺欺人。然而,无论事实多么残酷,我们都终将面对,相比于其积极意义,自欺欺人的消极面或许更加凸显。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6)

在恋爱关系中,彼此之间相互的付出不可谓不真心,然而,你越是真心,付出得越多,你就越是难以自拔。因此,小两口之间摩擦不断、争吵不断是常态,感情由盛而衰似乎成了不变的铁律。

当你们的感情濒临破碎,对方向你问出了致命一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会如何回答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对其予以否定,表示愤怒或是好言相劝,以维持自己在感情中的好形象。

然而,很多时候,即便你已经对这段感情不抱希望,你还是不敢直言自己的变化,因为冥冥之中你似乎能够感觉到这是对对方的一种辜负,亦或是担心即使分手,下一段恋情未必更好。

有多少人在恋爱初期许下天长地久的誓言,又有多少人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后者的数量恐怕并不占优势,当你变心或者对感情不抱希望时,你无疑会产生认知失调,而自欺欺人就是一种最好的消除你焦虑的方法。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7)

最可怕的是,处在恋爱中的人似乎意识不到自己的自欺欺人,他们“强行”让自己显得专情,“强行”让自己不辜负对方,这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或许答案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但我想说的是,这种自欺欺人虽然能让你感到好受一些,但有朝一日,积压在心里的对对方的不满可能会爆发性地倾泻出来,从而给对方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无论是在恋爱还是在婚姻中,我们每天都应该反省自己的言行,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善意的谎言”让你和对方获得短暂的喘息,但却是一种不真实和不负责


然而,自欺欺人绝不仅仅体现在恋人之间,亲子之间也是一样。父母爱我们,保护我们,希望我们健康、有本事,这是人尽皆知的。但你可曾想过,父母也可能会憎恨我们、讨厌我们?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8)

很多时候,父慈子孝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真实情况却并不乐观。或许你成长于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但此时此刻,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家庭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的家庭关系极其恶劣,大家庭也四分五裂,几乎每天都上演着吵架、打架这样的戏码。在那样的家庭氛围中,父母又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呢?

有时,他们像一个正常父母那样关心自己的孩子,但有时,他们又显得极其矛盾。从社会角色关系的角度讲,他们是亲子关系,但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讲,他们或许连最基本的情感联系都没有。

换言之,在有些家庭中,亲子关系名存实亡,他们之所以还维持着亲子关系,只是因为他们碍于这一层固有的、不可辩驳的社会角色关系,但如果不考虑这一层血脉纽带,他们之间或许会老死不相往来。

然而,父母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的憎恨和讨厌,一味地强调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心理矛盾,进一步扭曲了他们对孩子的态度。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9)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即使是在正常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也不全是无私和关爱。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再加上巨大的生活压力,迁怒孩子、殴打孩子、冲孩子发泄是普遍存在的。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这些行为并非不可原谅,特别是当他们日后为人父母时,就更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然而可怕的是,父母们通常不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他们掩饰自己的错误行径,美化自己的行为,把一切都说成“我是为你好”,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终只会拉大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制造出更多的不信任感。

人性的复杂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无论是在恋爱中还是在亲子间,言行都充斥着真真假假,言不由衷的普遍性你无法想像,包括我们自己也是一样。

究其原因,社会文化对我们的要求以及避免认知失调明显不能给出完整的解释,我们只能作出一些猜测,来探究人们的心理活动。

窃以为,我们每个人都没必要让自己显得冠冕堂皇,特别是在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前就更是如此,无论是有意的掩饰,还是无意识的美化自己,都只是一种暂时的心安理得。

心理学放下焦虑(心理学自欺欺人)(10)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关系是同时存在的,换言之,我们不应该被社会角色关系所“绑架”,而应该探讨内心真实的态度,你所认为的并非真实,而真实则是——你对任何人都是既爱又恨。

你爱对方,是因为对方能够满足你的需要,是因为对方是你的父母、子女、爱人或是朋友,而你恨对方,则是因为对方伤害了你的自我价值、辜负了你的心意或是单纯地与你性格不合。

自欺欺人让你心安理得,但却无法让你坦然面对自己,笔者希望的是所有人都能够清楚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要被认知失调和社会文化蒙蔽了双眼,看不到感情的两面性。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心徒使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Lin, C. E.Putting Your Thoughts On Trial: How To Use CBT Thought Records. Internnational Bipolar Foundation.

第一心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