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电影经典(重温老电影致敬李时珍)
文 | 尺半鲤鱼
提到李时珍(1518-1593),大家不仅都知道他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而且多半也熟悉他花了27年时间(其实加上出版前的修改有近40年时间)写成巨著《本草纲目》的故事。早年那个“让李时珍今朝来”的笑话恐怕只存在于《故事会》中。但是每个人对李时珍其人其事了解的程度不一样。因此,我想结合史实和老电影,和大家一起重温一下这段历史故事。
老电影与印象中的李时珍七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我还在位于黄陂县长堰西李甲村的新华上学。那个时候的语文课本或社会简史中经常有介绍蔡伦、黄道婆、李时珍等古代科技名人之类的文章或段落,所以李时珍的名字大概是那个时候在我的脑中建立印象的。同时期曾在长堰粮店旁空地上放映的老电影《李时珍》,则让我对他的故事从文字走向了影像。近年又在网上看过几次,每次都有新的感受。
总体说,这部电影从人物服装、发饰、建筑、室内背景、物件、历史事件,大体上是忠于史实的。片中音乐也富有古韵,时而清缓悠扬,时而悲壮激越,和内容很契合。演员赵丹在电影中对李时珍的心理活动、对话,及其它细节把握得很好,只是把青年李时珍演得过于帅气。
此前在书本上看到的李时珍画像都是著名画家蒋兆和画的,挺干瘦,武汉市洪山区光谷广场上的李时珍雕像与蒋兆和画的也比较接近。个人觉得蒋兆和画的更接近李时珍本人,这么说并不是先入为主的原因。
史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本草纲目》编撰完成后,李时珍曾到黄州、武昌、南京等地联系刻印之事(这一点在电影里面也有介绍)。万历八年(1580年),为了宣传其书,李时珍曾去江苏太仓拜访了当时学术界领袖王世贞(1526-1590)。
王曾任湖广按察使,时已罢官在家,延李时珍居留数日,相谈甚洽,并应邀为《本草纲目》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序。序中对李时珍的外貌有这样的描述,“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另外王世贞对这位初次见面的朋友居然写了一首《赠李时珍诗》,同他开玩笑。
诗中写道:“李叟维肖直塘树,便睹仙真跨龙去。却出青囊肘后书,似求玄晏先生序。”从王世贞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李时珍是很瘦的,并且长得并不好看。不过影片后面赵丹演的老年李时珍却形神兼备,连语言及说话的语气让人觉得好像这就是李时珍本人。
李时珍一生,跟他的《本草纲目》编撰出版一样曲折坎坷,但信念坚定,乐观豁达,百折不挠。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主题在它的海报中也已提及:看先贤走过的艰辛的道路,看前辈所作的宏伟的事业。我觉得这部艺术片虽是1956年拍摄的,但值得细细品味。
李时珍所处的时代与家庭及师友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湖广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卒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生活在明中叶(1436-1620)后半段,一生经历了正德(武宗,1505-1521),嘉靖(世宗,1522-1567),隆庆(穆宗,1567-1572),万历(神宗,1573-1620)四朝。他逝世后刚好半个世纪,明王朝就覆灭了(1644年)。
同一时间段欧洲的文艺复兴正如火如荼,产生了诸如伽利略(1564-1642),哈维(1578-1657)和阿格里柯拉(1494-1555)等科技人物。当时的明王朝虽说经济状况大不如前,但在科技领域却产生了像李时珍,潘季驯(1521-1595,著《河防一览》等,发明束水冲沙法),朱载堉(1536-1611,著《乐律全书》等,创十二平均律),徐光启(1562-1633,著《农政全书》,译《几何原本》),宋应星(1587-?,著《天工开物》《观象》《乐律》等),方以智(1611-1671,著《物理小识》)等著名人物。
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曾感叹这些人虽然活动不一定与当时西方科学家有联系,但其学术水平足可与西方一流同行相匹敌。已故史学家侯外庐教授把16-17世纪中国称为“天崩地解”的时代也是所见略同。
除李时珍外,这一时期的医学大家还有薛已(1486-1558),张介宾(1563-1640),赵献可(1550-1625),王肯堂(1549-1613,同时也是书法家)等。以上就是李时珍生活年代真实的社会背景。
李时珍可以说是出生在中医世家,他的祖父是一个走村串户的“铃医”,没有留下名字。他的父亲李言闻(1483-?),字子郁,号月池。中过秀才,有些文化,医术比较高明,著有《人参传》《蕲艾传》等。在当地颇有名气,曾被荐为太医院吏目。电影《李时珍》中,李月池去世时李时珍尚未来得及赶回家中,李父的这些著作由时珍夫人转交给他。结合历史记载,我推测李父去世这一年应该是1559年。
李时珍自幼受祖父、父亲的思想影响,对医药颇感兴趣。但在封建社会,医生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而月池公的长子李果珍悟性方面不及弟弟时珍,所以父亲就把通过读书踏上仕途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李时珍身上。据武汉大学原哲学系教授唐明邦先生说,李月池对李时珍在教育方面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
