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

魏文帝曹丕(220——226年在位)驾崩之后,诸葛亮随即北伐,魏国的外部危机愈加严重。在大将军曹真去世之后,魏明帝曹睿(226——239年在位)起用骠骑大将军司马懿领军抵御蜀汉诸葛亮的进攻。从此以后,司马懿掌握军权,成为魏国朝野上说一不二的人物。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病逝于五丈原,蜀军班师之后,司马懿又奉命东征辽东公孙渊。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驾崩,年仅7岁的太子曹芳继位,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

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1)

曹丕剧照

司马懿和曹爽速来不和,他们之间经常明争暗斗。但是,面对曹爽的步步紧逼,司马懿选择了隐忍,而这一忍就是十年之久!直到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诛杀曹爽掌握魏国军政大权,从此魏国朝野成为司马氏的天下。那么问题就来了,司马懿为何要韬光养晦十年之久呢?难道说提前几年发动政变就不行吗?

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2)

司马懿剧照

事实表明,司马懿之所以要隐忍十年之久,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客观条件所造成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3)

三国鼎立形势图

第一,曹爽掌握军政大权,司马懿无力与之对抗!

当时曹爽俨然已经是摄政王的身份,在把控朝局之后,他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入朝为官。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原来的旧部早就遭到了打击,因此司马懿想在短时间内调集兵马发动政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只能静下心来蛰伏,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只不过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蛰伏就是十年之久!

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4)

曹睿剧照

第二,外部威胁制约曹魏朝堂!

虽然说诸葛亮已经去世,但是蜀汉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屡屡兴兵犯境。而东南的孙权,也很不老实,总想搞事情!司马懿也考虑到了这一外部因素,如果自己贸然调回旧部兵马对抗曹爽的话,那么一旦吴蜀两军趁虚而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极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他没有贸然行事!迫于外部形势的严峻,司马懿只好和曹爽慢慢周旋,一直没有撕破脸!

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5)

曹芳剧照

第三,朝堂上的人心向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在曹睿刚刚驾崩的时候,魏国朝堂上还是有很多人对草爽比较忠心的!而司马懿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也在努力争取人心。公元244年,曹爽起兵十万,大举攻伐蜀国汉中。但是没有想到,他被蜀将王平用三万兵马打的惨败!伐蜀事件的失败直接导致曹爽在魏国朝堂上威信扫地,很多人都开始转投司马懿!

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6)

曹爽剧照

第四,时机没有完全成熟!

如果司马懿在曹睿刚驾崩的时候就发动政变,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并不是太高!因为曹睿在朝堂上还是布置了一些人手与司马懿相抗衡的!但他长期装病让曹爽对他慢慢的放下戒心,就因为这样,所以他才能成功的趁曹爽外出的机会导演了“高平陵事变”。司马懿调集兵马攻占洛阳武库,抢占曹爽兄弟的军营,控制朝廷,彻底掐断曹爽的归路。而后,司马懿又利用曹爽眷恋财色、急于回城的心理,成功的将曹爽骗回洛阳,最后一网打尽!

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7)

司马懿剧照

不得不说,司马懿隐忍十年之久,换来的一场高平陵政变的成果还是相当可观的!自此以后,司马氏主宰魏国朝堂,他们将魏国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8)

高平陵之变图画

17年后(公元266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西晋王朝!而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司马懿这条路铺的好!如果没有司马懿的奋斗,司马炎这把龙椅能不能坐的稳当还不好说呢?

司马懿真实评价(司马懿磨剑十年)(9)

司马炎画像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三国志注》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请关注一下小编吧!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