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元稹(哲哥读唐诗元稹咏廿四气诗)

90后语文老师,文字创作爱好者爱诗词,爱红楼,爱中国文化文学理论的爱好者,中国美学的追随者F1骨灰级车迷,莱科宁铁杆粉丝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头条号: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知乎:吴圣哲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节气,这也是夏天最后的一个节气,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

在今年年初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导演张艺谋就用了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每一个节气都用了一句古诗或俗语来表达,大暑节气的诗词,便是出自元稹的这首《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这一期“读唐诗”,我们就来品一品这首诗。

咏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元稹(哲哥读唐诗元稹咏廿四气诗)(1)

咏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元稹(哲哥读唐诗元稹咏廿四气诗)(2)

·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也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大暑节气后,秋天就将不远了。

咏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元稹(哲哥读唐诗元稹咏廿四气诗)(3)

大暑前后温度最高,雨热同期,所以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在大暑节气当天,中国还保留着送“大暑船”、“晒伏姜”、“喝伏茶”等习俗。这一天,历朝历代的文人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来纪念这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在大暑节气的晚上所写得作品。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就是他在二十四节气时所写得诗歌。

整首诗四联八句,描写了大暑的夜晚,诗人没有入眠,看到的周围景物。

首联交代了时间。大暑节气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过了大暑,秋天也就要来了,这也意味着,夏天将要过去。“林钟”即指“农历六月”,“九夏”指夏日九十天。这一天很热,诗人元稹还没有睡觉,来到院子里纳凉,他看到了夏夜特有的景色: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在子夜时分非常明亮。同样明亮的,还有萤火虫发出的亮光。这是夏天特有的景象,晚上因为炎热睡不着的元稹,看到了这一景象,那么优美,又那么安谧。

咏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元稹(哲哥读唐诗元稹咏廿四气诗)(4)

诗的颈联和尾联是诗人在白天如何度过的。“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是白天元稹准备好了瓜果邀请有学问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菰果”是一种夏季特有的瓜果,也叫“菰米”,具有清凉的作用。菰蒲长满了池塘,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这是读书人家常见的院景,充满了文人的气息。最后一联写了当友人还没有来,诗人躺在床上休息,可是天太热睡不着,便拿出书来打发时间。这些书犹如一阵阵凉风一样,让诗人很快凉快下来。

这是大暑天元稹的一天。闲适、惬意、写意的一天。

咏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元稹(哲哥读唐诗元稹咏廿四气诗)(5)

咏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元稹(哲哥读唐诗元稹咏廿四气诗)(6)

咏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元稹(哲哥读唐诗元稹咏廿四气诗)(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