1、灌输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在准备科举考试时期。电影《李时珍》开始镜头——1540年李时珍到武昌参加考试,父亲李月池(舒适饰)一直陪伴在身边——也应证了这一点。2、在医药学上对他进行基本理论及技术的教育,教给他从事药物学和医学的研究方法。3、养成良好医德,善于处世待人方面,为他做出了表率。这一点电影中也有多处表现,大家在看这部电影时也可以感受得到。
当时蕲州城中有四大名门,分别是冯家、李家、顾家和郝家。文献记载李月池与顾家及郝家交往颇深。顾家有两兄弟顾问(号日岩)、顾阙(号桂岩),均是进士出身。二顾归隐后常在家聚会名儒,讨论学问,饮酒赋诗。他们也与一些术业专攻的方技人物交往。这其中也包括李月池、李时珍父子。
顾氏兄弟还常在蕲州城内阳明书院和崇正书院讲学,李时珍也经常去听并虚心向他们请教。顾家后代清代文学家顾景星为李时珍写传时,称时珍师日岩公,其实他们关系属于师友之间。李时珍从顾家获得的帮助主要是:1、文史方面的知识和哲学方面的思想。2、顾家有大量藏书,可供李时珍随意查阅。
郝家也有两兄弟郝守正、郝守道。郝守正进士出身,官至怀庆知府,后离官归隐。郝守道则好医术,曾游历京师,山东,江淮等地,广泛收罗医药著作,藏书甚丰。李时珍常和郝守道讨论医理,药理,也经常借阅他的医药方面的藏书。
李时珍读书很认真,“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做了不少读书笔记。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序中说李时珍为编撰此书曾“书考八百部”,很多资料就来自这些平时积累。如果说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周围环境影响了李时珍的人生走向,那么,在与父亲和志同道合的师友交流的过程中则形成了相应的思想和知识构成,这是他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保障。
李时珍的抉择电影开头不久有这么一段:1540年,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的李时珍在回家的船上向父亲请求要跟他学医。父亲很无奈,看着江中逆流而行的木舟对他说:“你要学医,今后就像这条船,一生都在逆流里,可还得向前行啊!”李时珍心意已决,对父亲立下誓言:“心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愿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父亲考虑到现实情况,以及儿子的坚决态度,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这部电影中有很多富有寓意的镜头,比如:逆流中的帆船,喊号子的纤夫,空无一人的江面,路边的万年青等)。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对于想金榜题名踏入仕途来说,算是白费了,但是却为李时珍转向医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条件,真是“祸兮福之所倚”啊!
1545年蕲州地区惨遭大旱,接着又遇水灾,一时饿死者相枕藉。可怕的瘟疫又随之流行。时年28岁的李时珍同父亲一起,全力为群众治病防疫,深受大家爱戴,史称“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瘟疫流行,出现很多疑难病症,促使李时珍认真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由于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又有珍贵的医学典籍可供参考,勤学深思的李时珍很快就超出一般乡村医生的理论水平。
父子俩相互启发,共同研究,李时珍对医学和药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临床在阅读了大量本草著作后,李时珍发现旧本草存在许多缺点和错误,认识到《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不多,三品分类法已不实用;《名医别录》也有不少欠妥的地方,《经史证类本草》最为完备,但也已成书400多年,药物品种应该加以充实,分类应加以改进。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此刻的他已不满足做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他大脑中突然产生了重修本草的念头。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8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因楚王酷爱炼丹求仙,宠信道士,而李时珍常常因理念与道士们不合而发生争吵,于是为了不耽误自己医术上的求索并实现服务大众的理想,他常去蛇山观音阁为群众义务治病,并向群众寻方问药。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朝廷令地方举荐名医入太医院补缺,经楚王推荐,李时珍入北京太医院。他利用出入御药库、寿药房的机会见识了许多珍贵药物,这为他重修本草准备了有分量的材料。一年之后,因他和酷爱炼丹求仙的贵族们志趣不相投而不被重视,且他心里一直想着研究医药学,所以托病辞职,从此开始了他著书(李时珍所著之书除《本草纲目》外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濒湖医案》《薖所馆诗话》等)和外出寻方采药的历程。
