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词(接天莲叶无穷碧)

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词(接天莲叶无穷碧)(1)

接天莲叶无穷碧

——咏荷叶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荷花荷叶是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荷花仪态万千,香气诱人,清丽雅致,深受人们喜爱。荷叶也很美,亭亭伞盖覆水,随风翻卷绿波,给人视觉冲击。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赞美荷叶的佳作。

晋代诗人张华的《荷》诗,状写茂密繁叶:

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

问风荡流雾,珠水逐条垂。

荷生长在绿色泉水中,荷叶碧绿圆齐,状如圆规所绘。随风摇摆,薄雾流动,露珠随着叶脉流动,滴到水中。诗人观察细致,描绘生动,表现了荷叶的形态美。

唐代诗人人郭震的《莲花》一诗,生动地勾勒出荷花荷叶顺乎自然、不假雕饰的风度:

脸腻香薰似有情,

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

碧玉盘中弄水晶。

诗的前两句写荷花颜色艳丽,香气袭人,似有情意,世上没有什么花木能比得上她的轻盈美丽。后两句写荷叶,形象优美。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就像璧玉盘上的水晶一样晶莹剔透,连女神湘妃娥皇、女英也临池欣赏。展现了荷叶的迷人风姿。

唐代诗人刘挚的《湖上口号》写到:

绿荷深不见湖光,万柄清风动晚凉。

莫恨细葩犹未烂,叶香原是胜花香。

茂密的荷叶遮住了湖面,万柄荷叶在晚风中摇动,送来一阵阵清凉。不要为荷花开得不灿烂而遗憾, 荷叶的清香本来胜过荷花的花香。诗人认为荷叶的香味胜过荷花的香味,表达了对荷叶的极度喜爱之情。

唐代诗人李群玉的《莲叶》也写得很动人: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在春蒲。

诗人 赞美了莲叶根美如玉、叶承露珠的美好形象。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荷花》,赞美荷叶荷花的相互交映:

世间花叶不相伦,

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

翠减红衰愁杀人!

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李商隐的这首七言古诗,形象地表现了和这谚语相似的可贵思想。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讲到花和叶,人们一般总把它们分别看待,对花,欣赏不已、关怀备至,而对叶,则不屑一顾,于是,花入金盆,精心呵护,浇水浴日,不厌其繁,叶呢,则不闻不问,任其凋落,萎而入土,化作尘埃。由此,再隆重推出荷叶荷花的情谊:碧绿的荷叶,由刚刚露出尖尖角,慢慢地卷舒伸展;而粉红的荷花,则由似箭的花苞渐渐地绽开、怒放,它们开合伸卷,出于自然,摇曳多姿,尽态极妍,叶映花红,花衬叶绿,其景其境,美不胜收。诗人由衷地赞叹:“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他多么希望,花红叶翠,久盛不衰,直到翠减红退,依然光彩照人。通过这样的描绘,我们看到,荷真的不同一般花木,它们的花叶同荣同衰、坚贞不渝,于众花中独树一帜,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韵。

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荷叶》,写出了荷叶护花的深厚情意:

池面风来波潋潋,

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

罩却红妆唱采莲。

风吹池面,波光潋滟,碧波中露出了圆圆的荷叶。诗人惊奇地发问:是谁在水面上张开绿色的伞盖,为水中的荷花遮住骄阳?将荷叶护花、荷花贴水映日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上片,写雨后荷叶,生动传神: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被王国维誉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诗歌以雨后荷花为描绘对象,三言两语,便使雨后荷塘的美景一一尽现。

上片写醒后之所感、所闻、所见。“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初阳,接“晴”,“宿雨”承“溽暑”。荷叶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进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体化了。“宿雨”的被蒸发、被晒干,不仅在点染“晴”字,同时还扣紧“溽暑”这一季节特点。这句很象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是“叶上”一句的扩大。词人把镜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之,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平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赞美这几句说:“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令读者在对铺天盖地的莲叶和红彤彤的荷花的憧憬中,领略到六月西湖独特的风景: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