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济南段历史典故(济南黄河故事⑩〡引出黄河水来济小清河)

1956年3月19日,济南市引黄济清虹吸管工程正式放水。在济南市郊区杨庄,黄河水通过虹吸管流经东太平河,源源不断地注入小清河。经济南市引黄灌溉工程办公室组织实施,济南市引黄济清虹吸管工程于1955年开始修建。工程建成放水后,据1956年3月28日的测验,输水量每秒钟为4立方米。

黄河济南段历史典故(济南黄河故事⑩〡引出黄河水来济小清河)(1)

1956年,黄河水通过虹吸管注入东太平河,源源不断地流向小清河。左庆翻拍

1956年4月4日,《大众日报》报道称:“小清河原来的流量太小,载重量20吨的船,航行起来只能载运13吨货物,对物资交流很不利。现在,注入了黄河水,小清河流量增加了,载重量20吨的船已能载重18吨,而且可以一直驶进济南工商河。另外,引进的水还能灌溉济南药山区的1万多亩土地,冲淡工商河的污水,改善济南市北郊工业区的环境卫生,解决沿河工厂的工业用水问题。”

引黄济清的设想萌生于民国时期。1932年,山东省建设厅拟定《引黄济清工程计划书》,拟利用历城县王家梨行至张家林长29公里的黄泛溜道,引黄河水济小清河发展航运,此计划因经费无着而未实施。

黄河济南段历史典故(济南黄河故事⑩〡引出黄河水来济小清河)(2)

1956年,济南小清河。

继1956年济南市引黄济清虹吸管工程于杨庄建成放水后,济南市引黄灌溉工程指挥部又先后组织兴办了盖家沟和北店子两处引黄济清涵闸。1958年11月至1960年3月,在黄河南岸盖家沟险工段修建引黄闸一座。该闸建成后,对黄台发电厂的供水起到了一定作用。后因管区及排水渠道不配套,以及闸身下陷,停止使用。北店子引黄闸位于吴家堡镇北店子黄河险工段上首,1970年3月动工,6月建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箱式涵闸,3孔,每孔高2.6米,宽2.8米,长50米。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引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闸后出口处建扬水站,安装水泵12台,3427马力,设计提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扬程7米。1981年在旧闸站后又建一新闸,为三孔箱式涵闸,高2.8米,宽3.5米,引水流量为50立方米每秒,同年底竣工。原设计虽有引黄济清任务,但由于无沉沙洼地,浑水入渠,淤积严重,已不能自流引水。

(本文选自济南市档案馆编《照片里的黄河故事》一书,山东齐鲁音像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出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