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的正山小种红茶(从正山小种说起)
2005年金骏眉诞生之后,红茶市场瞬间被点燃,随之在福建武夷山一个叫桐木村的地方引起了茶客们的关注,这里是金骏眉原产地,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距离武夷山市区差不多70公里左右,海拔高,气温低,生态极好,为茶叶造就了独特的生长环境。金骏眉名声大噪,同样生长于桐木村的正山小种也走进了茶客们的视野。
正山小种属红茶三大类之一的小种红茶,在金骏眉问世之前,桐木村早已有制作红茶的历史,其主要制作的红茶品种就是正山小种,它被称作世界红茶的始祖,只是早期一直是走外销路线,所以不被熟知。正山小种具体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有人说明末,也有人说民国初期,看法不一,确切的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山小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
正山小种、小种红茶该怎么区分?
红茶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正山小种则属于小种红茶。在红茶刚出现时,小种红茶它还不是叫小种红茶,由于外形乌黑油润,桐木当地人就称它为“乌茶”,从当地话“Wuda”音译过来,意指黑色的茶。
https://z.jd.com/project/details/96368.html
18世纪时期,小种红茶外销出口量增长,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武夷周边产茶地区开始出现仿制小种,为了区别开武夷小种红茶,于是就有了“正山”和“外山”之说,正山即「真正高山地区所产」之意,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产区范围。
根据《武夷茶经》记载,产于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高海拔环境下所产的红茶为正山,以庙湾、江墩为中心,北到江西铅山石陇,南到武夷山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泽司前、干坑,西南到邵武观音坑,这些产区的小种红茶都能称为正山,出这范围之外的则是外山。
由此也可见,正山的范围不止桐木村,只是桐木村是核心产区,而现今为了更细分产区范围,有人将桐木村所产的红茶范围称之为“本山”,说的是桐木村出产的茶。
正山小种有哪些?
上面讲到正山小种的区域范围,在此范围内的小种红茶才叫正山小种。市面上目前的正山小种五花八门,又是传统烟熏小种、又是赤甘、铜骏眉、老枞红茶等等,这些到底都是什么茶?下面我们一一来区分。
从工艺上划分,正山小种可分「传统烟熏小种」与「无烟小种」。无烟小种是后期改良而成的,因许多人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传统烟熏小种的烟熏味,为了迎合茶客的口味,无烟小种才应时而生。
桐木村当地把传统烟熏小种称作「正山小种」,这是最原始的叫法,他们认为只有经过烟熏工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山小种。传统烟熏小种在制作过程中多了道烟熏工序熏制,繁琐不说,接受这种松烟香的茶客也不多,虽然茶农们每年多少都会做一些售卖,但还是以无烟小种作为主流,迎合消费者喜好。
而没有经过烟熏工艺的无烟小种他们称为赤甘。其中赤甘还分大赤甘、小赤甘,二者主要区别在于采摘标准不同,所谓铜骏眉等同“小赤甘”,小赤甘的品质优于大赤甘。这些是细分后才有这么多叫法,若要统称起来,都可以把它们叫作正山小种,包括传统烟熏小种在内。
那么什么是老枞红茶?,岩茶里的老枞水仙相信很多人都喝过、听说过。老枞水仙指的是茶树树龄高的水仙,老枞红茶也可理解为是树龄高的红茶。制作出来的红茶带有独特的“枞味”,叶片大,滋味浓厚。
不论是传统烟熏小种还是无烟小种、老枞红茶,都是用当地菜茶制成,通俗点讲,菜茶就是比较古老的品种。桐木村主要种植的品种就是以菜茶为主,其他还有少量的肉桂、水仙、黄观音、大白茶等,但用作制作红茶的只有菜茶最佳。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凌乱了,要简单点倒也不复杂,只需记住,正山小种分烟熏与不烟熏工艺就够了。
正山小种与金骏眉的关系?
