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爱之道详解(仁爱之道的孔子思想)
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从古到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执一词。孟子说他是“圣人”。他说圣人有四种:伯夷是“圣之清者”,也就是圣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之任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负责的;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也就是圣人中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识时务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孔子善于处世。该离开就离开,绝不磨磨沉沉;该呆着就呆着,绝不朝秦暮楚;该隐居就隐居,绝不贪图名利;该做官就做官,绝不自命清高。总而言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很知道因时制宜,所以是“圣之时者”。
但文化名人易中天说他是“学人”,源于他好学、博学、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好学的总证;“英雄不问出处”,“学无常师,才叫大师”是孔子博学的总结;“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必须做到“毋意(不凭空想象)、毋必(不绝对肯定)、毋固(不固执拘泥)、毋我(不自以为是)”是孔子活学的总汇。
是动词,亲爱的意思。第二个“亲”字,是名词,亲人的意思。亲人当中,首先是父母,叫“双亲”;其次则是兄弟。这两种爱,但凡是人就会有,不需要教育,也不需要引导,更不需要证明,可谓是仁爱的天然基础,。同时孔子还明确亲亲之爱又分为纵向的和横向的两种。纵向的叫“孝”,即亲爱父母;横向的叫“悌”,即亲爱兄弟。首先是爱父母双亲,是”孝”。那么父母要爱,父母的父母要不要爱?要爱;祖父母的父母要不要爱?要爱;曾祖父母的父母要不要爱?要爱。。。。。。这样从下到上,爱上去。子女爱父母,那么父母要不要爱子女呢?也要爱,为什么?因为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方面又说“不平等而对等”。也就是说,虽然君臣父子是不平等的,但是不等于说做君主的、做父母的就可以为所欲为,做臣民的、做子女的就只能逆来顺受。孔子的观点是君仁臣忠。做臣民的要忠,但是做君主的要仁。孟子说得很清楚,“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是君如寇仇”。这就是所谓的“不平等而对等”。孔子还认为,父慈子孝。做子女的要爱父母,这叫孝;做父母的也要爱子女,这叫慈。那么,做父母的要爱子女,子女的子女要不要爱?要爱;孙子女的子女要不要爱?要爱;曾孙子女的子女要不要爱?要爱。。。。。。由上到下,又爱下去了,这就是纵向的爱。
横向的爱叫“悌”,就是亲爱兄弟姐妹。亲兄弟姐妹要爱,堂兄弟姐妹要不要爱?要爱;表兄弟姐妹要不要爱?要爱;族兄弟姐妹要不要爱?要爱;相当于兄弟的同学要不要爱?要爱;相当于兄弟的同事要不要爱?要爱;相当于兄弟的战友要不要爱?要爱;相当于兄弟的乡亲们要不要爱?要爱;相当于兄弟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要不要爱?也要爱。如此一来,上面的、下面的、横向的、纵向的全部都是爱。这便是孔子的伟大理想,亲亲之爱。
(二):什么是“忠恕之道”?
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希望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行得通,也让别人行得通”;自己希望过得去,也让别人过得去。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做,也不强加于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听的,也不强加与别人听,自己不愿意想的,也不强加与别人想”。这一正一反,一积极一消极,一主动一被动。谁更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重要,为什么?因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作为普通人,未必都有能力让别人立,让他人达。如果“心有余而力不足”,又该怎样实行仁爱呢?作为普通人,也许大都希望立,希望达。但是,万一别人无此愿望,我们却非得要他立,要他达,岂非“己之所欲,强加于人”?那我这个“仁”不就做不成了吗?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都做得到。我不想挨骂,也不骂别人;我不想挨打,也不打别人,我不想挨整,也不整别人。这个谁都能做得到,谁都能悟得透,谁都能接受得了。所以“忠恕之道”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相处之道” 的“黄金规则”。所谓“黄金规则”:第一是“把人当人”,第二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加起来,其实就是“仁”。“仁”字的本义,就是“人其人”,也就是“把人当人”。正因为“把人当人”,这才不能把自己不愿意的强加于人。由此可见,孔子,应该说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而广泛地传播和推行“忠恕之道”,则必将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
(三):什么是“恻隐之心”?
:简单地说,就是“不忍之心”。孟子曾经对齐宣王说,有一天,大王把一头原本要宰杀的牛放了,换成一只羊,有这事吗?齐宣王说,有。孟子问,大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齐宣王说,我实在不忍心看它哆哆嗦嗦的样子,毫无罪过却要去死!孟子说,要讲“无罪而就死地”,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齐宣王说,寡人也讲不清是怎么回事,看来只好让老百姓说寡人小气了。孟子说,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大王只看见了牛,没看见羊。看见羊,大王也会不忍心的。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啊(是乃仁术也)!有这份爱心,就能够实行王道、一统天下呀(是心足以王矣)!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人有恻隐之心,不忍心动物无辜受到伤害,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还要吃肉?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难免要做一些不忍之事。比如,为了生存,人类不可能不屠宰动物食用;有了新的手术方案,新的医疗器械,新的医学发明,首先不能那人来做实验,只好让动物做出牺牲了,其最终目的完全是出于治病救人。这些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所不得已做的不忍之事。但不要觉得那是理所当然,那是天经地义,那是
顺理成章即行。而且当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已屠杀、宰割、食用动物的时候,不要虐带他们。可杀但不要虐杀,最大限度的减轻对方痛苦,这就是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是一个人的底线。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是毛主席说的,我的解读为:就大多数人而言,难免做点坏事,至少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很难。评价某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时,遵循的一个重要底线就是恻隐之心,只要有恻隐之心,有同情之心,有良善之心,这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哪怕他做了一些不忍之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