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六章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9
【原文】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马者,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而返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者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于是士争趣燕: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资治通鉴第六章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9?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资治通鉴第六章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9
【原文】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马者,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而返。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者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于是士争趣燕: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
【翻译】燕国贵族共同推举太子姬平为燕昭王。昭王是在燕国被齐国攻破后即位的,他凭吊死者,探访贫孤,与百姓同甘共苦。自己纡尊降贵,用重金来招募人才。他问郭隗:“齐国乘我们的内乱而攻破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小力少,不足以报仇。然而招揽贤士与他们共商国是,以雪先王的耻辱,始终是我的愿望。先生您如果见到合适人才,我一定亲自服侍他。”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一个负责洒扫的涓人用千金去购求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用五百金买下马头带回。君主大怒,涓人解释说:‘死马您还买,何况活的呢!天下人知道了,好马就会送上来的。’不到一年,果然得到了三匹千里马。现在大王您打算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比我贤良的人,都会不远千里前来的。”于是燕昭王为郭隗翻建府第,尊他为老师。各地的贤士果然争相来到燕国:乐毅从魏国来,剧辛从赵国来。昭王奉乐毅为亚卿高位,委托以国家大事。
【解析】燕昭王即位之后就做了三件事:1、亲民政策:表现之一就是吊死问孤,通过群众路线争取人民的支持;2、财政政策:与百姓同甘苦、贵族政府减少开支其实就是减税;3、人才政策:卑身厚币,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招揽人才。
人才是第一位的。燕小力少,不足以报。土地、人口等客观条件差,要怎么战胜强敌呢?唯有依靠人才!《战国策·燕策一》中这个案例郭隗还对燕昭王说了用人境界: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这境界既包含能力,更是指用人的态度。师者即很多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且虚心向其请教;友者即与自己相当的人,可以讨论交流一起决策;臣者则是指提建议但由领导决定;役者仅仅听命行事,没有主见和建言,也就是听话的下属。
那么小公司要如何招揽人才?“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首先就是用人的态度和宣传策略,“千金买骨”体现的就是态度。秦孝公的招贤令也是这种策略。尊重贤才的名声宣传出去后,贤才自然就会争相加盟了。大公司物质待遇优厚,但是未来相对可以预期;小公司条件较差,但你可以给别人希望,如果是人才,一起努力就可以拥有无限可能。价值观上,公司愿景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行业拥有较大空间,我们可以一起努力让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那么, 你相信自己是人才么?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人才,愿意接受挑战,为什么不加入我们呢?
乐毅从魏国来。魏王不能用人,国势江河日下可想而知。战国时代,商鞅、孙膑、张仪、公孙衍、乐毅等均出自魏国,而魏王不能用。可知纵然是人才,也不一定就能得到领导赏识。你的公司里有没有这种被埋没的人才?他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要如何发现他们?
