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代乡关何处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

迢递起朱楼。

苏州古代乡关何处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1)

总在这个时候与你在诗词中穿越唐宋,你在此岸,我在彼岸,你撑着油纸伞,我划着乌篷船。你一挥手,我便撑船划桨向你走来,载你去梦中的那座城。

一座城,一城山色,半城湖光,总有几分姿容,清浅于笔墨,安然于心中。生活得久了,便也习惯了繁星黎明,不息泉水。在诗词中和我一起去你心中的地方吧,这里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喧嚣,只有唐诗的风骨、宋词的绮丽和那一段等待与你发生的动人故事。

在这里,你会爱上这座城,也许是因为城里住着某个喜欢的人,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今天的这座城,就是那秦淮河畔回首即是江南佳丽的金陵帝王州—南京。

苏州古代乡关何处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2)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此后东晋、南朝的刘宋、萧齐、萧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继此之后,南京又先后成为杨吴西都、南唐国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师、太平天国天京、中华民国首都,故又称“十朝都会”。坐拥钟山,紫气东来,北拥扬子江,银涛阵阵,拍岸千年。这座古老的都城,和城里的佳人,正在等你的邂逅。

说到南京,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散文里面,朱老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清凉山里的扫叶楼窗外群山环抱,夏夜清凉,华严庵里的莫愁湖荷叶连连可摇舟采莲,还有那玄武湖、秦淮河,唐宋的气息一场又一场的沁淫这座城池,像几百年前漫过楼兰的风沙。街上的女子依在西园绣花的危楼,提针捻线,屏上是猩红的鸳鸯和燃放的梅花。我还是在想念秦淮河我那片葱郁的琼花,想念那柳色的莹瑞,桃花的嫣红,空山的鹤唳,静夜的钟声,想念隐藏在花下暗香浮动的幽月和黄昏刬袜步香阶的金镂鞋。

苏州古代乡关何处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3)

在这杨柳青青江水平的季节,我们邂逅这座城市,在魏晋余韵和唐诗宋词里寻找那她千年的踪迹。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南朝 谢朓 《入朝曲》

东吴、东晋、刘宋时期,都曾建都金陵,所以诗中城其“帝王州”,诗中的金陵,六朝繁华,烟柳葱郁,檐牙高啄,是当年的建康宫,也是韦庄诗里“无情最是台城柳”的台城。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时至唐朝,六朝金粉已无颜色,凤去台空,吴宫占荒草,东晋成古丘,灰飞烟灭,杳如一梦。

苏州古代乡关何处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4)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 刘禹锡 《乌衣巷》

《乌衣巷》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其中一首,自然永恒,人事沧桑,昔日六朝王公贵族的荣华富贵已成陈迹,朱雀桥边也长满了丛丛野草野花,无人问津。王导曾是乌衣巷的老主人,他帮司马懿建立了103年的 东晋王朝。谢安,淝水之战,一战成名也是乌衣巷的主人之一。如今世事变迁,王谢之家早就随着历史埋入了这乌衣巷的青石板里,如今乌衣巷已是寻常巷陌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杜牧 《江南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 杜牧 《泊秦淮》

十里秦淮,因这首诗名传神州,多情的杜郎,又来到了这金粉艳丽的秦淮河畔,但这次杜郎没有了春风十里的潇洒,更多的是焦虑。当年陈叔宝荒淫无道,自恃长江天堑,纸醉金迷,秦淮河的歌女在亡国之际,毫无伤感,歌舞依旧。

苏州古代乡关何处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5)

说起金陵,自然会有李煜的身影,那花间词还在你我耳边萦绕。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南唐 李煜 《破阵子》

南唐自古繁华,不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但就在此刻三千里山河的美丽国家顷刻覆亡。这首词作于金陵被宋军攻破之时,李煜率领亲属、随员等四十五人,“肉袒出降”,告别了烙印着无数美好回忆的江南。这次永别,李煜以这一阕《破阵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对故国的留恋和亡国的悔意都在这首词里。

苏州古代乡关何处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6)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北宋 王安石《桂枝香 · 金陵怀古》

金陵的晚秋,飒爽清凉,王安石登上城楼,放眼远眺,千里长江坐拥眼底,那远去的帆船、那隔岸的酒肆,那秦淮白鹭,非丹青妙笔难以描绘。但这是一首怀古词。

六朝君主,已相继败亡,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这大概是王安石对北宋积贫积弱的感慨吧,或许宋朝也要步入六朝的轮回。

苏州古代乡关何处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7)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南宋 辛弃疾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山河破碎总是牵动着这位迟暮英雄的神经,一旦触及,思绪的洪流便如同泄洪之水翻涌不止。

国破家亡之痛、岁月迟暮之恨,在登上建康赏心亭极目远眺的那一刹那袭上稼轩心头,半生都在为收复河山奔波,一生的忧世牵挂,最终却无用武之地,栏杆拍遍,也无人领会啊!

苏州古代乡关何处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8)

人生百年,比起金陵的世事沧桑,就如沧海一粟了。六朝的繁华,明初的繁盛都被岁月凋零在了那城墙的每个角落。靠近明城墙,聆听这座城市的千年钟声,行走在秦淮何,寻觅那莺歌燕舞的董小宛、柳如是...

金陵似乎有一扇窗,有人望出去,是山河故乡,婆娑众生;有人望出去,是琉璃世界,净土气象。而我只是一个过客,一个微不足道的虔诚者,对于南京,除了岁月沧桑的感慨、山河故里的壮志还有那扁舟一叶游遍秦淮,只为生生世世载你入梦的情怀吧。

最后,不要忘了这个城市所遭遇的一切,那长眠地下的30万同胞,是所有中华儿女心底的血泪史。

本期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南京的诗词?留言吧

你下期想带着诗词去哪?也留言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