李时珍拜师的故事
关于李时珍的传说故事有很多,这里只讲一个他千里拜师的故事。话说有一年,蕲州城里一位四川商人来请李时珍看病。时珍一看,这人的症状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治之症,估计活不了多久,怕他死在外乡,便开了一个药方,叫他上路服用,早日回乡。
不料,过了一年,那个商人又来到蕲州,红光满面,身强力壮。李时珍一见,吃了一惊,忙问:“是哪位神仙的仙丹妙药治好你的病?”商人回答:“全凭你的药方我才拖着病体到了夷陵。遇到一个人称小华佗的医生,问我可曾服药?我说服了你开的药方,好容易才到夷陵。小华佗看了你开的药方,起初频频点头,继而摇头微笑,后来他在你开的药方上加了两味药。我服了这个药方,不到一个月,病就全好了。”
李时珍听了,昼思夜想,不知加的是哪两味药,决定亲自去拜访这位名医。到了夷陵,他先不露身份,只诚心求小华佗收他为徒。他每天为小华佗磨墨、扫地,格外朴实勤快。终于取得小华佗的信任,他才告知来夷陵的真实目的。小华佗指出:“你下药虽有画龙之功,却无点睛之术。”于是告诉他那两味药和加这两味药的道理。李时珍满意地谢师而归。从此,李时珍给人看病注意深挖症状背后最根本的东西,对症下药,每每药到病除。
李时珍的足迹与《本草纲目》的编撰出版月池公曾告诫儿子,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现在看来,这和上世纪初青年毛泽东提出的“闭门求学,其学无用”强调游学观点本质上是相通的。另外李时珍从医11年之后,1552年当他35岁时,毅然结束了单纯的开业行医生涯,开始了重修本草的目标和计划,而这也常常需要进行外出考察。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从1552年开始到1578年完成,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16年,采方问药,广泛收集资料;后11年,厘订纲目,三次修改定稿。李时珍带着次子建元和徒弟庞宪远出寻方采药,广泛地向农夫、渔夫、樵夫、猎人、铃医请教(正所谓“圣人无常师”),足迹遍及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江苏等地,登过太和山、大别山、茅山、伏牛山等名山。
据原黄陂长堰中学教师胡礼兴老师所著《黄陂古今谈》记载,李时珍曾两次到黄陂木兰山采药并在当地留下一些历史传说。李时珍一行在各地采集了许多珍贵的药物标本,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札记》,这为进一步研究整理本草,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电影《李时珍》和小学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都艺术地再现了他们外出采药寻方的片段。
在这个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儿子建元和徒弟庞宪也在历练中逐步走向成熟。《本草纲目》完成前,建元的任务是负责效订工作,同时为《本草纲目》绘制全部药图(金陵版《本草纲目》有药图1100多幅,不少植物和动物药图都绘制得精致生动),后来成为医术高明的医生。而性格孤僻的庞宪因学习认真,工作踏实,对人诚恳,深受李时珍喜爱,经常带他外出采药问方。
在老师的调教下,庞宪对医学理论有较深的造诣,后来也成为名医。电影《李时珍》中,在本草纲目稿书写成之后,庞宪如数家珍地报着数字:“整部书共52卷16部60类记载药物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单方……”欢快的语调中不仅显示出终于完成书稿的喜悦,也饱含着一种朴素的幸福感和让书稿尽快出版造福社会和后人的希冀。
然而,由于《本草纲目》中多处出现批判当时炼丹求仙社会风气的段落,加之卷帙浩繁,人力财力等因素的影响,这部被王世贞赞誉为“博而不繁,详而有要”“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的医药学巨著直到李时珍死后三年才由南京藏书家刻书家胡承龙刻印完成(注:由于多种原因当时没有人愿意承印这部书,后来在1590年得到胡承龙的支持才开始刻印,到1596年才完成全部刻印出版工作,史称“金陵版”)。同年,其子李建元根据父亲遗表将此书进献于朝廷。
虽说封建统治者对这部书并不重视,但《本草纲目》问世之后,很快誉满天下。不仅在国内有多种版本,而且很快翻译成多国文字。这个结果就像电影结尾李时珍预料的那样,“我相信书早晚会刻出来的,一定会刻出来的。”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四百多年过去了,没有人记得明代同时期那些举人或进士甚至那些达官贵人的名字,但人们从没有忘记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伟哉夫子!让我们一起向这位先贤致敬。
(投稿请至:admin@mulanguli)
本文作者尺半鲤鱼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尺半鲤鱼,黄陂长堰人,现居武汉市洪山区,电子技术员,采购工程师,业余棋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