【原文】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翻译】韩国韩宣惠王去世,其子韩仓即位为韩襄王。
【原文】四年(庚戌、前311)
蜀相杀蜀侯。
【翻译】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
蜀国国相杀死封侯的国君。
【解析】招降的国君存在当地仍有相当的影响力,可能借机反叛,所以秦国派了陈庄监视蜀侯。但蜀国远离秦国王室控制,随着陈庄逐渐把持蜀地大权,滋生反叛自立之心,于是杀死了蜀侯。
【原文】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柰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余里,不至十日而拒关,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
【翻译】秦惠王派人通知楚怀王,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换黔中之地。楚王说:“我不愿换地,只想用黔中之地来换张仪。”张仪听说后,请求秦王同 意。秦王问:“楚国要杀死你才甘心,你为什么还要去?”张仪说:“秦国强,楚国弱,只要大王您在,估计楚国不敢把我怎么样。而且我和楚王的宠臣靳尚关系密切,靳尚又侍奉楚王的爱姬郑袖,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的。”于是欣然前往楚国。楚王把他下在狱中,准备处死。靳尚对郑袖说:“秦王十分宠爱张仪,想用上庸等六个县及美女来赎回他。大王看重土地,又尊重秦国,那样秦国的美女将被宠幸,您就会遭到冷落。”于是郑袖日夜在楚王面前哭着哀求:“当年的事,不过是臣各为其主。现在要是杀了张仪,秦国必定震怒。我请求让我们母子两人先迁居江南,不要成为秦国刀下的鱼肉。”楚王于是赦免了张仪,还以厚礼相待。张仪劝说楚王道:“倡导各国联合抗秦,简直是赶着羊群去进攻猛虎,明显无法相斗。现在大王您不肯听命秦国,秦国如果逼迫韩国、驱使魏国来联合攻楚,楚国可就危险了。秦国西部有巴、蜀两地,备船积粮,沿岷江而下,一天可行五百余里,不到十天就兵临关。关惊动,则由此以东的各城都要修治守备,黔中、巫郡便不再是大王您的了。秦国如果大举甲兵攻出武关,那么楚国的北部就成为绝地,秦兵再南攻楚国,楚国的存亡只在三个月以内,而楚国等待各国来救援要在半年以上。坐等那些弱国来救,而忘记了强秦的威胁,我可要为大王您现在的做法担心啊!大王如果能诚心诚意地听我的意见,我可以让楚国、秦国永久结为兄弟之邦,不再互相攻杀。”楚王虽然已经得到了张仪,却又舍不得拿黔中之地来交换,于是同意了张仪的建议,让他离开。
【解析】为什么主动张仪请求出使楚国?事实是“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张仪乃请行”。当楚国要用大片土地换一个人时,秦王换不换?肯定换!但是,不好开口,否则有损尊重人才的显明,对人才政策不力。这个时候,要么等臣子主动提出来,要么暗示其他臣子去劝诫。既然张仪知道秦王肯定换,张仪要怎么应对呢?拒绝就会失去秦王的信任,与逃亡他国何异?而且张仪一向主张连横,去他国恐怕很难得到重用了。主动提出来反而能博得秦王的信任。作为下属,若能为领导承担责任,权衡风险后可以适时主动提出来。
楚怀王用黔中之地交换张仪,真的只是泄愤么?在楚王看来,张仪一人可抵数十万大军。杀死张仪就可以削弱秦国的力量。但是,杀死张仪楚王也需要权衡风险,可能引来秦国报复,只不过这是用土地换来的人,处置权归楚国名正言顺,秦国报复的可能性有多大尚不确定。但是,楚王终归没有抵挡住枕边风,对秦国报复的担忧占据了上风,选择了释放并厚待张仪。张仪趁机劝楚王与秦国结盟,理由有:1、秦楚敌对,强秦将攻打楚国,而楚国无法抗衡。秦强而诸国弱,如果秦楚对敌,秦国将占据宜阳,胁迫韩魏共同攻打楚国。秦国攻打楚国,路程上其他国家救援不及。楚越交战,虽然取胜,却消耗了楚国国力。2、秦楚交战,韩魏坐收渔人之利,对楚国而言不明智。3、秦楚联合的好处,秦国攻打韩国,楚国攻打宋国,各有所得。4、倡导合纵的人,譬如苏秦,其实还是为了自己服务的国家,而不是为了六国利益,甚至会损害盟国利益。张仪的建议是秦楚两国相互交换太子作为人质,联姻。正好楚王也不愿意割让黔中之地,与秦国交好可以休养生息,于是同意了张仪的建议。
【原文】张仪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国无二岁之食;见卒不过二十万。秦被甲百馀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塞成皋,则王之国分矣,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以攻楚,以转祸而悦秦,计无便于此者!”韩王许之。
