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后代(我的生父又是谁)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哒哒的马蹄
在上一篇我们在论述冯太后与孝文帝的关系时(孝文帝:我奶奶其实是我妈?),曾经提到过吕思勉先生的观点,他也认为冯太后是孝文帝的亲生母亲,并且给出了两点理由,一个是“高祖之生,在皇兴元年八月,其时显祖年仅十三,能否生子,实有可疑。”一个是“窃谓文明后为好专权势之人,岂有因生孙而罢政?且亦何必因此而罢政?岂高祖实后私生之子,后因娩乳,乃不得不罢朝欤?”但是这两点理由中的第一点理由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孝文帝的亲生父亲又是谁?
在吕思勉先生看来,孝文帝的亲生父亲应当不是献文帝,但也没指出其亲生父亲具体是谁。那么,孝文帝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推断一下孝文帝的生父。
关于孝文帝的生父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称孝文帝的生父不是别人就是冯太后的丈夫文成帝,孝文帝的生母则是冯太后。理由是冯太后所生的孩子要想顺利即位就必须保持孩子血统上的正统性,也就是必须是北魏皇族,所以孝文帝不可能是冯太后和宫外的人所生的孩子,不然的话,北魏皇族的其他重臣们是不会同意孝文帝即位的。但是这个观点有个最大的bug就是双方时间对不上,因为文成帝是在和平六年(公元465年)五月去世的,而孝文帝是在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八月出生的,中间至少差了两年。孝文帝又不是哪吒,不可能在冯太后的肚子里一待就是两年。也有人认为,冯太后当时权力极大,可以更改当时的史书记载,将孝文帝的出生时间推迟。但是要知道,就是冯太后可以更改史书的记载,那些大臣们也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的。更何况,当时还处于南北朝对峙的状态之下,就算冯太后可以修改北魏所有关于这件事的记载,但是南朝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可以羞辱对方的机会,一定会完完整整的记载下来,甚至还会添油加醋的描绘一番。要知道,当时南北朝双方在史书上都是互相称呼对方为“索虏”、“岛夷”的。但是南朝的史书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这就证明了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
电视剧中的文成帝
关于孝文帝亲生父亲的第二个观点则是认为孝文帝的亲生父亲就是献文帝,并且他的亲生母亲还是冯太后,并且这个观点的理由还很充分。
首先关于献文帝十三岁时能不能生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翻开这一时期的史书看看,我们会发现在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生孩子的年龄都很早。远的不讲,就拿北魏来说吧,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出生时,其父文成帝也才刚刚十五岁,而文成帝出生的时候,其父景穆太子也才十三岁。可以说,年幼生子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能作为一个证据来否认孝文帝的生父不是献文帝。
电视剧中的冯太后与献文帝
其次,献文帝在即位后,由于冯太后势力强大,所以其处处受制于冯太后,只能处理一些军事上的事情,比如对外作战呀,出征柔然呀,训练军队呀,始终无法真正的干预政事。虽然孝文帝刚出生时,冯太后已经归政于他,但冯太后仍会时不时的干预一下朝政,使得献文帝难以施展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
最后,献文帝破釜沉舟,打算以禅让的方式使自己成为太上皇,冯太后成为太皇太后,从而削夺冯太后的权力,毕竟冯太后以太后临朝听政干预政事还能说的过去,但是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继续干预政事就说不过去了。(不过也有一种说法称,是冯太后逼着献文帝禅让给孝文帝的,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更能证明孝文帝与冯太后之间关系不一般。)当然,史书对于献文帝退位的理由则非常冠冕堂皇,称他是“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
但是献文帝在继承人选上与群臣发生了冲突,他想退位给自己的叔父——当时的京兆王子推。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引起了皇族大臣和世家大臣的联合反对。先是任城王云上书称:“父子相传,其来久矣。······皇储正统,圣德夙章。······若欲舍储,轻移宸极,恐非先圣之意,骇动人情。又,天下是祖宗之天下,而陛下辄改神器,上乖七庙之灵,下长奸乱之道,此是祸福所由,愿深思慎之。”极力反对献文帝越过皇太子禅让给皇叔。随后太尉源贺、东阳公元丕等也纷纷上书,请求由皇太子来继承皇位,并指出皇叔继承皇位会引起政局的动荡不安,最终会威胁整个国家的安全。就这样,在群臣的压力之下,献文帝最终禅让于孝文帝。
孝文帝拓跋弘
事实上,这件事中群臣的表现就已经证明了孝文帝的生父就是献文帝无疑。试想如果孝文帝的生父不是献文帝,那么那些大臣们何苦要大力劝阻献文帝禅让于京兆王子推呢?估计他们会巴不得献文帝退位给京兆王子推,毕竟一个正统皇室出身的王爷比一个非献文帝亲生的,正统性难以服众的皇太子要好得多。并且即使冯太后势力再大,也不可能会控制住朝廷上所有的大臣们。如果冯太后真的能控制朝中所有大臣的话,那么她完全可以直接执政而不是听政。
其次,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鲜卑贵族中的守旧一派因不满孝文帝的迁都政策以及汉化改革,曾试图发动叛乱。在叛乱的过程中,他们也只是打出反对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旗号。试想一下,如果孝文帝的血统有问题的话,这些鲜卑旧贵族们完全可以在叛乱过程中以这个为旗帜来反对孝文帝,并且这个理由要比反对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理由更有杀伤力,也更容易成功。
最后,我们要知道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着收继婚的风俗,也就是所谓的“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而在献文帝的父亲文成帝去世之时,冯太后也才不过十九岁,并且冯太后并不是献文帝的生母,所以按照当时鲜卑族中流传的收继婚风俗,献文帝很有可能与冯太后有过夫妻关系,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献文帝对冯太后有男宠一事十分敏感,甚至不惜冒着与冯太后决裂的风险,亲自下令处死冯太后的男宠。
因此,第二个观点最合乎情理。事实上,事情的真相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孝文帝的生母是冯太后,生父则是献文帝。这也就解释了为了史书记载了孝文帝的生父是献文帝,但在关于其生母的记载上却模糊其词,甚至还存在许多自相矛盾之处。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好文推荐☆
刘琨祖逖列传:他们都曾年少,他们都已老去
李世民的陪葬墓里,埋着一位短命的女人
这是一篇关于《美国工厂》的剧透,看不看随你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