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

九月影市进口大片不少。不知道哪款是你的菜?

诚然,爆米花电影很爽,可以全程不带脑子观看,场景激烈处内心高喊666就行,但《信条》这样的片子,后劲十足实属难遇。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1)

影片英文名《TENET》是回文,影片也是回文结构。即先有结果,再讲原因。

影片开头就有神秘的逆行队友出现,救主角一命,直到结尾才通过一个挂件细节告诉观众救他的人是谁,以及他为什么会帮主角;追车途中出现了一个翻滚的汽车,之后主角逆行回去,究竟为什么翻车才终于揭晓;以大剧院劫案开场,结尾再次回到大剧院爆炸发生当天,影片结构非常工整。

与那些满是时间和剧情bug的走肾爽片相比,《信条》布局相当精妙。不得不称赞诺兰的编剧功力,这样一部“走脑”的大片,实在值得多刷几次好好品味。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2)

“走脑”,也“走心”。诺兰作品中从来不缺隐忍又深沉的感情表达。不同于很多情感大鸣大放的电影,在诺式电影语言中,情感从来都是克制的,但份量又极重。

《盗梦空间》中莱昂纳多饰演的男主对前妻割舍不下的情感成为他的心魔,《星际穿越》中马修·麦康纳饰演的主角对女儿的思念穿越宇宙。这次在《信条》里,诺兰在正逆时空中给大家展现了一段别样的友情。

《信条》的情感核心,是主角与Neil的关系。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3)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4)

两人的初见就藏着细节:Neil笃定地为男主点了无糖可乐,也许是来之前做过功课?最终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有隐情。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5)

他们的关系也跟《信条》全片结构一致:在影片结尾时,这段友情对主角来说尚未开始,对Neil来说即将结束,他将走向死亡,而主角要前往未来。

最终告别对话“这是一段美好的友谊的结束”,“对我来说是开始”更是催人泪下。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6)

回到影片设定,“时空逆转”很新奇。其实影片中,诺兰通过巧妙的颜色变化来对应了正向逆向,红色代表正向,蓝色代表逆向,这样观众们理解起这部电影就变得简单的多了。

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小设计方便观众理解,另一方面,诺兰在尽可能丰富观众观看体验。十年前,中国观众给诺兰的《盗梦空间》冠以“银幕奇观”的名号,十年后,这个名号同样适用于《信条》。

子弹逆向飞行回到手枪里弹孔消失,高速上失事翻转的汽车恢复正常,高楼正向与逆向两度爆破……影片中种种奇观场面令人大开眼界。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7)

诺兰有个称号叫做“实拍狂魔”。为了营造真实感,诺兰毫不吝啬于各种场景的搭建。开场基辅剧院的场景,剧组是特意来到位于爱沙尼亚塔林的庞大场馆Linnahall拍摄,并且重修了废弃十年的大剧院;奥斯陆机场飞机撞毁的场景中,诺兰买下了一架真正的退役波音747飞机并真的进行炸毁;高速公路的追车片段,剧组封锁一条六道高速公路的八公里路段三周,找来洛杉矶的20名顶级车手组成的核心团队进行拍摄创作。

这样沉甸甸的诚意,你感受到了吗?或许拉个绿幕来拍摄要简单很多,这也是当下很多号称的“大制作”会采取的拍摄方式。但诺兰就是要用实拍把观众完全带到那个逆行的时空中,这样难得的银幕体验,怎么能错过呢?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8)

影片中还有很多小细节值得细细品味。

比如,影片回文梗贯穿始终。除了片名“信条”(TENET)是正着读与反着读完全一样的回文结构,影片中更多地方都埋着这样的彩蛋。反派名字叫做Sator,奥斯陆自由港建造公司的名称是ROTAS,歌剧院的英文是Opera,女主Kat的好友姓氏是Arepo,加上片名TENET,正好构成了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回文方砖Sator方块(Sator Square):无论是左右上下还是倾斜,都能组成来回文;不论从哪个开头阅读,都可以独立得出SATOR、AREPO、TENET、OPERA、ROTAS这五个词。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9)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10)

影片结尾,极其艺术的留白也引发不少讨论,例如Neil身份的问题。有人猜测Neil就是女主Kat心心念念的儿子Max,并且指出这也是诺兰和观众玩的一个回文字谜。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11)

仔细一想,Kat的儿子Max在影片中从来都没有露出过正脸,扮演Neil的罗伯特·帕丁森还按照诺兰的要求去把自己的头发染成了和小演员一样的金色,或许这些都是在暗示我们,Neil和Max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这样一想,影片设定就更精妙了:男主角费劲心思救活女主Kat,Kat一心守护自己的儿子Max,最终又是Max(Neil)逆行回来救下男主——再次形成工整的回文结构,诺兰,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信条清晰版什么时候出来的(信条后劲也太大了吧)(12)

像这样类似的细节影片中还有很多,可见导演拍摄时候的用心程度。这也是诺兰一贯的风格,在诺氏电影中,从不给所谓的“正确答案”,开放式剧情总能引发狂热讨论。他在影片中埋下的线索和彩蛋如拼图一般,可以由观众去拼凑,在二刷三刷中依旧能收获不一样的观影趣味。

而这,才是诺兰电影最大的魅力。

《信条》就是这种需要N刷的电影:刷一遍看视觉奇观,多刷两遍才能完全感受它的细节安排,你又会感慨:“诺兰牛逼!”

想和朋友们一次讨论个痛快的话,不妨先好好做好功课,多刷几次找足细节。既然《盗梦空间》里最后那个陀螺到底有没有停都能争论上十年,目测《信条》里的这些悬念也会被津津乐道很久——这或许就是好电影的魅力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