【翻译】张仪便前往韩国,劝说韩王:“韩国地方险恶多山,所产五谷,不是豆子而是杂麦,国家口粮积存不够两年,现在军中的士兵不过二十万,秦国却有甲兵一百余万。崤山以东的人要披上盔甲才可以参战,而秦国人个个赤膊便能上阵迎敌,左手提着人头,右手夹着俘虏。秦国用孟贲、乌获那些勇士们来进攻不肯臣服的弱国,正像在鸟蛋上压下千钧重石,无一可幸免。大王您不肯迎合秦国,若秦国发下甲兵占踞宜阳,扼守成皋,大王的国家就被分裂,鸿台的宫殿,桑林的园苑,就不再是您能享有的了。为大王着想,您不如结好秦国进攻楚国,既转嫁了祸灾又取得秦国欢心,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韩王听从了张仪的意见。
【解析】秦楚大战后,秦国也损失巨大,短期内不宜东出。因而张仪一方面促成各国与秦国联盟,一方面挑拨他们相互争斗,在削弱敌国的同时为秦国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
【原文】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复使东说齐王曰:“从人说大王者崐必曰:‘齐蔽于三晋,地广民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柰齐何。’大王贤其说而不计其实。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梁效河外;赵王入朝,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齐王许张仪。
【翻译】张仪回到秦国报告,秦王封赏给他六个城邑和武信君的爵位。又派他向东游说齐王说:“主张联合抗秦的人,必对您说:‘齐国有三晋作屏障,地广人多,兵强士勇,即使有一百个秦国,也拿齐国无可奈何。’大王您也总是称赞这种说法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现在秦、楚两国互通婚姻,结为兄弟之国;韩国献给秦国宜阳;魏国交出河外之地;赵王也去朝见秦王,割让河间讨好秦国。大王若是不迎合秦国,秦国将驱使韩国、魏国之兵进攻齐国南部,再逼迫赵兵倾巢而出,渡过清河,直指博关。那时临淄、即墨等齐国心腹地带可就不属于您所有了。等到国家遭受攻击的那天,您再想讨好秦国,也来不及了!”齐王同样采纳了张仪的建议。
【解析】张仪为了秦国而舍身,且外交上再次取得了楚韩的同盟,重赏既可以安张仪之心,也是尊重贤才的人才政策所需。以防张仪换地之事使得人才不敢来秦国。
做事要顺势而为,由易到难,不断壮大自己的威势。张仪先游说楚韩,再游说齐王。与楚、韩结盟后,就能给齐国造成威胁,从而说服齐王与秦交好。
【原文】张仪去,西说赵王曰:“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大王之威行于山东,敝邑恐惧,缮甲厉兵,力田积粟,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今以大王之力,举巴、蜀,并汉中,包两周,守白马之津。秦虽僻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今秦有敝甲凋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会邯郸之下,愿以甲子合战,正殷纣之事。谨使使臣先闻左右。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梁称东藩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肩也。夫断右肩而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毋危得乎!今秦发三将军,其一军塞午道,告齐使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成皋,驱韩、梁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约四国为一以攻赵,越服必四分其地。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王面相约而口相结,常为兄弟之国也。”赵王许之。
【翻译】张仪离开齐国,又向西游说赵王道:“大王带头联合各国抵抗秦国,使秦兵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侵犯各国。大王的威望在崤山以东传扬,我们秦国十分恐惧,缮甲厉兵,积蓄粮草,时刻担忧您的威慑,不敢放松警惕,唯恐大王您兴兵前来问罪。现在我们秦国托大王您神力之福,一举攻下巴、蜀,吞并汉中,包围两周,兵抵白马津。我们秦国虽然地处偏远,然而对赵国心含愤怒已不是一天了。如今秦国有一支不成样子的败甲残兵驻在渑池,愿意渡过黄河,越过漳水,进据番吾,前来邯郸城下相会。希望用古时甲子会战形式,重演武王伐纣的故事。为此,特派使臣我来通知您的左右。现在楚国与秦国结为兄弟之邦,韩国、魏国俯首称臣,齐国献出盛产鱼盐的海滨之地,这就像砍断了赵国的右臂。被砍断了右臂而与别人争斗,失去同党而又孤立无援,想要不灭亡,能办到吗!如果秦国派出三支大军,一支军队扼守午道,通知齐国渡过清河,在邯郸之东驻军;另一支军队驻扎成皋,驱使韩、魏军队进军河外;第三支军队驻扎渑池,约定四国联合攻赵,征服后必定四分其地。我为大王着想,不如与秦王当面亲口结下盟约,使两国成为长久的兄弟之国。”赵王也接受了张仪的劝说。
