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二年级应该学哪首诗(小学二年级的诗)

老子《道德经》有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这句话其实用在诗词中,也是恰当的。好的诗词,并不一定要和《长恨歌》、《琵琶行》、《离骚》一样,它可以是极简的,这一点诗佛王维曾用一首首20字小诗证明了。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不但字意简单单明了,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诗名《敕勒歌》。

小学生二年级应该学哪首诗(小学二年级的诗)(1)

这是一首看似再简单不过的民歌,收录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目前入了小学二年级课本,成为了小学生必背诗歌之一。但就是这样一首诗,却同时引起了文学、史学和语言学家的兴趣,在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但历经几十年却仍没彻底搞明白。这又是为什么?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学生二年级应该学哪首诗(小学二年级的诗)(2)

1.文学家为诗本身着迷

文学家对这首诗的兴趣点,自然是在诗本身。因为是民歌,读起来自然就和唱一样,既有节奏又优美,而这首诗正是早期民歌中的佳作。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国草原风光。首句“敕勒川,阴山下”开篇就不凡,短短6个字简洁干脆,为我们带来一片开阔的壮景,高亢而有力。

小学生二年级应该学哪首诗(小学二年级的诗)(3)

第二句则是将天与野对比而写,天是广阔的,原野也是一望无际的,天如穹庐般盖着四野。最后一句叠用两组形容词,回环反复,充满着感。而“风吹草低见牛羊”更可谓神来之笔,这个“见”字很多人经常读错,“见”通“现”。风吹低了野草,人们才发现草原中的牛羊。这一处点晴之笔,为全诗注入了生机和灵动。好一幅壮阔的草原美景!

但是问题来了,作者是谁?目前有的专家认为是北齐皇帝高欢所作,有的认为是名将斛律金之子斛律光所作,尚无定论。

小学生二年级应该学哪首诗(小学二年级的诗)(4)

2.史学家对作者和诗背后的北方游牧感兴趣

这首诗写成于5世纪中后期,史书对那时候的记载并不多,特别是对北方游牧民族我们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而史书中关于这首诗的记载就像一个窗口,引起了史学家的兴趣。

这首诗首次被提及是在唐代李延寿《北史》中,书中提到:1473年前,北齐皇帝高欢亲征西魏,当时共有10万精兵,却中了对方埋伏,折兵半数以上。当时军中人心不稳,更有谣言称高欢已是重伤不治。为破谣言,高欢便在军中办了次酒宴,招大将前来,并让亲信斛律金当众唱了这首《敕勒歌》,因此诗后来军心大振。所以这首诗其实更像是一首嘹亮的战曲,游牧民族通过对草原的赞美,抒写对生活的热爱和自信。但令史学家不解的是,这场亲征后来的结果如何,目前学者们正结合同时期的不少作品来研究。

小学生二年级应该学哪首诗(小学二年级的诗)(5)

3. 语言学家认为翻译这首诗之人是高手

很显然这首诗当时是用游牧当地的语言写的,但最后出现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是汉字,那么原文是怎样,译者又是谁?这让语言学家颇为疑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能将全诗译得这么美,显然这是一位翻译高手。

一种再简单不过的古诗,却同时引起了文、史,语言学家的兴趣,最重要的是研究了几十年仍没研究透,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不过小朋友们倒是无所谓这些,他们在这首1500年前的经典,只要能感受到草原之美,文字之美就够了。大家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