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斤滞销怎么办(堆在地里无人收)
甘蓝,原产地中海,16世纪经东南亚传入我国。
因甘蓝的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运输方便,且适应能力强,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食用蔬菜,深受消费者欢迎。
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甘蓝的需求量逐年上涨。部分地区基层生产者通过准确识别市场,抓住机会,扩大甘蓝种植面积,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致富的愿望。
但由于国内部分基层生产者信息资源不匹配,盲目跟风种植,造成供应过剩,引起甘蓝滞销问题。
接下来,将结合近期200万斤甘蓝遭滞销,地里的甘蓝堆成小山,价格低成白菜价,基层生产者亏本甩卖的案例,来分析甘蓝滞销的原因、解决措施。
甘蓝遭滞销
甘蓝是农产品,也是商品,供需关系严重不协调的情况下,就会滞销。
11月9日,相关消息显示,湖北省钟祥市金绿苑生态农业社150亩甘蓝,遭滞销,预计总产量能达到230万斤,地里堆成小山。
该合作社的负责人表示,甘蓝赔本已成定局。若不及时采收,150亩甘蓝会烂在地里,就只能扔掉。
当地甘蓝滞销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2022年全国蔬菜的产量高,青蔬的供应能力强,甘蓝总的供应能力增强,当地甘蓝没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各地交通运输受阻,收购甘蓝的采购商进不来,甘蓝流通受限,叠加整个大环境不好,收购甘蓝的贸易商也很有限。
虽然扔掉甘蓝是夸张的说法,但每年当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季节,都有类似的滞销问题,真实地体现出基层生产者的无奈和彷徨。
甘蓝滞销的原因
除上面提到的交通和产品因素外,甘蓝滞销的原因还包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销售渠道搭建和品牌管理不到位。
甘蓝品质参差不齐。基层生产者种植甘蓝时没有经过市场调研,跟风种植甘蓝,只顾着跟风种植甘蓝,忽视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和采收管理等关键环节,造成甘蓝的品质不高,消费者不愿意买账。
缺乏销售渠道。规模化种植甘蓝既要重视品质,还要重视销售渠道,没有销售渠道,产量再高,都不能变现,产量越高,赔得越惨,烂在地里都卖不出去。
品牌管理不到位。甘蓝产业没有有效的品牌管理,造成甘蓝的市场识别性不高,和同类型产品相比,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
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甘蓝的种植过程越来越精细,造成甘蓝滞销的更多是人祸,对市场的认知不到位,没能提前布局销售渠道都可能造成滞销。
如何避免甘蓝滞销
结合前面的分析,大致就能知道甘蓝滞销的原因,因此相关生产者以后种植甘蓝时要遵循下面几点。
做好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甘蓝品种。前期要做好市场调研,大致了解当年甘蓝的供需关系,能有针对性地种植受消费者欢迎的甘蓝品种,最大程度迎合消费市场。
重视田间管理,保证产量和质量。日常管理中,能重视甘蓝的水肥、除草、病害管理等事项的管理,规避减产降质等问题,提高甘蓝的产量和质量。
搭建销售渠道,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甘蓝不能只依托单一的销售渠道,要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渠道,定期维护重点客商群体。
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甘蓝销售过程中设计具有明显区分性的品牌露出,突出品牌价值,在同类产品中形成核心竞争力。
任何农产品想要避免滞销,都要从管理的细枝末节入手,任何疏漏都可能造成消费者的反感,引起滞销。做农业不易,做好农业更不易,现代农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