金骏眉同样也是用桐木村的菜茶品种为原料制成,只是采摘标准与正山小种不同,全部采用单芽制作,成本相对更高,正山小种采摘为一芽二三叶。
目前从许多地方查到的资料显示,金骏眉属正山小种的一个分支。如果要严格归类起来,金骏眉其实不能算小种红茶,前面说了,若按桐木村当地的观点,小种红茶里面的正山小种,即传统烟熏小种,必须是经过烟熏这道工序。而现在无烟小种,包括金骏眉在内,都是没有烟熏的,制作工序与工夫红茶基本没区别,所以无烟小种与金骏眉可以归为工夫红茶,这是从工艺上来谈。当然,要官方点的说法,金骏眉以及其他无烟小种还是属小种红茶类。
金骏眉虽然昂贵,但并没有一些商家宣称“那么昂贵”,他们宣传昂贵的理由无外乎那几点:「芽头采摘于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6至8万颗芽头才能制作一斤成品金骏眉」。然而实际真相是,桐木村有茶的地方普遍在1000米左右,最上面的关坪村海拔差不多1200米,超过1200米基本无茶,有也是少许,不足以说事。其次,金骏眉的芽头采摘从来不会以颗来计算,没有人会闲着一颗一颗数着去制茶,制茶要看天气,天气好大概四斤芽头做一斤成品,天气不好的时候4.5到5斤左右芽头做一斤成品也是常事。
桐木村的金骏眉带有独特的高山气息,甘甜的滋味中含有馥郁的花蜜香,确实是很美妙的品饮体验。作为新型红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不再像当年那般“神秘”,价格也越来越透明。
在面世初期,金骏眉是以一种茶名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受到了四面八方的茶客追捧,市场乱象也紧接而来。由于桐木村的金骏眉茶青不仅成本高,产量也有限,于是茶商们开始发掘周边地区的芽头茶青来制作,这样成本可以降低很多,还能够蹭市场热点卖出好价钱。如果用桐木村周边产区的茶青来制作,品质也是可以的,一样能够制出好喝的金骏眉。让人想不到的是,也许是金骏眉三个字太过火热,市面上陆续还出现几十一百多元一斤的金骏眉,这些不知道什么地方的茶却依然有不错的销量,可见金骏眉受欢迎程度。
与其说金骏眉是一种茶名,它更代表一种工艺,用芽头制出成品,以至于其他红茶产区也纷纷效仿这种做法。当然还包括用其他品种来制作的,其中用乌龙茶品种制作金骏眉的最为常见,如梅占。这类乌龙茶品种制出的金骏眉香气高,多带有花香气息,但水偏薄,没有菜茶品种做的金骏眉有底力。
对于用桐木村以外的茶青以及其他品种来做的金骏眉,到底好不好,这个也是各家有各观点。有人说只有桐木村的金骏眉才叫正宗,有人说只要是用金骏眉工艺并且用芽头制作而成的金骏眉也可以叫正宗,前者是站在产区层面,后者是站在工艺层面,似乎都没问题。桐木村的茶农也有用乌龙茶品种制作以及销售周边产区的金骏眉。至于大家怎么看待什么才是正宗,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该如何看待当下的正山小种?
一切还是要从金骏眉说起,金骏眉带动了中国红茶,也带动了正山小种。金骏眉火了之后,有了效仿者,正山小种也不例外,而且制作比金骏眉更容易,青叶无需全用芽头。这些效仿者制作的正山小种用的基本是武夷山周边地区的政和、建阳等地茶青,远一点的还有沙县、安溪等地,成本低,产量多,最终售价也相对便宜。跟金骏眉一样,除了菜茶,也有用到乌龙茶品种。早在18世纪,正山范围内的正山小种产量因为无法满足出口海外需求,周边地区同样也出现过仿制正山小种情况,知道这段历史,就不奇怪现在这些周边地区生产的正山小种。
站在市场角度来看,正山小种已经不只是桐木村的正山小种,它更像个代名词,是武夷红茶甚至福建红茶的代名词,不管是桐木村的还是周边地区产的都叫正山小种。要区分是桐木村的茶还是周边的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辨别山场,山场摆在那,是不会变的,但这对普通茶客而言已经很难了,所以才会有“正山小种”统一武夷红茶、福建红茶的处境,闽红三大工夫红茶(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也早已被淹没在正山小种的盛名之下。
而烟熏小种之所以被改良无烟小种,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无需再过多争论谁传统,谁不传统。烟熏与不烟熏,各有风格特点,茶客应该按自己口味喜好去选择,不必担心烟熏小种会消失,喜欢它的人只会越来越喜欢。
https://z.jd.com/project/details/9636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