【解析】张仪说赵王时,先说赵国实力强大,而说韩王时直说韩国弱小,事实上也是赵强韩弱,显得分析比较客观。当然也要看两国君主的性格。有的人软弱,有的人外和内刚,赵武灵王一代雄主,需要软硬兼施。
【原文】张仪乃北之燕,说燕王曰:“今赵王已入朝,效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且今时齐、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举师以攻伐。今王事秦,长无齐、赵之患矣。”燕王请献常山之尾五城以和。
【翻译】最后,张仪北上到达燕国,对燕王说:“如今赵王已经去朝见秦王,并献出河间以迎合秦国。大王您不赶快结好秦国,秦国就会派甲兵到云中、九原,驱使赵国进攻燕国,易水、长城可就不是大王您的了!况且,现在齐国、赵国就像秦国的郡县一样,不敢妄起刀兵相攻伐。大王您服从秦国,就可以长年免除齐国、赵国的威胁了。”燕王于是请张仪献上恒山脚下的五个城以向秦国求和。
【解析】燕昭王是秦惠王的外孙,秦国也曾助理燕国复国,时过不久张仪就来威胁燕王?不同的对手应当选择不同的谈判策略,这段话与张仪说服其他国家的策略完全一致,或是有误。《张仪列传》中不少记述与史实不符,譬如张如张仪说齐宣王时说:“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赵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又胜秦。四战之后,赵之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战胜之名而国已破矣。。应当是赵国、齐国与秦国结盟了,倘若燕秦进一步结盟,则可以免除两国威胁。而燕王献地,使得两国攻打燕国就需要先进攻秦国城池,通过割地将风险转嫁给了秦国。可惜韩魏不懂得割地将风险转嫁给齐国。
【原文】张仪归报,未至咸阳,秦惠王薨,子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毁短之。诸侯闻仪与秦王有隙,皆畔衡,复合从。
【翻译】张仪回国报告,还没到咸阳,秦惠王就去世了,其子秦武王继位。武王从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等到他一即王位,郡臣中很多人便前来诽谤数说张仪的短处。各国听说张仪与秦王间发生矛盾,都放弃了对秦国的许诺,再次联合抗秦。
【解析】一朝天子一朝臣。在秦国权力体系中,存在以张仪、魏章、司马错、公孙衍等魏籍大臣,樗里疾为代表的公室派、皇后太后外戚、甘茂为首的非魏客卿派,其中张仪和魏章把持了秦国军政大权。秦惠王可以控制张仪等权臣,但是新即位的秦武王优先依靠的只能是王叔樗里疾,尚无法掌控张仪。而且秦武王个性上不喜欢外交欺骗,更崇尚武力直接征服,因而越来越不喜欢张仪。
下属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做的事情就很难成功,原来谈好的条款也作废了。领导人在对待下属时也要考虑对工作的影响,避免因个人好恶而让组织遭受损失。
【原文】五年(辛亥、前310)
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齐王果伐梁,梁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齐罢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齐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谋矣,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而信仪于秦王也”。齐王乃解兵还。张仪相魏一岁,卒。
【翻译】五年(辛亥,公元前310年)
张仪向秦武王建议:“为大王您考虑,东方发生事变,大王才能乘机多割得土地。我听说齐王十分憎恨我,我居留在哪里,齐国必定要去攻打。我请求让我这个不肖之人到魏国去,齐国必定要讨伐魏国,齐国、魏国正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大王便可以乘机攻打韩国,进军三川,挟持天子,掌握天下的版图,这是帝王大业呀!”秦王允许张仪到魏国去。齐国果然出兵攻魏,魏王十分惊恐。张仪安慰说:“大王不要担心!让我来退掉齐兵。”于是派他的手下人到楚国,借使臣之口对齐王说:“大王您竟然这样加强秦国对张仪的信赖!”齐王问:“怎么讲?”楚国使者说:“张仪离开秦国本来就是与秦王定下的计谋,想让齐、魏两国互相攻击而秦国乘机夺取三川地方。现在大王您果然攻打魏国,正是对内劳民伤财,对外结仇邻国,而使张仪重新获得秦王的信任。”齐王听罢,下令退兵回国。张仪在魏国做了一年的国相,便去世了。
【解析】位高思退。一旦权势过高或者影响过大,可能损害领导人的利益,就需要谋划退路。譬如富豪积极响应扶贫,壮年退位,就是为自己谋退路。这次张仪去魏国不是为了秦国的利益,而是不被领导信任,且年事已高没必要再去争什么了,为了能求得善终。因而,齐国出兵后又想法劝齐王退兵。
张仪做了什么让齐王对其恨之入骨,在哪个国家就攻打哪个国家?张仪任秦相时齐国攻打秦国了么?五国伐秦时张仪也在魏国,齐国帮助秦国攻打魏国了么?这恐怕是张仪预判天下形势,知道齐国要攻打魏国吧。因为张仪不被秦武王信任,秦武王信奉武力,使得各国选择了合纵。而张仪在魏国的经历使得其可能破坏合纵,所以齐王攻打魏国想逼走张仪。而张仪从齐王攻打魏国有利于秦国的角度劝阻了齐王。
