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的书小朋友看有什么好处(重读幼学琼林七)

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 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廖落,雷同谓言语相符。 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回。

今天我们来聊聊第五段。

01

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馈赠物品以表达敬意,要自谦说聊表献曝的诚意。这里"献曝"比较难懂,但看了这个小故事就明白了: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夫,由于家贫终日穿一件粗麻衣,勉强过冬。第二年春天,天气晴朗,他就脱光衣服在太阳下曝晒,觉得十分舒服,由于没有见过漂亮的皮衣和高大的房子,就对妻子说将把这取暖的办法进献给国王(《列子·杨朱》)。后以"献曝"形容所献菲薄、浅陋,但出于至诚。成语为"献曝之忱"。

看到这里,记得小时候在姥姥家住(70年代末),那时的农村很穷,还记得有一个晚上姥姥从炕边的小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里面包着一块破碎的点心,我还记得那个味道,并不好吃,甚至还有点馊味,但现在回忆起来那是一块充满着温情和幸福的点心。因为姥姥把她认为最好吃的留给了我,她自己却舍不得吃哪怕一小口。。。。

02

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托人挽转情势,要说全靠您的回天之力。这里的成语"回天之力"我们至今还常用,出自于《魏书·帝纪篇末史臣总论》:"佞阉处当轴之权,婢媪擅回天之力,卖官鬻狱,乱政淫刑。"

03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我们常说再造之恩,恩同再造,都是这个意思。那再造什么呢?重新获得了一次生命的意思,这个恩情大了去了。"造"原意为:到、往某地去的意思,现在也有用,比如造访。那扩展点讲就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去某地,即人的出生到走到生命的尽头其实就是造的过程(不要理解成"作"的过程)。

04

诵再生之德,曰二天:二天是指两重天。在传统文化里认为天有九重,当然也有三十二重天之说。

1、关于九重天有很多说法。比如,《太玄》里说: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比如《吕氏春秋》里说: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比如《淮南子》中说: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魭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

2、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在九重天中各有层次的,一重天雷部众神,二重天李天王父子,三重天御马监,四重天四大金刚,五重天织女,六重天瑶池,七重天二十八宿,八重天玉帝,九重天太上老君。

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有层次的,在某一重修行圆满,就到上一重天去继续。所以用二天来称颂他人的再生功德。当然,二天也有比喻官吏不徇私情,秉公办事。

幼学琼林的书小朋友看有什么好处(重读幼学琼林七)(1)

九重天

3、另外还有佛家和道家还有三十二重天说法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幼学琼林的书小朋友看有什么好处(重读幼学琼林七)(2)

4、但丁《神曲》也是九重天:第一重天--月天,居住着信仰不坚定的灵魂。第二重天--水星天,居住着为追求世上荣耀而建功立业的灵魂。第三重天--金星天,居住着多情的灵魂。第四重天--日天,居住着智慧的灵魂。第五重天--火星天,居住着为信仰而战亡的灵魂。第六重天--木星天,居住着公正贤明的灵魂。第七重天--土星天,居住着隐逸默想的灵魂。第八重天--恒星天,代表基督的胜利,对玛利亚的赞美。第九重天--原动天(水晶天),代表天使的凯旋。

幼学琼林的书小朋友看有什么好处(重读幼学琼林七)(3)

水晶天

幼学琼林的书小朋友看有什么好处(重读幼学琼林七)(4)

水晶天-天堂

5、这两句话都涉及到一个词"感恩"。我们很多人已经渐渐忘记了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很多社会新闻报道给我们的感觉恩将仇报、寡言廉耻的行为层出不穷。比如扶老人的事件,已经热议多年,但几乎没几天就会有类似的事情出现。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救助反而遭到讹诈,本身救助受伤之人就属于"再造之恩",结果伸出援手之人不但没有得到感谢,反而身陷囹圄。这个社会怎么了?我们中国人讲究"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很多传说故事中也在宣传着正能量,连一条小白蛇都知道报答恩人,并且报答的方式是"以身相许"。那现在一小撮行恩将仇报的人连蛇都不如?

05

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看似坚固,实则容易消亡的情势或权力,好像冰山见到太阳一样;事物悬殊极大,相去甚远如同天和地一样,可称为天壤之别。

1、《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有关于冰山的典故:杨国忠权倾天下,四面八方的人都争着来拜谒他。进士张彖(tuàn) 是陕西人,因为勤奋好学而有名气。志向远大,从来没有屈服过人。有人劝陕西张彖去走走杨国忠的后门。那人说:"你去走走后门,以你的才干,富贵是不费吹灰之力呀。"张彖说:"你们看杨右相象泰山一样稳固,在我看来,却是如冰山一样,太阳一出来,这冰山就慢慢化了。 这座冰山容易误导人啊。"后来果如其说。那时人们都以张彖为美。后来张彖及第,皇帝授予他华阳县尉之职,县令、太守都不是他管制的人,因此他们做了很多不法的事。张彖有作官之道,勤理事务,每建议一件事,太守、令尹多不同意。张彖说:"大丈夫有凌云壮志,却身处下位,若在矮屋里站立,更使我不能抬头。" 于是拂袖离开,在嵩山上隐居起来。张彖因冰山一句而千古留名。从这句话衍生出来的成语有冰山难靠、冰山易倒等。

2、下一句的相关成语又是我们熟悉的,为"天壤之别"。天壤:天地。"乃知天壤之所生,诚有自然之妙物也。天壤之所生,即天地所生,天地所生为人,天人地合到一起为三才。故,天地人之人非指人类,而是自然界中所有的一切。"

06

晨星谓贤人廖落,雷同谓言语相符:晨星是说贤人少,雷同是说言语相同。雷同:雷一发声万物无不同时响应。引申为人或事物间有相同之处。这两句话相对好理解,不多解释。

07

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回:心里忧虑过多,与杞人忧天没有什么不同;做事不自量力,与夸父追日没有什么两样。这里又是两个成语:杞人忧天,夸父追日。

1、典故一:杞人忧天

《列子天瑞》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白话:杞国有个人怕天地塌陷下来,身体没有地方可以安住,愁得寝食不安。杞人忧天通常是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杞国忧天、杞人之忧与杞人忧天同义。

幼学琼林的书小朋友看有什么好处(重读幼学琼林七)(5)

杞人忧天

2、典故二:夸父追日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白话:夸父不自量力,想追赶太阳的影子,追到日落的时候,口渴想喝水,跑到黄河、渭水去喝。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就到再往北边大泽去找水喝,却渴死在途中。

幼学琼林的书小朋友看有什么好处(重读幼学琼林七)(6)

夸父追日

因为这两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提几句题外话,前几日有头条文章讨论《山海经》,经过考证一部分地理是现在北美洲的山脉,并且提到可能是大陆未分开以前人类活动的踪迹并通过大巫口耳相传记录下来的。挺有意思的推论。我在《中国神兽-龙龟》的文章中提到"龙伯钓鳌"的故事,提到了古国龙伯国,而夸父就是龙伯国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