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说他老婆是拖油瓶(不要称再婚女性的孩子为)

不能把再婚妇女带来的孩子说成是新家庭的累赘,更不能歧视他们,无论是生父母还是继父母,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保证他们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老公说他老婆是拖油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老公说他老婆是拖油瓶(不要称再婚女性的孩子为)

老公说他老婆是拖油瓶

不能把再婚妇女带来的孩子说成是新家庭的累赘,更不能歧视他们,无论是生父母还是继父母,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保证他们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离婚几年的妈妈准备重新组建新家庭时,13岁的女儿跑到了爸爸家,希望以后和爸爸一起生活,她不愿以“拖油瓶”的身份影响妈妈的幸福。就这样,曾经打过离婚官司的两人又一次走进法庭,经过调解,抚养权变更给孩子爸爸。(3月25日《华商报》)

现在,国内的离婚率一直在上升,离婚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人们追求自己的幸福时,如何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案给我们的启发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应该根据孩子新的看法变更抚养权,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愿望。

新闻中的女孩佳佳,为什么不愿意跟妈妈生活?据说,一是妈妈的男朋友和妈妈吵架会影响她学习;二是妈妈找到了新的归属,她不愿意以一个“拖油瓶”的身份缠着妈妈。老实说,新闻中读到这个“拖油瓶”的名称,让我很不安,甚至心里微微一颤。小女孩怎么会自称“拖油瓶”?她怎么知道这个带有歧视性的称谓?

“拖油瓶”是什么意思?词解上说是“妇女再嫁时携带的前夫的儿女”。这个名词流行较早,早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就有“杨氏是个二婚头,初嫁时带个女儿来,俗名叫作‘拖油瓶’”这样的句子。

据说当玻璃洋瓶尚未输入中国以前,民间油瓶都是用竹筒做的,乡下村落离市镇很远,每逢有一两个村民上街去,左邻右舍全都托他代购杂物,以油为最多,笨重的竹筒,七八个系在一起只能在地下拖着走。油瓶都是别人家的东西,拖在手里又十分累赘。再婚妇女带过来的子女,在后夫目光中看来,也是别人家的东西,并且像上街托带的油瓶似的,十分累赘,所以就将拖带子女比作“拖油瓶”了。这难道不是公然的歧视?

现在,我们显然不能把再婚妇女带来的孩子说成是新家庭的累赘,更不能歧视他们,无论是生父母还是继父母,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保证他们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不仅不应该像“拖油瓶”一样被歧视,连这种歧视性名称也应该废止——请不要称他们为“拖油瓶”了。

所以,女孩佳佳居然自称“拖油瓶”,这很让我不安和不平。她为什么会用“拖油瓶”来形容自己?显然,无论谁这样称呼她,暗示她,或者影响、教育她,都是与当代文明社会极不相符的表现。顺便说一句:即使女孩自称“拖油瓶”,我们也应该告诉她这个称呼不对,不要这样使用,也不能把这种称呼原封不动地写进新闻里。

(燕赵都市报 殷国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