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歌曲都有哪些(无数人因这首歌来到海南)

有这样一首蜚声海内外的歌曲,

是许多人认识海南的起点。

它曾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40余年来长唱不衰。

它就是经典歌曲

《请到天涯海角来》。

本期《口述海南·葩姐说》

迎来“民歌季”最后一期节目,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

主讲人葩姐选择带大家走进

《请到天涯海角来》的“前世今生”。

用这张海南经典的文化名片

作为节目民歌季的收官诚意之作。

↓↓↓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了解到,

《请到天涯海角来》有两个版本。

大家熟知的版本

由徐东蔚作曲、沈小岑演唱,

另一个版本则由

海南著名音乐家谢文经作曲。

海南的歌曲都有哪些(无数人因这首歌来到海南)(1)

在《口述海南·葩姐说》“民歌季”

收官之际,

为了感谢大家

对节目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喜爱,

主讲人葩姐特别用海南话演绎了

由谢文经先生作曲的

《请到天涯海角来》。

一起来欣赏

↓↓↓

欣赏完葩姐的海南话版本,

为了便于大家品味这首歌曲

不同风格背后的特色和韵味,

我们准备好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快来感受一下!

↓↓↓

海南的歌曲都有哪些(无数人因这首歌来到海南)(2)

葩姐手记

↓↓

9月将尽,岛上秋意渐起。身后的歌声,一路回荡,让我们的记忆美满,不知时光飞逝。你在,我在,全是因为这来自土地的歌吟,让我们的时光交织在一起,心,也在一起。

歌为心声。说起与海南有关的歌曲,不少朋友会想到那首欢快、热情、充满着热带繁茂景象的《请到天涯海角来》,它洋溢着海南人热情、乐观、好客的天性。的确,很多人是通过这首歌认识海南,并对天涯海角的三亚心生向往的。巧合的是,我的父亲蔡明康竟与这首歌的创作有缘。他曾用这样一句话来介绍这首歌:“火车上‘哼’出来的歌曲。”为什么这么说呢?父亲曾经用一篇散文回忆他与著名作曲家郑南先生的交往,追忆当年一路西行采风的所见所感。这样的故事父亲不止一次谈起,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面对镜头回味,父亲已是88岁的老者。光阴易逝,让我心生感慨。

父亲最为难忘的是,当火车来到离天涯海角不远处时,汽笛发出一阵“呜!呜!呜!”的鸣响,没想到这三短一长的汽笛声,竟激发了郑南先生的灵感,他高兴地跳了起来,说:“有了!旋律有了!”郑南先生把这段声音飞快地记录下来,放在歌曲开头处作为过门,那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呜—呜—呜”。这段旋律重现了那天火车穿过天涯海角时的情景。缪斯总是眷顾对她别有深情的人,如果不是坐上回归的火车,听到那汽笛的奏鸣曲,这首歌也许就是另外的面貌了,难以在金曲频出的上世纪80年代脱颖而出,经久不衰。

其实《请到天涯海角来》除了徐东蔚作曲、沈小岑演唱的版本外,还有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版本,由著名作曲家谢文经先生作曲。得益于海南岛这片土地的常年滋养,谢老在创作时自然而然地加入了黎族音乐元素,吸收了当时刚刚引进的港台摇滚音乐风,还把黎族音乐《打柴舞》的节奏融入到这个作品中。于是,谢文经版的《请到天涯海角来》交融着浓浓的海南风和港台风,成为他艺术创作上的一个转折点。上世纪80年代初,原海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和《宝岛新歌》曾力推谢老的《请到天涯海角来》,为刚敞开大门的海南带来一股轻松欢快的曲风,引一时之风骚。

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一歌一曲,如一蔬一饭,为美好人生所必需。同一首歌,不同的演绎。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长,生生不息。然时光流逝,人们对这个版本是如此的陌生。这一期,葩姐试图用海南话来演绎谢老作曲的《请到天涯海角来》,让我们在每一个音符里,寻找那逝去的美好,愿它的旋律会在你的生命中如风吹过,飒飒萧萧。

当文字不能抵达时,我们还有歌唱。

——葩姐

《口述海南•葩姐说》“民歌季”节目

上线已有百余天,

在过去的几期节目中,

我们以“歌”会友,

将天南海北喜欢海南民歌的朋友们

汇聚在云端。

收官不是告别,

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将在新一季的节目中,

通过更多不同的文化载体,

为大家讲述那些

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海南故事,

弘扬和传承海南文化。

敬请期待!

海南日报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海南日报新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出品人:吴斌

总监制:林绍炜 韩潮光

总策划:钟节华 陈枫 胡续发

主理人:蔡葩

执行策划:张杰 邓瑜

统筹/文字编辑:蔡曼良 王才丰

视频剪辑:周淑仪

视频摄像:周达延 韦茂金

片头设计:林琳

片头包装:周达延

配乐支持:文海云

特别鸣谢: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海南民歌抢救工程”项目、三亚市委宣传部、琼台师范学院

原标题:无数人因这首歌来到海南,想不到它另一个版本同样令人惊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