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是至善之法(诊治社会病态立木为信)

  “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成则事败,自谋不成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程颢程颐

今日闲事少,看了一段大秦左庶长商鞅的故事,不免有些感慨。

战国时期,秦国比周边国家生相比,尤其与邻国魏国相差巨大,经济发展落后,生产力低力,国力孱弱,就连国土都被魏夺去一大片河西之地,这里土地肥沃,人口较多,秦魏两国常为此相互攻伐,秦献公也因战争负伤而去,继位的秦孝公,立誓要把秦国建设强大,因此,布公天下,招募到了名士卫鞅,令其为左庶长,统领国政。

救命是至善之法(诊治社会病态立木为信)(1)

立木为信

当时秦国国政由贵族把持,常常说话办事不得人心,老百姓对官吏不信任,当卫鞅颁布条令的时候,在南门议论纷纷,居然没有人真的能相信,认为又跟原来的情境一样,左庶长也担心老百姓不信任而不去遵守法令,便命人在南门立上了一根三斤高的木头,并许诺谁能把它搬入北门,就赏金十金,人群中还是觉得是玩笑,当赏金五十两的时候,一个小年轻自告奋勇去试试,结果当场获得五十两,从此老百姓,知道左庶长的命令是算数的,是有威信的。

商鞅立木为信,让条令通畅,让民众一心参与国力建设,多年以后,秦国终于强大起来,一举收回河西,进而为统一中原立下了坚实的基础。

救命是至善之法(诊治社会病态立木为信)(2)

古有一言九鼎

古有商鞅,今有谁呢?

我们的彼此信任还存在吗?我们的社会还有多少可信之人,可信之事呢?

当年轻人走在大道上,看到大妈摔倒,不再敢扶,更有甚者,大家习以为常,都认为扶了反而当成肇事者被冤枉,“家中无矿,莫管闲事”,此种心态,深入人心,让人唏嘘。

当我们电话响起,有人向我们求救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去救人呢,还是认为是诈骗呢?我想大部分人会是后者。

救命是至善之法(诊治社会病态立木为信)(3)

相互信任

当我们这个社会青年人负担不断加重,上下班时间公交、地铁常常有大量的老人出没,劳累的一天想在公交座上暂休片刻都不能,因为你不知道这位大妈跳广场舞是多么有劲,甚至还有强迫让座的老人存在,为什么连老人与年轻人都产生了不信任、不情愿,因为老人不相信青年人累,而青年人不信任老人真的没劲了,真的有必须出来办的事不可。

救命是至善之法(诊治社会病态立木为信)(4)

诚信嬴天下

当我们去哪个单位办点事,明明可以一趟告知,一次办理完毕,非要老百姓多跑几趟。你说社会上这种现象,你让群众怎么相信你能有作为呢?有利者趋之,无利者避之,唯上者喏之,点头哈腰,唯下者喝之,或不敬,或不睬,你说谁又真心认可你、信任你可以领御一方,为民造福?

当今社会,信任危机多半由我们自身造成,为什么荷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品质高尚,那是因为它信念坚定,有它在的地方,终成一片美观。

救命是至善之法(诊治社会病态立木为信)(5)

靠谱才是基石

其实,社会上种种不公,不堪,皆是因为彼此没有信任,办事不为彼此着想,如若有一天,你我不再是怀疑的目光在交流,言语中、行动中都是诚实的,你不坑我,我不坑你,真心为人,那么,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

人心向一,和睦相处,抱团取暖,什么样的发展不能迅速,什么样的“河西”不能收回来呢?

社会欲想不病态,终究要依靠“立木为信”。最有能力者和最强盛社会,非其他因素,是诚信,是靠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