【原文】孟子论之曰: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翻译】孟轲论之曰:有人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息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是大丈夫。”
【解析】何谓大丈夫?功成名就就是大丈夫么?在孟子看来,要看行为的初衷。儒家宣扬的不是忠君,而是忠于社稷、造福人民。因而,公孙衍、张仪等虽然帮助了自己的国家,但不是行的仁义之道,因而不符合孟子的标准。正如当下,有的人以身居高位、富甲一方为有成就,有的人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为成就。可惜,追求实现自我还是少数。
【原文】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乎?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翻译】扬雄《法言》曰:有人问:“张仪、苏秦学习鬼谷子的智术,运用合纵、连横的道理,各自使中国得到十几年的安定,是这样吗?”回答说:“骗人术。圣人对此十分厌恶。”又问:“读孔子的书而做张仪、苏秦那样的事,怎么样呢?”回答说:“这好像有凤凰般的嗓音却长着凶鸟的羽毛,糟透了!”再问:“然而孔子的弟子子贡不正是这样干的吗?”回答说:“子贡为的是排难解纷,张仪、苏秦为的是谋取富贵,游说的目的不同。”有人问:“张仪、苏秦能不蹈前人旧辙,也算是卓越的人才吧?”回答说:“上古时舜帝对奸佞之人加以拒斥,能说不考虑才干吗?那种人才倒是有才,但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才干!”
【解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齐国田常欲作乱于齐,就想先出兵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孔子知人善任,认为只有子贡才有解救鲁国危难的能力。子贡受命,先到齐国,果然说服田常,使之放弃伐鲁而伐吴。子贡又到吴国,说服吴国救鲁伐齐。但吴王怕伐齐时越国在背后攻吴。于是子贡又到越国,说服越国军队随吴伐齐。之后,子贡又到晋国说明吴国战胜齐国后必然加兵于晋,让晋国必须作好战争准备。后来,吴国出兵伐齐,大败齐军。晋国又出兵大败吴军。越王趁吴军在北方大败,从背后伐吴,终于把吴国灭掉而北上争霸。
对纵横家的评论表明了司马光的用人观。评价一个人的行为,不能仅看结果,还要看目的。张仪、苏秦追求个人的成功且不择手段,个人利益大于国家利益。但事实上苏秦一生都是为了燕国利益,张仪也只是晚年为了个人而说退了攻打魏国的齐军,与子贡为鲁国不被灭又有多大差异呢?用人还是要看能不能用好才华,限制其品德上的不足对组织利益的损害。
【原文】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翻译】秦王派甘茂诛杀蜀国国相陈庄。
【解析】蜀地存在原蜀侯支持者,但惧于秦国军事实力而不得不服从陈庄;陈庄的支持者。陈庄杀蜀侯在蜀侯支持者看来是秦王的意思,但在秦王看来则是叛乱。秦王要做的就是让蜀侯支持者明白陈庄是自作主张,以避免秦军入境引发全蜀反抗。等到蜀国两股势力内斗,甘茂攻打陈庄也就相对容易了。
【原文】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翻译】秦王、魏王在临晋相会。
【解析】新王即位是一国内部不稳定,可能引发外敌入侵的时机。因而秦武王与魏襄王在临晋相会,巩固秦魏联盟。
【原文】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翻译】赵武灵王娶吴广的女儿吴孟姚为惠后,十分宠爱她,生下儿子赵何。
【解析】赵何为赵武灵王次子,后即位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废长立幼部分也有宠爱孟姚的原因在。但是又担心两个儿子因为权力自相残杀,因而将长子封为安阳君,拥有赵国近一半土地,并在壮年时退位。但是长子后来还是反叛了,而赵武灵王选择了庇护长子,围剿叛贼的几个大臣包围了赵武灵王的寝宫,自己被活活饿死。废长立幼虽然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但是有赵武灵王退位维持,赵惠文王还是掌控了正统权力。坏就坏在赵武灵王又扶持长子,使得两个儿子分庭抗礼,不利于国家资源统一配置,终会引发内乱。
【原文】六年(壬子、前309)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翻译】六年(壬子,公元前309年)
秦国设置丞相职务,任命樗里疾为右丞相。
【解析】秦国本来就有相国,主管军政大权。设置左右丞相,则可以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更好维护君权。
【原文】七年(癸丑、前308)
秦、魏会于应。
【解析】七年(癸丑,公元前308年)
