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到底要不要看(盗墓笔记不烂尾才是不正常的)
什么样的故事叫好故事?这是一个很难总结的问题。
其实《鬼吹灯》的故事在逻辑上,连贯上已经几乎做到了最大限度了。当然布局不太好,就是第一部的《精绝古城》中的构思更适合在最后压轴出场。
毕竟昆仑神木棺材以及尸香魔芋太牛逼,牛逼到《鬼吹灯》后面提到的棺材我现在一个也记不住的程度。
《盗墓笔记》则就更牵强多了,挖坑太多,挖到填不上,原因很简单,人类编写故事能驾驭的历史跨度人物是有限的。
简单理解,人类所有的计划/阴谋/规划,很难超越百年······,因此找一个能从久远的远古一直到近代的谋划是不可能的,因此很多盗墓小说都集中到了“长生”的概念上了。
尤其涉及到盗墓这种,从几百年前开始伏笔的故事,就限定死了。总不能2000年前古人就计划着怎么登月······古人科技有限,除非有外星人,不然无法让古人有高科技···
围绕这一个主线,零散的线索,脉络展开故事,这已经是极限了。写一个跨越几百年的故事,着实很困难。毕竟几百年沧桑巨变·······一个信念要想坚持下去,需要非常“硬核”的理由。
例如《鬼吹灯》中的搬山道人,舍利杨,世代收到诅咒······因此一代一代人不懈的努力····即便如此,还是有BUG,如果这个诅咒被公布于世,恐怕早就被按遗传病处理了·······就没有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了····
因此一个延续几百年的故事是很难写的。最牛逼的《百年孤独》,也只不过写了七代人的故事。
其次横向写人物,一个作者能驾驭的人物数量也是有限的,《红楼梦》驾驭400多个人物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
当然,有一类故事,例如历史,地区能写好几百年,甚至千年都可以,所以有一种说法是,看故事读故事,从短篇到长篇小说,最后肯定会落到历史上········
因此我可以理解三叔的苦衷,实在不是他想烂尾,毕竟写小说不是拍电影,不需要烧经费,但是太长的故事“非人力所能及”金庸老先生,硬是按照史书的方式写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更像是一部武林史,波澜壮阔的感受。
写出大跨度的好故事需要什么?
第一,提出问题才更重要!
人类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问题,于是就有了新的措施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又引发了更新的问题,如此迭代
而盗墓类从古人开始这个问题就难以长期存在,这一点不像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给地球搬家这个工程就是一个大问题,需要长达2500年,需要140代人的努力········自然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不难。
因此盗墓类故事就麻烦在这里,什么问题能延续几千年?
外星人的阴谋?长生?还是主角一个人长生不老?
为什么中国拍不出好莱坞那种大片?主要是找不到“敌人”,犯罪集团?在中国能有生活危机那种安布雷顿伞公司那样有武装的公司?或者白宫陷落那样的政变场景?
第二,单一作者很难创作
人类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人类写的小说也是如此,刘慈欣如果要把流浪地球2500年故事写完了,细节丰富,恐怕要一辈子,而且一个人的创意终究是有限的。
而网文的创作模式更是导致无法回头修正情节上的BUG,一些伟大的作品往往回头修改好多次,绝非一版本可成,需要反复地打磨。
不过,草蛇灰线玩法玩得好的故事还是有的,例如沃卓斯基的《云图》
欧美电影中很少有这种“宿命”感的故事,跨度好几百年,主题却是同一个的故事,草蛇灰线。几百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几百年。
以后准备写故事的朋友们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云图这部片子。
但无论如何,《盗墓笔记》已经勉强算是一个好故事了,它的烂尾是必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