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鱼拓传承人8年拓3000条鲤鱼手(古老技艺得复原)

2018-09-05 07:02 | 钱江晚报

非遗鱼拓传承人8年拓3000条鲤鱼手(古老技艺得复原)(1)

一张宣纸,几种黄绿中国画颜料,三小包脱脂棉,一条富春江大鱼……几样毫不相关的东西组合到一起,你能想到什么?

杭州富阳场口镇人金广庭和他请来的尹老师用这4样东西,复原出一项古老技艺——鱼拓。

宣纸上的大鳊鱼“活”了

非遗鱼拓传承人8年拓3000条鲤鱼手(古老技艺得复原)(2)

9月4日,金广庭一大早就来到杭州——他新得了一条7斤重的大鳊鱼,专程请尹老师去富阳拓印。

尹舒拉老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山水画知名海内外,自创的鱼拓功夫更是一绝,“我的鱼拓方式和千岛湖的鱼拓有所不同。千岛湖那边是将鱼身涂满墨汁,再盖上宣纸,用手一抹2分钟就能完工,我的鱼拓作品至少要2个小时。”

尹老师随身携带了一个神秘的小包,里面放着中国画颜料、喷水壶、脱脂棉做成的拓包,这些是鱼拓需要用到的工具,“我的鱼拓作品深浅浓淡,虚实转换,都靠这个了。”

要拓的大鳊鱼是从富春江渔民手中买来的。为了新鲜不破坏鱼形,在尹舒拉准备拓印的前一刻,大鳊鱼依然活蹦乱跳,“先用盐给鱼摩擦一遍,用纸吸走鱼的粘液,接下来就是把鱼敲晕。鱼必须没有意识,一旦它乱动,鱼拓的宣纸就没法用了。”

铺上一层柔软的富春江宣纸,轻轻覆盖在鱼身上。青瓷碗中呈放了黄、蓝、黑、棕四种颜料,尹老师拿起拓包轻轻沾取一点,按压几次淡化颜色。顺着鳊鱼的身体曲线,尹老师在宣纸上轻轻拍打起来,“拍打要有节奏,重一次,轻两次,其中的转换要细心体会。”

只要把握住拓包的节奏,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鱼自身的体态,一切将会水到渠成。

按压几次,鳊鱼的鱼尾、侧鳍从宣纸一面透出黑青色。与临摹存在细微差别不同,宣纸上连侧鳍上的细微分割线与鳊鱼实体都分毫不差,“鱼拓要了解鱼的结构,比如在画上更黑的地方是最突出的部位,浅的地方是扁下去的地方,对应着鱼脊梁和鱼肚,选择的颜色就不同,不可以任性瞎选。”

尹老师在拓鱼眼时分外小心,“全黑的鱼眼难看,保留出一汪水灵灵的眼白,鱼才像是有了生命。”

鱼拓最后一关,是让宣纸离开鱼的身体。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到下午2点钟鱼拓结束。4小时的时光让宣纸和鳊鱼难舍难分,一个不小心,扯的过程中宣纸就会破。尹老师一边吹气,一边慢速拉开宣纸。

想留住富春江里所有的鱼类

非遗鱼拓传承人8年拓3000条鲤鱼手(古老技艺得复原)(3)

金广庭在富阳经营着一家乡间民宿,经常会有书画文化人来这里聚会,因此结交了很多文化界朋友,也认识了会鱼拓的尹舒拉夫妇,“一次闲聊中,大家谈到用什么方式能够保护场口的渔业资源,尹舒拉的夫人做过渔村文化保护。她提议,为何不用鱼拓试一试。”

金广庭直言当时很触动,他没有接触过这种形式,就很想试试。

鱼拓,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宣纸把鱼的身形拓印出来,细致到鱼须,精确到每一块鳞片。

常见的鱼,金广庭不敢麻烦尹老师,直到一次契机出现。10多天前,富阳鱼民捕获了一条长1.38米、重20.5公斤的野生鲶鱼。大鲶鱼一出现,金广庭忍不住了,正是一个鱼拓的好时机呀!

8月30日晚上,他把尹老师请到富阳。8月31日,这条大鲶鱼以“春江第一鱼拓”的形式亮相场口。

照片也能清晰保留鱼类资料,保存鱼类资源何必要用鱼拓这么费劲?

金广庭打了一个比喻,“新生儿出生那一刻,小脚都会被留存做脚模。每个人的身体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终生不变。每条鱼也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肌理纹路。鱼拓可以清晰保留鱼的身体痕迹。我们想要把富春江里面的鱼类都拓印起来。这既可以是一种鱼类资料的收集,又可以充当一个鱼拓美术馆的展品。”

富阳区文创部主任徐忠很看重鱼拓的意义,他告诉记者,鱼拓弥补了一个文化缺口,打开了一个新的文创思路。9月底在场口举行的江鲜大会,文创部打算把鱼拓作为一个固定项目,展出鱼拓作品。

(原标题《鱼拓,让鱼在纸上活起来》,记者 章然,编辑:王逸群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