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知县和县令)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官职和官位一直都非常复杂,不同朝代甚至有不同的称呼和制度。因此即使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也会把一些官位弄混,更何况普通人。比如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的“县令”和“知县”,两者都是一县之长,却为何出现两个称呼?

古时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知县和县令)(1)

“知县”和“县令”有什么不同?一字之差,两者却是天差地别

想要弄明白“县令”和“知县”的不同,就不得不知道我国“县”这一单位的由来。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还在实行封分制,但是远在边陲的秦国却偷偷开始采用一种新的制度。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就改分封为郡县,在国内推行郡县制,以郡和县作为地方单位,每个县设立一名最高掌管,就叫“县令”。

古时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知县和县令)(2)

《职官典·郡县》:“县令者,政令之长也,正五品;县丞者,文教职官也,从五品;县尉者,军事长官也,次五品”。

从《职官典》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县令是一个县的政令之首,在他之下还有县丞和县尉,分别管理文教和军事。而在秦国建立后,对于县的要求更加明确,规定只有人口过万户的乡镇才能称县,一县之内的最高长官称之为“县令”。

古时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知县和县令)(3)

汉朝在这方面继承了秦朝的制度,推行郡县的同时也分封宗族,并且沿用县令这一官职。后面的东汉三国,魏晋隋唐都是如此,只不过区别在于县令的等级以及一县之内的人口要求发生了变化。直到宋朝,“县令”这一官职发生了变化。

从五代时期开始,州县的治理权从文官手中改为武将管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乱世武夫悍将骁勇,这些藩镇用自己的亲随心腹代替县令,掌管州县,干预县令行使职权。因此宋朝在建立后,对县令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

古时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知县和县令)(4)

宋朝为了避免唐朝武将擅权的现象,于是大力削弱的藩镇势力,同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普通的县长官依旧还称之为“县令”,部分重要的大县,其长官则称之为“知县”。意思就是执掌一县之权,而知县的权力比普通的县令要大得多,地位也高许多。

从本质上而言,县令是地方长官,而知县却是中央管理,他们只是暂管县事。只不过后来随着知县越来越多,逐渐取代了县令,因此到了明清时期,几乎没有县令,取而代之的都是知县。

古时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知县和县令)(5)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知县出现于宋朝时期,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而“知县”无论在权力还是地位上,都远超“县令”。但是比起对州县的控制权,却不如汉唐时期的县令,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知县与县令的选举方式不同。

众所周知,在科举制诞生之前,我国采用的选官方式是察举制,由高官或者名门望族推荐人才。而县令,一般都是当地名门望族子弟担任,因此他们对本县更加了解,也能够掌握县内的权力。直到隋唐时期科举的诞生,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但是以五姓七贵为首的世家大族依旧有着巨大影响,因此许多地方的县令依旧由世家大族担任。

古时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知县和县令)(6)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世家大族被彻底覆灭,宋朝建立后,大力发展科举制,将寒门子弟和人才送上了官位,其中大部分读书人都去担任知县和县令。因此宋朝以前的县令虽然在国家权利和地位上比如知县,但是在当地就是土皇帝,绝对的说一不二。

反而是知县,表面上比县令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实际上却畏手畏脚,甚至要和当地的势力做出妥协。远不如汉唐时期的县令那样自由自在,不过不可否认但是,知县的出现,确实打压了一部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这也是为什么明清时期的皇帝,继续沿用知县制度,并且将其发展的登峰造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