秦国、魏国在应城举行会议。
【解析】当年,秦国樗里疾辞职去韩国为相。秦魏再次会盟,为秦国攻打韩国宜阳做外交准备。
【原文】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令向寿还,谓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王迎甘茂于息壤而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其母织自若也。及三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其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反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弗听也,请与子盟!”乃盟于息壤。秋,甘茂、庶长封帅师伐宜阳。
【翻译】秦王派甘茂去约定魏国共同进攻韩国,又让向寿作他的助手。甘茂命令向寿回国对秦王说:“魏国倒是听从了我的安排,不过我希望大王您不要进攻韩国!”秦王在息壤迎接甘茂,询问原因,甘茂回答说:“宜阳是个大县,其实应属郡一级。现在大王您下令面对多重险隘,不远千里,发兵进攻,是很困难的。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姓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他的母亲仍旧织布,泰然自若。等到先后来了三个人告诉她同样的事情,曾参母亲也扔下机杼,跳墙逃走了。我的贤良不如曾参,大王您对我的信任又不如曾参的母亲,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个人,所以我怕大王您将来也会有扔下机杼的举动。再说当年魏文侯任命乐羊为大将进攻中山国,三年才攻下。回来论功行赏,魏文侯向乐羊出示别人的指控书,多达一筐。乐羊一再叩头行礼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实在要归功于您信任啊!’现在我甘茂,是个寄居秦国的外籍人,樗里子、公孙将来抓住韩国的事情来攻击我,大王一定会听信他们。那时攻宜阳前功尽弃,结果是大王您背弃了与魏王的约定,而我遭受韩国国相公仲侈的怨恨。”秦王说:“我不会听他们的,可以和你起誓!”于是两人在息壤立下誓言。秋季,甘茂和名叫封的庶长率领大军前去攻打宜阳。
【解析】信任难!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倘若招惹多人嫉恨,就更容易因其诬陷引发猜忌。作为领导人,在面对下属对其他人的评价时,需要谨慎判断,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自己原来的判断需要修正么?
【原文】八年(甲寅、前307)
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果争之。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 。”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公仲侈入谢于秦以请平。
【翻译】八年(甲寅,公元前307年)
甘茂率军进攻宜阳,过了五个月还没有攻克。樗里子、公孙果然争相指责他。秦王便派人去召甘茂,想罢兵回国。甘茂只说:“息壤还在原来的地方。”秦王恍然大悟,说:“有这回事。”于是征发全部兵力去协助甘茂,结果杀死韩军六万人,攻陷宜阳。韩国相公仲侈只好来谢罪求和。
【解析】宜阳才是重镇,想攻下来不容易,需要秦国下定决心。根据《战国策》,为了避免楚国救援韩国,秦武王派人冯章许给楚王汉中。虽然其后楚国
景翠仍然选择了与韩国联合,但三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决定了韩楚难以真正联合作战,楚国会选择观望,而韩国还要顾及楚国坐收渔人之利。甘茂作为没有背景的秦国相国,若攻不下宜阳就无法在秦国立足,势必全力进攻宜阳。秦武王能够发举国之兵支援甘茂,却是明主。对于楚国来说,最好的策略是进攻秦国,围魏救赵,防止宜阳被秦国攻下来,使得秦国日益强大。可惜楚军无人。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1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2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3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4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5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6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7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