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走近鲁迅他是伟大的)

文 | 嘚瑟小仙女

又到了本周的走近鲁迅时间,今天我们轻松一些,一起来重读一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从他侄女的视角来走近鲁迅。很多人是在上小学的时候读到这篇的,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那时都需要早读课里全班齐声朗读,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感觉耳边又响起了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每篇课文还要总结中心思想,基本上套路都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的描写,讲述了一件...事情,表达了作者...感情,体现...精神,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

其他的信息,比如说:为什么会选择这篇进入小学教材,编教材的人目的是什么,以及写作者的详细背景资料,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以及作者后来怎么样了,还有什么相关的信息...当初学习这篇文章时,都没去想过,一方面是因为小时候会按照课标上的要求,如果老师不引导,就不会去额外找资料学。一方面是查找资料比不了现在的这般快捷和全面。

那我们就借着重读本文的机会,一起再来了解一下吧。

01

这篇文章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周建人的女儿),在1945年时,为缅怀她的伯父鲁迅而写的。写作的时候她已经19岁了,还是回到记忆中那个10岁的孩子视角去描述对伯父的印象,全文读起来能感受到她对于伯父的深切怀念。作者10岁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伯父和别人的伯父一样,都是伯父,并不知道鲁迅对于全中国的意义。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但是当她想到:自己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听不到他的声音,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段描述,体现小周晔对伯父的思念,发自内心的作为晚辈对疼爱自己的长辈,那种最纯粹的追思。

这是小学课本中的插图,是不是感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走近鲁迅他是伟大的)(1)

图片来源于网络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走近鲁迅他是伟大的)(2)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小学语文课本中以课文的形式出现,应该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鲁迅,选择这篇文章,其实是个很贴心的安排,钱理群先生也说,这是给孩子们对于鲁迅的启蒙教育。既然是孩子们和鲁迅的初次见面,当然要从降低难度的文章开始,以孩子描述自己可爱可亲的伯父的视角来切入。

鲁迅先生向来是被奉上神坛的,并冠以民族魂的称号,贴上唤醒中国人的精神领袖之标签,给人铮铮铁骨的斗士形象,但也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对于鲁迅有着距离感和隔阂感,尤其会让小孩子产生敬畏,如果从小在心理上,产生了抗拒,就会影响以后对鲁迅思想的的接受程度。但是,用一位和蔼、可亲、慈祥的伯父形象让孩子们去接触鲁迅,会更亲切更真实,也全然没有距离感。

因为,童年里的启蒙教育真的是很重要的呀!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走近鲁迅他是伟大的)(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看看作者在文中对伯父的回忆片段描述:

片段一:

作为慈祥的伯父,鲁迅送给侄女两本书,一本是《小约翰》,一本是《表》。

《小约翰》以孩童眼中的所见所闻,用童话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在发展进程中与无所不包含的大自然产生冲突的观察与反思,鲁迅称之为“成人的童话”。

《表》以一个浪迹社会底层的少年为观察点,通过一系列偶然事件,一步步地写出社会环境和劳动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深刻影响。此篇小说反映了苏联时期,那种理想而又浪漫的对进步的向往与追求。

鲁迅给侄女的书是具有对于青少年启发意义的,希望小侄女可以从孩童期开始,就了解社会,学会思考。

片段二:

关于“碰壁”:

童言无忌的周晔问伯父,为什么伯父的鼻子没有她爸爸的挺直,是又扁又平的呢?鲁迅没有丝毫的生气,而是打趣着说,那是因为周围一片漆黑,所以会经常碰壁,而一碰壁,就把鼻子碰扁了嘛!看似一句调侃,却把中国社会当时的状况展现的淋漓尽致,当时鲁迅发布战斗檄文,是会不断遭受迫害的,为了能顺利发表,他使用的笔名,前后就有大约158个。用于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对抗森严的监视和检查,粉碎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这么多的笔名,频繁更换,又需要做到内涵丰富,实属不易,我自己起个头条或公众号的名字,就费了半天劲,但对于鲁迅来说,这些笔名却都是他在当时对各种事件想要表达自己心情的战斗态度,是一种用于战斗的武器。

“鲁迅”其实也是一个笔名了,1936年8月27日,鲁迅在一篇杂文中使用了最后一个笔名“晓角”,象征黎明前的号角,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

片段三:

鲁迅给由于光脚拉车,被玻璃片扎伤的黄包车车夫处理伤口的场景。

为什么天这么冷,车夫还光脚拉车,作为小孩子的周晔不明白原因,就问伯父和爸爸。

“ 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段描述以前读的时候,就有很深刻的印象。后来也出现在很多关于鲁迅的影视作品当中。体现出了鲁迅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和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这个场景显然也给周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她的描述非常细致且有画面感,把记忆中那个冷风吹面的寒冷夜晚展现了出来。这里插播一下写作技巧,在场景描述方面,想要有画面感和给人以 深刻的印象,就可以结合多种感觉来进行:比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就可以全方位地来描述这个场景,必然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一些相关资料:

周建人口述,周晔执笔的一本《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11-1936)》, 是对鲁迅晚年岁月的解秘,也是研究鲁迅的必备书籍之一。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走近鲁迅他是伟大的)(4)

上海的鲁迅公园,以前叫虹口公园,1956年10月,鲁迅墓由上海虹桥路万国公墓迁葬于虹口公园,毛泽东题写墓碑,在公园内设有鲁迅纪念馆。 纪念馆初建于中国上海市山阴路大陆新村10号(9号为鲁迅故居)。1956年9月在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内建成馆舍。

1998年本馆开始改扩建,1999年9月25日竣工开放。新馆占地421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3平方米。一层建有文化名人专库“朝华文库”、学术报告厅“树人堂”、专题展厅“奔流艺苑”等。二层为鲁迅生平陈列厅。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走近鲁迅他是伟大的)(5)

图片来源于网络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走近鲁迅他是伟大的)(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啦,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我的@嘚瑟小仙女,关注我,持续输出,与你分享,职场路上我们共同成长!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